成渝工业分工专业化水平的实证研究

2009-03-12 09:00蒋建平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12期
关键词:区位商

蒋建平

摘要:构建“成渝经济区”,实现成渝经济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渝两地工业分工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本文主要通过实证分析方法,采用区位商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等计量指标来反映两地工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揭示两地工业分工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成渝工业;区位商;结构相似系数;专业化水平

引言

成渝同处长江上游地带,在重庆直辖后,两市工业追求自我发展意识强烈,都力求自成体系,导致原有的计划式分工协作关系逐渐弱化,工业专业化水平不高,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的分工协作关系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日益冲击两地行政分割体制,它客观上要求在市场机制引导下,两地的工业主体要基于相互的利益一致性而形成产业的一种互动关系,发挥各自优势,推进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以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

分析某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实际上主要是为了判断某地区产业的比较优势。评价某一产业的专门化程度,本文主要采取区位商、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两个指标来衡量。

1区位商的静动态分析

数据来源:刘朝明等.成渝地区工业结构的比较与协调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

注:“/”表示比重太小,不予考虑;39个工业部门剔除了其他采矿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旧物品回收加工业。

在评价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分析方法中,区位商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客观上反映区域分工中某种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并揭示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格局,其计算公式为:

Rij=(eij/ej)/(Ei/E)。式中Rij表示j区域i产业的区位商;eij为j区域i产业的产值;ej是j区域总产值;Ei为全国i产业的产值;E为全国总产值。区位商大于1表明该产业在本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具有比较优势,属于该地区有较强竞争力的专业化部门;区位商等于1,表明本地区该产业处于均势;区位商小于1,表明本地区该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于全国,处于比较劣势,需要从区域外输入该产业的产品,来满足区域内需要。

从表1来看,在本文所选的36个工业样本中,成都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Rij>1)达到14个,占样本容量的39%,前八位依次是:煤气生产和供应业(5.19)、医药制造(3.57)、印刷业(3.51)、饮料制造业(2.51)、食品制造业(1.89)和专用设备制造(1.67)、烟草加工业(1.66)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63);重庆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Rij>1)也是14个,占样本容量的39%,前八位依次是运输设备制造业(4.10)、仪器仪表文化办公机械制造(2.23)、煤气生产和供应业(2.06)、化纤制造业(1.86)、非金属矿采选业(1.3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0)、烟草加工业(1.29)和医药制造业(1.26)。

通过对2002年两地区位商计算结果的比较来看,我们发现以下两个特征:

(1)从两地比较优势行业分布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和非金属制品业是两地共有的比较优势产业。而两地在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竹藤棕草制品、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橡胶制品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都不具备比较优势。

(2)成都比较优势排名前八的行业主要分布在轻工业如印刷业、食品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医药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重庆比较优势前八的行业则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化纤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整体而言,两地比较优势产业的有一定程度的重叠,尚未形成较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体系。

单用一年数据对两地比较优势行业进行判断,可能会产生数据挖掘偏差,存在一定程度的偶然性,所以本文还将以某一时段区间的区位商值的变化来分析两地比较优势行业的动态演进趋势和地域分工的总体态势。假设j区域i产业的区位商变化值为△Rij,则有△Rij= Rt-R0。式中的R0表示基期的区位商,Rt表示末期的区位商。当△Rij大于0时,表示j区域i产业的比较优势在分析期不断增强;当△Rij小于0时,表示j区域i产业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减弱。

资料来源:2008中国统计年鉴、成都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

从表2的计算结果来看,成都比较优势逐步加强的行业中排名前六的行业依次是:家具制造业(△Rij=3.04)、自来水供应(△Rij=1.84)、皮革毛皮羽绒制品业(△Rij=1.79)、烟草加工业(△Rij=0.73)、电气机械器材(△Rij =0.44)、塑料制品业(△Rij =0.33);成都比较优势逐步减弱的行业中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煤气生产和供应业(△Rij=-2.34)、电子通讯设备(-0.50)、医药制造(-0.3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Rij=-0.27)、饮料制造业(-0.26)、化学原料制品(-0.16)。而重庆比较优势不断增强的行业中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煤气生产和供应业(△Rij=2.03)、运输设备制造(△Rij=1.31)、专用设备制造(△Rij=0.5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Rij=0.44)、家具制造业(△Rij=0.44)、电器机械制造(△Rij=0.38),工业重化优势明显加强;重庆比较优势逐步减弱排名前六位的行业依次是:化纤制造业(△Rij=

