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战略

2009-03-11 09:45熊伟民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

熊伟民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战略,服务于英国的国家利益。但在采取什么样的战略路线、什么时候和在什么地点、使用何种及多少力量才能最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等具体一些的问题上,军队与行政之间、军队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主张。本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所执行的战略路线、军事战略传统以及主要争论等问题,进行具体的历史分析和考察,以期获得对战时英国战略的一个比较全面而又合乎逻辑的认识。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战略,协约国,同盟国

[中图分类号]K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0-0051-08

的确,除了不可比拟的规模外,对英国的政治家和军人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种模式的战争,在传统上是非常熟悉的。从16世纪开始,为了国家利益,英国每个世纪都卷入了欧洲大陆的战争。英国每次卷入战争的目的,或是为了消灭海上的竞争者,或是阻止某一大国控制整个或大部分的大陆资源,或是阻止敌人控制它的最前线阵地——低地国家。英国的幸运,是它既是一个欧洲国家,但又游离于欧洲之外。地理上的安排,使英吉利海峡成为保护它本土安全的天险。在现代战略导弹和轰炸机出现之前,几乎用不着去担心英会有外部敌人入侵英伦三岛的危险。这样,在进行战略选择时,英国与它的对手或盟友比较,有较大自由和周旋的空间。它大陆上的对手或盟友,则没有这么幸运。要么将战争推到邻近敌国的领土上去进行,这当然是比较理想的;要么是被迫接受在自己的领土上同入侵的敌人作战。想选择通过在大陆以外的地方打击对手,从而达到打败或控制竞争者的目的,是难以设想的。

当然,在做战略选择时,英国也不是没有自己的难处。

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战略路线和最经济的方法去战胜和遏制敌人?这事实上是自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以后,英国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问题。“七年战争”(1756~1763年)中,老威廉·皮特提出并实践了他的战略构想,取得巨大成功。皮特认为,英国在同法国及其盟友西班牙作战时,不必向欧洲大陆投入其主力部队,而是向其盟友提供武器、财政和其他帮助。大陆上的战争,让大陆上的国家去打,英国则利用其海军优势,对敌国实行海上封锁,破坏敌人的海上贸易,攻击敌人的海外殖民地。这样,英国以极小的代价,赢得了“七年战争”,成功地遏制了法国和西班牙在欧洲大陆的扩张,摧毁了法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地位。皮特的战略,是对近两个世纪来英国战略路线的总结,为大英帝国地位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英国的这条战略路线,被称为“边缘战略”或“迂回战略”,利德尔—哈特先生则将其称之为“间接路线”。所以,在过去英国所卷入的欧洲同盟战争中,英国“从来也不是它的盟友所安排的打倒优势敌人的军事工具,它是一个大陆盟友的鼓舞者和复活者,它是一头‘好的奶牛。从这头奶牛的身上,它的盟友在恢复名誉和尊严的过程中,吸取取之不尽的养分”。它在战略上的作用,往往是选择欧洲外围某一点或几点来打击敌人,同时对敌人实施海上封锁,对盟友提供财政和武器装备方面的支持。

在分析和检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战略时,另外三个方面的背景或特点,也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

第一,在英国军事力量的构成中,长期以来,海上的力量无比强大,但陆军的力量却相对弱小。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原因之一,是上述业已提到的,即英国本土的相对安全,没有必要保持一支数量庞大的常备军;原因之二,是源于英国文化中反常备军的传统。在封建社会早期,英国的每个自由民都是民兵。1118年的《武器法》规定:每个自由民都应起誓,以他手中的武器效忠国王陛下,应召服役。进入17世纪之后,各殖民大国广泛地进行殖民战争,只能短期作战的民兵不再适用需要,英国也像其他大国一样,民兵制逐渐走向衰落。但相比而言,英国的常备军力量一直是比较弱小的。因为查理一世利用手中军队镇压进步力量和革命者的历史事实,“护国主”克伦威尔毫不迟疑地动用军队清洗国会的行为,使人对常备军的存在长期怀有一种恐惧感。

