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学习网站建设的几点思考

2009-03-11 10:10郭冠平寿海峰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网络课程

郭冠平 寿海峰

摘 要:笔者结合多年来对主题学习网站的研究和应用,针对当前许多主题学习网站存在的一些误区,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以促进主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主题学习网站;网络课件;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2-0067-03

一、主题学习网站简介

主题式学习(Theme Based 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Theme)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主题式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鼓励教师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资源,运用有效的认知工具,让学生可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建构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促使学生学习如何从经验中获取知识,要求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自行管理学习行动以及自我建构知识,而教师的作用是促进、协助学生建构知识。

由于互联网具有丰富的资源、方便快捷的搜索工具、实时互动的交流平台、实用有效的管理和评价方式等特点,网络环境下的主题式学习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如资源不足、教师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交流和讨论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学生学习过程难以掌握、对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缺乏准确性和全面性等。

二、当前主题学习网站建设的几个误区

当前,主题学习网站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因特网上、培训站点上、学校服务器里,各种各样地主题学习网站多如牛毛。然而,仔细分析其作用,真正能起到教学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给人印象深刻的主题学习网站却并不多见。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建设主题学习网站目的不明确

主题学习网站和其他教学手段一样,目的都是为了更加有利于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然而,我们也看到有很多主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不是从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知识特点去设计,而是为了“网站”而网站,为了“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而建立网站,把一些根本不适合用主题网站形式呈现的知识生搬硬套,一定要扣上“网络”、“数字化”的帽子,这种“形象工程”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既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又降低了教学效果。

2.重视网站技术,轻视理论研究

许多主题网站结构不完整,只重视知识的呈现,甚至只是一个网页形式的课件。有些主题网站一进去就开始知识教学,没有给予一定的情景导入,也没有一些必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网站设计者对主题学习网站的理论研究不够,导致对主题学习网站基本结构及本质认识较模糊。

3.主题范围不恰当

在现有的一些主题学习网站中,主体范围的选择有两个明显的极端。一是主题范围过大,如“世界历史”、“探索宇宙奥秘”等,这类主题所涉及的知识过于广泛,如果要把这类主题相关的知识都组织起来,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二是主题范围过小,如“甲午战争”、“水的化学成分”等,这类主题把知识几乎固定在了一个确定的点上,不能相关联其他的知识点,也难以开展师生网络互动、研究性学习,这样一个主题网站,实际上就是一个网页课件而已。

笔者曾经让一名学生制作主题学习网站。该学生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查找了很多资料,下载了很多图片,花了很多时间制作,结果是内容繁琐而不完整、结构复杂而不清晰,让人感觉就是一大堆散乱的资料堆放在桌面上一样,想看却不知如何看。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主题范围选择过大,要想做好,绝对是一项浩大工程,难以完成。

4.内容选择针对性差

主题学习网站需要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但是如果仅仅为了追求资源的海量,而忽略了资源与主题的相关度,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当前,我们在浏览一些主题网站时,经常可以发现一些主题网站罗列了很多资源,但由于没有很好的进行资源选择,网站里充斥了太多的与主题相关甚微的资源,既浪费了网站建设者的时间和精力,又模糊了网站的主题,让学习者看了“摸不着门路”,不知网站围绕的主题是什么。

笔者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主题学习网站,标题做得很显眼,关于“美洲文明”的,但内容除了美洲的古代文明之外,还增加了很多关于美国历史、地理结构、风土人情,甚至包含了一些当今先进的美国军事科学技术。如果没有“美洲文明”的标题,还真不知道该网站主要是在说哪方面的内容;大量的军事图片盖过了“美洲文明”的主题,让人一看就觉得制作者对“美洲文明”并不了解,连“美洲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哪里都搞混了。

5.网站建设及应用过程不合理

一方面主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和应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过程,两者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而目前,大部分的主题学习网站仍旧延续了以往网络课程或网络课件的开发应用模式,先由教师集中开发,再由学生学习使用。这本质上仍然属于网络课件的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主题研究—网站开发”的学习模式。

另一方面,在主题学习网站的建设过程中,很多老师没有让学生参与进来,没有形成“师生共建”的建网模式。主题网站学习模式和其他教学模式不同,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让学生通过主题网站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目的,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网站建设中来是非常必要的。

三、主题网站建设的几个关键点

主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1.明确建网目的

主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要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课程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等,这种学习方式是为了促使学生学习如何从经验中获取知识,要求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自行管理学习行动以及自我建构知识。所以我们在选择主题并建网的时候,都应该以此为指导思想,围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展开主题学习网站模式的教学活动。

2.选择恰当主题

选择恰当的主题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选择的主题是否适用主题学习网站模式。在中小学的学科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属于纯粹的识记内容,这类知识点就不适合用主题学习网站,如果一定要扣上主题网站的帽子,一定要套上研究性学习的外衣,那只能是牛头不对马嘴,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最多也只是充门面的花架子罢了。第二,对于主题还应该注意主题范围的大小。主题学习网站所包含的知识可能是全面的、综合的,但绝对不可能包揽一切,应有尽有。其内容应该是开放的,通过自主学习,不断积累资料和学习成果,可以不断丰富完善,调整补充网站内容,使主题学习网站的价值得以升华。

3.合理的网站设计

在网站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网站的需求分析和功能定位、学习者特征分析、主题和内容的选取、知识结构体系的设计、信息资源的选择和设计、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交流的设计、学生评价系统的设计。虽然主题学习网站并不一定需要全部包括这些部分,但在设计阶段一定要对整个网站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主要遵循教学设计的原则、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多项互动与协作原则。

例如图1中所示的洪恩在线学习网站中的“Internet与网络”部分,从网站内容的角度来看,其展现的知识点符合网络初学者的学习内容,既有阶段性,又有连贯性;既充实又不繁琐,条理清楚,结构清晰,很适合初学上网的学员学习使用。

4.师生共建

众所周知,在网络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和功能已经与传统教学环境中截然不同了,网络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被别人关注的机会,学生在网络中能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创造性,作为教师应该尊重这种变化,并且把学生的这份激情和创造力吸引到学习中来,主动给学生机会,不但让他们通过主题网站索取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建设主题学习网站,让主题学习网站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的园地,主题学习网站的内容是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生成的,“教学相长”在这里应充分体现出来。

如图2所示的浙江绍兴一中信息学竞赛学习网站中,除了常见的知识展示、题库训练、电子书籍、讨论区等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开辟了专门的“学生论文板块”,让学生自己来建设这个模块,把好的经验总结在网上共享讨论,以便共同提高。这种“师生共建”模式的学习网站更贴近学生,学习效果更好。

四、小结

主题学习网站的建设是一项涉及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技术规范等方面的系统工程,高质量的主题学习网站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从整个教育层面来看,主题学习网站将会推进网络教学资源的发展,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力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同时可为推进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娟,卢宁.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4.

[2]江平. 浅谈主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策略[J] .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6,3

[3]郭冠平,寿海峰.利用Moodle开展课程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6.

[4]纪永毅,黄建军.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4,5.

[5]张剑平,陈仕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引领下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编辑:隗爽)

猜你喜欢
网络课程
高职电子商务运维与管理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物流管理》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翻转课堂在网络课程项目式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课程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国内外网络课程的模式对职业教育的启发
以行业应用为导向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的开发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