-1.80)、仪器仪表制造(△Rij=-0.9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Rij=-0.7)、有色金属矿采选业(△Rij=-0.55)、非金属矿采选业(△Rij=-0.53)、化学原料化学制品业(△Rij-0.26)。

从另一个动态角度来看,2007年成都的比较优势产业若按Rij从大到小排名前八位依次是:家具制造业(3.94)、印刷业(3.48)、医药制造(3.22)、煤气生产和供应业(2.85)、自来水供应(2.68)、皮革毛皮羽绒制品业(2.49)、烟草加工业(2.40)、饮料制造业(2.25)。与2002年相比,构成发生变化是家具制造业、自来水供应业和皮革毛皮羽绒制品业取代了食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中四大传统支柱行业的医药制造业和食品饮料制造业比较优势有所削弱,但烟草加工业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而2007年重庆的比较优势产业若按Rij从大到小排列前八位依次是:运输设备制造(5.41)、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4.09)、有色金属冶炼(1.64)、烟草加工业(1.54)、医药制造(1.50)、自来水供应(1.31)、仪器仪表制造(1.30)、印刷业(1.18),与2002年相比,构成发生的变化是有色金属冶炼业和印刷业取代了化纤制造业和非金属制造业,其中除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有削弱外,其他行业的比较优势都有所加强。且两地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行业重叠性依旧较高,产业同构较严重。

2工业结构趋同性测度

从理论上讲,地区间同构化程度越低,其分工程度越高;反之则分工程度越低。趋同性测度主要通过分析产业在地区间分布的离散程度和各地区产业分布的近似程度来体现地域分工。本文采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

Sij=Σ(Xin.Xjn)/(ΣXin2ΣXjn2)0.5,式中的Sij代表i区域和j 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Xin代表第n个部门在i区域的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Xjn代表第n个部门在j 区域的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Sij相似系数用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比较,通常介于0 和1 之间,Sij 越大表明区域产业结构越相似,反之则亦然。当Sij=1时,表示两个区域结构完全相同;当Sij=0,则表示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互补。

资料来源:成都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1991、1996、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从表3得出:1990-1995年(重庆直辖前)结构相似系数呈上升趋势,并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段时间相似系数较高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从而为机械、冶金以及化工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客观存在的巨大相似需求市场以及政府政策和计划的误导,诱使成都、重庆大力发展这些利润较大的行业部门。由于需求超过供给,重复建设在当时并没有表现为利润的下降,这使得成渝工业产业结构出现明显同构现象,1995年两地的工业相似系数达到峰值0.94。2000年以后随着市场调节作用的增强和需求市场趋于饱和,工业结构同构造成的低绩效开始显现,两地工业投资逐渐趋于理性化,专业化和工业的空间集中度不断提高,地区间工业产业结构趋同度开始下降,2000-2007年成渝地区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71(算术平均值),但两地的工业Sij水平依旧偏高,特别是2006年两地工业的Sij又出现了较明显的上升达到0.80,说明产业同构问题依旧存在。

总体而言,成渝工业结构相似性近年来呈现逐年减弱的态势,但当中仍存在波动起伏的问题,两地都应该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分工,加强专业化生产,进一步打造自身的主导产业和比较优势产业,提高产业在全国范围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国岭.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林凌,廖元和,刘世庆.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报告——面向未来的七点策略和行动计划.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单德明,王英,王如渊.成渝地区工业产业趋同性及其绩效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0.

[4]刘朝明,岳书敬,韩斌.成渝地区工业结构的比较与协调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7,3.

[5]中国统计年鉴,成都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1998-2007.

猜你喜欢
区位商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时空耦合视角下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的演变模式研究
重庆市制造业产业集群识别与特征分析
区位商视角下丽水市优势产业分析
当代中国艺术产业空间集聚的发展模式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