第二,英国在时间上比它的对手更能受得住拖延。与其说,英国愿意打短而快的战争,还不如说,英国更能够打持久战。它要利用海军的优势封锁和绞杀对手,但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是需要时间的。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也需要对国内的资源进行广泛的动员和准备。检讨英国在近代以来所从事的一些重大战争,其特点之一,虽不能说它像乔治·马歇尔将军所描述的美国的情形一样,是“先宣战,后准备”,但与“布匿战争”中罗马统帅“延宕者”费边的“消耗战略”是可以比一比的。

第三,英国的大摊子格局。作为殖民帝国,英国的利益分布于世界各地。和平时期,这些殖民地向英国源源不断地输送财富,但在战争中,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些殖民地,却是一个不容易应付的问题。英国所具有的人力、物力资源,不足以同时在世界各地控制局势,但又不得不分散力量到一些最关键的地方进行战争。

拿破仑战争的爆发,对英国的战争能力和战略路线都是一个实际的考验。在与大陆国家的前三次结盟中,英国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了皮特的战略思想。一方面,用其财力援助盟国,另一方面,在海上和世界其他地方,打击敌国的舰队和殖民地,封锁法国及其盟国的经济。拿破仑尽管一时未被打败,但发现自己经常遭受挫折,几在崩溃的边缘。在第四次反法同盟中,英国在欧洲大陆投入了一支军队,与拿破仑的军队作战,但英军走的仍是间接路线。惠灵顿取道伊比利亚半岛,依靠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支持,从侧翼进攻法国。与此同时,俄、普、奥的军队则从正面牵制和突破,拿破仑最终被打败。英国自认为,它卷入欧洲大陆战争所取得的成功,“不在于它采用了任何大陆的战争模式,而在于它谨慎地维持了自己行动的自由”。记住这一点,对于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英国的“间接路线”,受到大陆盟国的批评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当大陆盟国与敌人正在浴血奋战的时候,英国却往往在大陆以外的地方,利用其海军优势,攻城略地,占尽好处。其自私、唯利是图的本性暴露无遗。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的“外围战略”学派建议重新采用皮特的战略来对付德国的威胁,让法国人、比利时人和俄国人去与德国硬碰硬地拼,英国则向盟国提供财政援助,对德国实行经济封锁,在海外打击德国的力量。但这次“外围战略”遇到了“大陆学派”的挑战和竞争,法国的军政领导人强烈支持“大陆学派”的主张。大陆学派的理论依据,也是来自于第四次反法同盟的经验。他们坚持认为,德国皇帝所面临的困境,与当年拿破仑如出一辙。德军面临着东西两面作战的危险。英国对战争所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派遣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欧洲大陆上与盟国军队协同作战,以尽快取得战争

的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英国的军事战略,实际上是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展开。一方面,英国及时地向西欧派遣了军队,另一方面,其海军力量立即封锁了英吉利海峡,严密监视着德国海军的一举一动,封锁德国的海外贸易。但英国在欧洲大陆上所投入的力量,与它的盟国相比,是比较有限的。下述的一些数字。就能说明这一点。

战争一爆发,德国就在西线投入了一支庞大的力量。1914年8月,在法国前线,德国投入了150万人的大军,法国的野战军也超过了100万,而英国准备用于大陆军事行动的兵力只有6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1个骑兵旅,共12万多人,加上后勤部队和兵站部队,也只有16万人。1914年11月,法国人在西线防守的战线为430英里,比利时人15英里,英国人则为21英里。英国担当的任务非常有限。当然,以后英国在欧洲大陆投入的兵力不断地增加,在西线战斗中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1917年以后,法国的力量遭到沉重的打击,士气低落,英国的力量成为西线的信心所在。但如果从伤亡的数字来看在西线的贡献和所投入的力量的话,英国的作用仍然是不应高估的。1915年,德军在西线死亡、失踪和受伤848228人,1916年为1192451人,1917年为1058467人;法国1915年为1300000,1916年为876000人,1917年为569000人;而同期英国的相应数字是:313021人,651662人,750249人。1914~1918年西线死亡总人数约为:英军70万人,德军120万人,法军130万人。

