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创新网络内产业集群升级影响因素探讨

2009-03-10 06:01刘红燕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升级

刘红燕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升级作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方式被引进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问卷调研、量表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正式创新网络内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组织间合作有效性、互惠与信任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

关键词:正式创新网络 产业集群 升级 组织间合作 互惠与信任

升级最早出现在有关竞争力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企业通过创新获得核心竞争力和动态能力来实现升级(Porter,1990;Hamel&Pralahad,1994;Teece&Pisano,1994;Kaplinsky, 2000)。但在全球高竞争市场环境中,创新并不是保持和提高竞争力的充分条件,只有通过创新获得了价值增值才算真正的升级(Pietrobelli&Rabellotti,2004)。因此,创新是组织实现升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影响组织创新能力的因素也必然影响其升级的实现。

但随着创新方式从线性模式向网络化模式的演化(Nelson&Winter,1982;Kline& Rosenberg,1986;Josty,1990;Rothwell,1993),不同类型的创新组织间开始进行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使得创新活动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通过创新网络进行清晰的描述(Albino,Garavelli, Schiuma,G.,1999),即创新网络建设直接影响组织的创新能力 (Storper,1992;Ohmae,1993;Sanenian, 1994;Anselin et al,1997;Cooke et al, 1998;Sternberg,2000)。对产业集群而言,既包括创新组织间基于正式契约安排形成的正式创新网络,也包括个人间超越契约安排形成的非正式创新网络,本文主要探讨产业集群正式创新网络内影响其升级的主要因素。

量表的开发及其检验过程

本文采用探索性研究方法来进行量表的开发,并对开发出来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整个量表开发和检验的过程就是对产业集群正式创新网络内影响其升级的主要因素进行验证的过程。

(一)设计调研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

本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来确定影响正式创新网络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素,调研问卷设计为“您认为产业集群正式网络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请按出现频率从高到低列举3-5项”。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8份,其中有效问卷143份,对收集来的资料按相关原则整理后得到37项。在得到这些测量项目后,又组织了一次由5名做产业集群研究的硕士和博士以及老师参与的焦点小组访谈,逐条对测量项目的必要性进行讨论,并对测量项目的完备性作出分析,尽可能补充遗漏的信息,最终确认了35项。

(二)进行结构性访谈

通过对来自企事业单位的25位中高层管理人员或专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其结果是所有条目都可以归纳到合作有效性、互惠与信任程度和制度建设三个维度。对创新与升级之间是否存在互动互赖关系的回答,100%的被访问者都认为存在互动互赖的关系,其中13人(52%)认为互动互赖关系很强,8人(32%)认为有较强的互动互赖关系,4人(16%)认为有一定的互动互赖关系,但并不是特别明显。

(三)开发量表并用软件分析

量表开发通过项目确认、项目筛选和项目确定来完成,项目确认是通过结构性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来实施的;项目筛选是通过解释力度和信效度筛选来完成的,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项目,所使用的工具是spss13.0。以前面确认的35项测量项目为问项,要求被调查者通过填写一个Likert7级量表来完成回答,调查共发问卷234份,回收215份,153份有效(回收率65.4%)。然后利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均值分析,剔除所有均值得分小于3.5(含3.5)的测量项目,最后剩下30项。

另从信效度角度筛选,在完成对测量项目的初步筛选后,先对剩余的22项进行语义和表述上的审核,采取的方式是与两位协会管理人员和四位企业管理者一起讨论每一项目中的语句。在项目修订的基础上,利用30项测量项目编制了调查问卷,采用Likert 6点量表进行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67份,其中有效问卷316份。利用项目总体相关对测量项目进行筛选剩下23项,再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剩余项目进行筛选剩下20项。

通过上述环节,本文最终确定了全部测量项目,总共有20项,其中合作有效性、互惠与信任和制度三个因子分别含有9、7、4个项目。量表检验包括信度和效度检验,前者主要是Cronbachs 和同质信度检验,所使用工具也是spss13.0;后者主要是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对CFA验证来完成的,主成份分析所使用的工具也是spss13.0,CFA验证使用的工具是LI- SREL8.5(正式版)。

用同样的方法开发出产业集群升级的测量量表,与前面开发出来的量表组成一份综合量表,对各因素与产业集群升级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正式创新网络及其内部的各因子与产业集群的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四)数据总结

无论是从结构性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还是量表开发和验证的结果来看,正式创新网络及其内部的各因子与产业集群的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正式网络内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因子主要是合作有效性、互惠与信任程度和制度建设。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及其内部因子与升级的关系

(一)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建设会影响其升级

产业集群升级测量量表的开发说明创新网络与升级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的良好结果也显示,产业集群正式创新网络建设与其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进而影响其升级。