由于英国对海上的控制,使得英国和其盟国能够比较容易地拿下德国的海外殖民地。1914年8月,新西兰的一支远征部队,轻松地占领了萨摩亚;9月,澳大利亚的海军又拿下了新几内亚。作为英国盟国的日本,很想趁机大捞一把,1914年8月,出兵攻打中国山东,占领德国在青岛的海军基地,将山东纳入日本的势力范围。在非洲,英国也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占领了德国殖民地多哥。1916年初,英、法联合控制了喀麦隆。德属西南非洲,则被南非占领。只是在德属东非,英国遇到了一些麻烦。这里是德国最富庶的殖民地,德军指挥官冯·莱托夫—沃贝克将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牵制英帝国20万兵力,直到1917年年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展进程,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首先能够被人们感受到的是两点:一是战争延续的时间问题,一是作战形式问题。

大战爆发前,大多数的人包括军人和政治家都认为,战争将是短暂的。很少有人相信,一次大战能够持续一年而国家的政治和财政却不崩溃。所以,战争爆发以后,英国流行的口号是“照常工作”。只有两个人似乎是一个例外。一个俾斯麦时期德军的参谋总长老毛奇,另一个是犹太人银行家布洛克。他们在19世纪末期对下一场战争做了预言式的推测,认为一场规模巨大的欧洲战争,将会是一场持久的消耗战。现在战争真的如他们所推测的那样拖下来了,交战双方陷入了持久的僵持局面。与此相呼应,双方的作战形式都非常呆板,尤其在西线。在一个有限的作战空间里,交战双方摆下了数百万军队,由战壕、铁丝网和机关枪所构成的阵地,坚不可摧。士兵在战壕里相互对垒,机动和灵活没有了,战术也没有了。有时为了争夺几平方公里的地盘,不得不付出几十万人伤亡和几个月时间消耗的代价。战场上血流成河,尸戈遍野。英国陆军大臣吉钦纳勋爵大发感慨:“我不知道还应该怎样的做法——这根本上不是战争。”不幸的是,这却正是战争。

战争的延宕和僵化的阵地战,对英国战略的选择和调整,影响是明显的。

是将英国的战争努力主要投放在西线、继续打大规模的阵地战,还是应该避开西线德国的主力在欧洲的其他地方或边缘开辟新的战场?英国的政治领导人和部分军人认为,英国的战略方向,应该是在巴尔干和中东。通过在那里开辟战场,先将德国的盟国——土耳其、奥匈和保加利亚打败,同时协同俄国和意大利,最后从东南方向突入德国。但在更具体一些的作战地点的选择上,却又有不同的主张。一个方案是远征达达尼尔海峡,其直接目标是占领君士坦丁堡,打通地中海与黑海的水上通道。这一方案的优势是,能够更好地配合和支持俄国的战争努力。如果能够达到战争目标的话,盟国支持俄国的武器装备,不需再通过从北海经挪威海、巴伦支海到阿尔汉格尔斯克的北线,这条航线经常被中断。俄国的粮食尤其是小麦,可以很容易地运到英国。因为战争,英国的粮食价格已经大大地提高了。这样,也可以节省35万吨本来就已紧张的英国海运能力。同时,那些还摇摆不定的巴尔干国家,也会坚定起来,支持协约国的战争努力。海军大臣丘吉尔极力主张实施这一方案。另一选择,则是在希腊的萨洛尼卡登陆,在希腊军队的配合下,直接目标是奥地利和多瑙河流域。财政大臣劳合·乔治赞成萨洛尼卡计划。但因为在萨洛尼卡登陆,估计要使用大量的陆军力量,而当时英国的陆军力量用于应付在法国的局面都很紧张,因此,第二方案暂时被搁在一边。另外,英国还决定发动两个辅助性的战役,一个在埃及,以保护苏伊士运河;一个在波斯湾,保护在阿巴丹的英国石油公司的设备。

突破达达尼尔海峡的重大障碍,是海峡左岸的加利波利半岛。最初行动企图仅仅依靠海军的力量去单独完成。1915年2月,由18艘英国主力舰和4艘法国战列舰和辅助舰只所组成的英法联合舰队,驶进海峡的入口处,其舰队被土耳其预先敷设的鱼雷炸沉炸伤数艘,海上进攻流产。从4月开始,英法增援了大量的陆军部队,准备在加利波利半岛强行登陆。4月25日,强行登陆开始,尽管英、法在炮火、人员和其他装备方面占有优势,但土耳其军队也做好了应敌的准备,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险要的地形,进行顽强的抵抗,使联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1915年,协约国有近50万士兵送到加利波利,包括41万英国部队和8万法国部队,而伤亡人数却达到50%,其中英国伤亡21万余人,法国伤亡4万多人。1916年被迫撤退。英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史家J.F.C.富勒,将远征达达尼尔海峡的失败看成是英国所进行的又一个萨拉托加战役。而卡尔森则将其失败看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发生过的最大灾难”。

加利波利的失败,并没有产生足够的教训,无法阻止回避战略的进一步发展。1915年秋,经英、法两国政府商议,决定向巴尔干派出一支军队,目的是支援塞尔维亚。10月初,英、法联军15万人在希腊的萨洛尼卡登陆,这就导致了另一个代价高昂的战役。德国和她的同盟者保加利亚兵力不足,同时,考虑到在多山的巴尔干地区进行补给也相当困难,因而对登陆的英、法联军不采取积极进攻的行动,而只是以少量的兵力对敌人进行牵制。在德国为首的东欧集团看来,以少量

的兵力牵制几十万协约国的兵力于巴尔干。比之将其逐出巴尔干半岛、赶到法国前线更加合算。联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结果是不断地向巴尔干增加兵力,一度达到60余万。但在这里所造成的局面,与西线几乎毫无差别。德国及其同盟者,凭险据守,使联军一筹莫展。直到战争行将结束,联军才获得突破。联军几十万军队在此被围困达三年之久。德国嘲笑协约国军队在巴尔干形成了一个最大的“集中营”,整个敌人都成了俘虏。因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英国在这一战役中因病送往医院治疗的就达481262人。

1914年11月,一支英、印远征军占领了巴士拉。但英军没有到此止步,而是进一步沿两河流域向前推进,目标是占领巴格达。但英国人低估了土耳其人的抵抗能力和抵抗的决心,加之气候恶劣,补给困难,英军推进非常艰难,损失巨大。英国先后在这里投入兵力40多万人,但战局长期处于一种僵持的状态。

1915年1月,苏伊士运河受到大约1.5万名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混合部队的威胁,这是比较容易对付的。1916年底,这种威胁基本就解除了。但新任的首相劳合·乔治,想寻找惊人胜利的机会,以巩固统治,鼓舞开始走向低落的士气,这便使在苏伊士运河区所进行的战争,扩展到整个巴勒斯坦,并以夺取耶路撒冷为目标。英国在这里投入了34万部队,战役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

英国发动这些战役的目的,意在避开西线代价高昂的阵地战,从边缘突破来打击和消耗敌人,但结果很不理想。自己方面所投入的人力物力特别巨大,损失也很惨重。而决定战争最后结局的,也不是这些边缘行动,而是西线战场。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战略的检讨和争论,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战时英国的战略,是应该由政治领导人选择和决策还是应该由军事领导人选择和决策?第二,从技术上讲,英国的“西线战略”或“大陆战略”更恰当,还是“东方战略”或“巴尔干战略”更恰当?第三,英国在战略上应该保持独立和灵活性,还是应该与盟国密切配合和合作?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

从实质上讲,这是政治与军事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最权威和最经典的当然是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在另一条件下的继续,是克劳塞维茨的至理名言。没有人试图去否认它。但问题是,一旦战争开始了,战争是否应该按照它本身的法则去进行?尤其是在像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总体战条件下,各交战的国家,一切都在为赢得战争的胜利而努力,战争事实上成为最大的政治或政治本身,那么,我们是否还应该将这时的战争看成是政治的附属物?克劳塞维茨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指出:“战争的动机越大、越强,战争同整个民族生存的关系越大,战前的局势越紧张,战争就越接近它的抽象形态,一切就越是为了打垮敌人,政治目的和战争目标就越是一致,战争看来就越是纯军事的,而不是政治的。”但接着,克劳塞维茨又指出,这种“纯军事的”“抽象形态的”的战争,只是“哲学上的”“纯粹逻辑上的趋向”,“即使政治真的在某一种战争中好象完全消失了”,战争“同样是政治的”。奇怪的是,克劳塞维茨的论述,在他自己同胞那里,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军人控制深刻地影响着德国的政治,主张“战争期间军事第一”的信念,大有市场。而威廉二世还高喊着:“战争期间政治闭嘴,直到战略允其重新讲话为止”。小毛奇鼓励自己的儿子不去读《战争论》,而兴登堡却还断定:克劳塞维茨“告诫不让政治侵扰战争的操作”。真是不可思议。

当然,战争中到底应该由政治家还是由军人来选择和决定军事战略的问题要简单得多,但评论家们却往往容易走向极端和对立,好像二者之间是完全不相容的。实际的情形,恐怕是两种因素的一种综合或妥协。一些情况下,也许是军人提出几个可供选择的建议,最后由政治家来拍板定夺。另一些情况下,也许政治家只向军人提出国家的武装力量要达到的政治目标,采取什么样的军事战略去实现这些目标,则由军人去做选择和决定。还有一种情况,这就是政治家的企图和军人的意图妥协。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军事战略选择和决定问题,批评者往往很偏激。有的评论家认为,在战争中,帝国总参谋长威廉·罗伯逊爵士和英国在法作战的军队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爵士控制了英国军事战略的制定权,至少在战争的前三年是这样。在戴维·R·伍德沃德的眼里,罗伯逊是一个粗鲁、固执的北方佬,控制着阿斯奎斯政府的英国战争议事会。他坚定地相信,“不论走多远,战争战略都要绝对地由军人控制,他憎恨和抵制来自民间方面的干涉”。而黑格也和罗伯逊一样,不喜欢英国政治领导人,尤其是不喜欢自由党人。他认为:“提出世界战略是罗伯逊的责任。”结果,在战争的前三年,军队领导人“取得了对军事政策的控制地位”,并且接受了一个简单的直接战略,这就是:“英国军队压倒一切的任务是支持法国和在西线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很显然,这种批评是同对“西线战略”或“正面突破战略”的否定联系在一起的。另一种意见则是批评政治领导人,说他们没有负起法律赋予他们的指导战争的责任,无论是阿斯奎斯政府还是继任的劳合·乔治政府,都没有积极干涉罗伯逊和黑格的工作,而是放手让他们在西线打大规模的阵地战,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这种批评有欠公正。派遣英国军队去法国作战,是战争爆发前就已协商好了的方针。作为帝国总参谋长的罗伯逊和派遣军总司令的黑格,代表陆军和西线战略、坚持向西线投人更多的兵力,恐怕不可避免,就像海军会代表海军说话和赞成边缘进攻一样。同时,要求英国加强在西线的力量,法国政府也施加了压力,不能将责任全部推在陆军的身上。但从战时英国战略执行的实际情形来看,可以说“西线战略”和“东方战略”基本上是平行展开的。加利波利战役和萨洛尼卡登陆作战,都来自丘吉尔、吉钦纳和劳合·乔治这些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们的倡议。巴勒斯坦战役和美索布达米亚战役,也是政治家们所热衷于进行的。因此,说战时英国的战略被军方所控制,完全不符合事实,不能令人信服。

接下来,我们需要拷问的是,到底是“东方战略”更可取还是“西线战略”更可取?诚然,英国在西线所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根据统计,英国在大战损失的100万人员中,西线占了70%。到1918年1月,在包括本土在内的2837315人中,只有888315人部署在法国以外的地方。部署在法国的力量,占了英国军队的大多数。但同样不容否认的是,在东方的几次战役中,英国所投入的兵力,就像上述已经指明的那样,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决定最后战争结局的,还是在西线战场。英国在西线的付出与战争的结果是相适应的。相反,在东方的投入和消耗,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并没有产生所期望的效果。我们很难设想,如果英国不是持续不断地在东方

分散力量,而是将投入东方的力量及时投入西线的话,对大战的进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有一点似乎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这种人力的浪费实为战争延长的主要原因。”

在对战时英国战略的评论中,包括像丘吉尔这样的政治家的战争回忆录,很少有人批评“东线战略”。只有著名军事评论家和军事史家富勒似乎是一个例外。他在他的代表性著作《西洋世界军事史》和《战争指导》中,指出“东方战略”是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是得不偿失的行动。多数人则认为,“东方战略”没有取得成功,关键不是战略路线的不明智,而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抓住时机。这样的说辞,明显地带着为战时英国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而采取的分散行动做辩护的痕迹。

实际上,从军事的角度讲,英国的“东方战略”,并不是可取的路线。这是因为:第一,巴尔干地理条件复杂,易守难攻,很不容易突破。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的武器装备都大大地改善了,使得地理条件对战争的影响降低了,但正如道格拉斯在其著作《大战中的地形与战略》一书的前言中所指出的:“在战斗计划和军队移动中,地形所起的作用,今天同古代一样重要。”在土耳其语中,巴尔干即多山之意。半岛70%为山地,地表被强烈地切割,并由此而形成一些谷地。半岛的交通干线多沿谷地通行,极容易被切断。在这里开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其地形条件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英国的行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在多山的意大利的行动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中东地区虽然地势平坦,但这里的气候条件恶劣,风沙大,疾病流行,不是长期在这里生活的人,不容易适应这里的环境。第二,后勤供应不容易得到保障。无论在巴尔干作战还是在中东作战,都离英国本土路途遥远,所需的武器弹药、食品、医疗设备,都不能在当地就地取材解决,而需要从英国本土输送过来。这使战争时期本来就比较紧张的运输条件雪上加霜,增加了船舶周转的困难。第三,即使在加利波利和萨洛尼卡取得突破,是否就能轻松地拿下君士坦丁堡或顺利地向多瑙河进军,也是值得怀疑的事情。就是打通了从地中海到黑海的通道,英国是否有多余的武器弹药去支持俄国,也是不敢保证的问题。英国推行“东方战略”的实质,是维护英国的势力范围。

最后,我们从同盟战争的层面对战时英国的战略进行审视。这是涉及英国的战略路线是否应该与盟国协调一致的问题。在争论中,不少论者从维护“东方战略”的角度出发,指出,战时英国的战略路线,不应该受僵化的盟国义务的牵制,而应该根据英国的利益,随时调整和变更部署。

的确,在一场大规模的同盟战争中,协调和确立同盟的共同战略路线,常常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原因是,参加同盟的各个国家,与敌人的关系往往并不平衡,而同盟的各成员,又都有自己需要维护的利益和要达到的战争目标。因此,在达成同盟的共同目标和共同战略方面,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既然是同盟国家,就必然会存在某一种共同的利害关系。这种共同的利害关系,是维护同盟的纽带。在确立同盟的目标和共同战略时,只能尽可能地从维护同盟的共同利益着想,而不能只从单个的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当反映和代表不同国家利益的战略发生冲突时,则应该选择能够更多地反映同盟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战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各成员国,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国家利益需要维护,但它们又有着一个共同的利害关系,即各成员国都受到德国为首的东欧集团的威胁。从这种共同的利害关系出发,协约国共同的战争目标,就是尽快以最有效的方式打败德国集团。能够尽快打败德国集团、结束战争的战略路线,也就是“最能反映和代表同盟共同利益的战略路线,从而,也就是同盟国家应该采取的战略路线”。

在敌人也结成同盟集团的情况下,在战略上存在一个选择先打敌对集团中的强国还是先打敌对集团中的弱国的问题。克劳塞维茨认为,首先应该搞清楚敌对集团内部的力量组合关系。如果敌对集团中的一个国家是主要的,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力量只依附于这一个国家和力量,那么,打垮这个敌人就必然是战争的目标,因为击中了这个敌人,也就是“击中了整个战争的重心”。当然,战略理论家们并不都持克劳塞维茨的立场。利德尔—哈特先生认为,战争中,如果敌人是由几个国家或几支军队组成的,那么,“最好的办法是首先集中打击对方最弱的一个伙伴,而不是首先企图去歼灭对方最强大的敌人。不要以为最强大的那个敌人失败以后,其余较小的伙伴也会随之而自行崩溃”。

在一场具体的战争中,到底应该是先打强敌还是应该先打弱敌,只能视实际情况而定,不可概而论之。如果战争的格局,能够确定一个敌人阵营的重心,并且有能力或者说同盟力量的布局,不得不选择先打击这个重心的话,那就应该集中力量,先打垮这个重心。这个重心打垮了,其他次要的力量就比较容易收拾了。但如果一时难以确定敌对阵营的重心,或者说虽然能够确定敌对阵营的重心,但自己方面力量的分布不适宜于先打击这个重心,或者说首先根本无力打击这个重心,那么,就只有选择先打敌对集团中的“最弱的伙伴”了。

对于协约国集团来说,德国是东欧集团的重心和支柱,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如果打垮了德国,意味着战争的主要问题就解决了。从战争的格局和协约国的力量分布来看,英国的两个主要盟国——俄国和法国,一个在德国的东边,一个在德国的西线,恰好对德国在战略上形成夹击之势。另外,从战略上讲,完全不可能想象,俄国和法国能够避开与德国军队的正面较量而先将主要注意力集中于次要的战场上。在这种情形下,英国对战争可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面对现实,与盟国相配合,首先集中力量,打垮德国这个最主要的敌人,而不是不断地分散力量去打击敌人的边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战略,孕育于英国的战略传统之中,但始终如一的目的,是服务于英国的国家利益。战争中,英国在西线战场投入了大部分的兵力,伤亡惨重,为最后打败德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为了维护英国传统的势力范围和夺取新的地盘,又经常不断地分散力量,到敌人的边缘区域作战。这些分散行动投入的力量不少,但对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却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从维护英国国家利益的角度看,英国在边缘上所采取的这些行动,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尽快打败德国这个主要的敌人、结束战争的角度看,英国的这些分散行动,“实为战争延长的主要原因”。如果说,对英国来讲,尽快打败德国是英国的最大利益的话,那么,就是从维护英国利益的角度分析,这些分散的边缘行动也是不可取的。

责任编辑:侯林莉

猜你喜欢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时期北京政府索赔决策的转变:从参与到退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停战一百年之后,美国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普遍记忆仍离不开史努比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数字对调
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西班牙流感”
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