(二)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内影响其升级的因素

研究结果证明产业集群正式创新网络内影响其升级的主要因素是创新组织间合作有效性、互惠与信任水平、制度建设;而且合作有效性、互惠与信任、制度建设与产业集群升级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即产业集群正式创新网络内合作有效性、互惠与信任和制度建设会影响其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其升级,换句话,正式创新网络内合作越有效、创新组织间互惠与信任程度越高、制度建设越有利于创新,产业集群就越有可能实现升级。

(三)企业合作与创新网络内产业集群升级

相互合作越有效,创新网络内产业集群越可能升级。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流越多,它们之间商业信息交换就越频繁,就越有可能促进知识的共享而有利于创新(Larson,1992;Lane&Lubatkin,1998),但这并不意味着合作就一定能带来创新。只有有效的合作(稳定合作关系、差异性合作对象等)才能带来创新,否则只会带来内耗(文娉,李小建,2003)。如Granovetter(1973)认为,企业由于关键客户关系而获取的知识并不仅仅限定于关键客户一家公司,关键客户可以作为连向更广阔的市场、更多客户的桥梁,这样有利于新颖的信息的获取;Cohen和Levinthal(1990)认为,共同的知识有利于双方的学习,但是企业也需要获取不同主体的分散性的知识以提高识别和评价知识的能力,这将防止公司的“认知”锁定,有利于新知识的传递。Zaher(2000)将企业学习过程中接触对象的分散程度视为增加学习广度、深度和速度的关键变量,并认为这种不同的接触促进了企业的“干中学”,增强了企业整合知识的能力。对产业集群来讲,群内客户、供应商、相关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不同主体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它们在相互学习中实现知识扩散和创新,从而有利于产业集群实现升级。

(四)组织间的互惠与信任程度与产业集群升级

组织间的互惠与信任程度越高,产业集群就越有可能实现升级。Dyer和Singh(1998)认为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来实现知识共享并且防止搭便车现象,互惠和信任就是有效的自我控制机制;Larson(1992)对创新型公司与顾客关系的研究表明,互惠规范使得公司能够控制知识共享,更加自由的学习,并且扩大知识共享的范围;Dyer和Singh(1998)认为,建立在互惠和信任基础上的关系减少了双方监管和谈判的成本,使得知识更容易转移,创新更容易实现;Lane和Lubatkin(1998)对仪表和生物行业公司的研究表明,当交换双方具有类似的期望时,作为学习方的公司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知识系统下的假设,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当双方拥有类似的期望时,相对吸收能力最大。

对产业集群来说,企业或机构之间互惠和信任,使网络内的成员愿意利用各种方式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流动的信息和知识更真实、有效,经济活动也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防止欺诈行为,企业也因共生因素而乐于进行知识的扩散。而且企业或机构之间的互惠还能激发行为主体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使创新更容易孕育而生。因此,创新组织间的互惠与信任程度越强,就越能激发创新,产业集群就越有可能实现升级。

(五)制度建设与产业集群升级

产业集群内制度建设越完善,产业集群就越有可能实现升级。创新中的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会影响技术创新积极性;企业间恶性竞争会打击创新组织的积极性。因此,适当的制度保证可确保创新者对新技术的拥有权及其在群体中扩散后带来的竞争优势持续。对产业集群来讲,其群内任一企业或机构的创新都会因地理临近性、共同的产业背景等很快外溢,如果没有对这些创新进行保护,就很难确保创新组织的创新积极性;而且,如果没有正式的制度或规则对群内的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很有可能使创新带来的竞争优势因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如价格竞争、产品模仿等)而丧失。

此外,如果没能形成适当的制度或规则的话,企业就需花更多的时间去监督合作方的不规范行为,那么就只有少量时间去关注新产品或工艺的创新了,其整体的创新能力相应地就会下降了。因此,各种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持创新的积极性和延长创新带来的竞争优势,从而有利于产业集群实现升级。

政策建议

从创新过程来看,创新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研究、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已趋于网络化(Camigni,1997;Capello,l999;Cooke&Morgan,1993;Morgan,1997;Saxenian,l999)。其中,正式创新网络内各创新组织间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扩散与创新,从而影响组织升级的实现(Joan E.Van Aken&Mathieu P.Weggeman,2000)。但这种相互学习是否一定能促进创新,这还取决于创新组织间相互合作有效性、互惠与信任的程度以及制度保证等。

综上所述,本文对如何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有如下建议:政府要通过一些政策鼓励和引导产业集群内行为主体的创新活动,促进其正式创新网络的建设;要从鼓励创新主体间的有效合作、互惠与信任、加强制度建设三个方面促进产业集群创新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C.Freeman,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The MIT Press,1982

2.Albino,V,Garavelli,A.C.,Schiuma, G.,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ter-firm relationships in industrial districts:the role of the leader firm[J],Technovation,1999

3.吴贵生,李纪珍等.技术创新网络和技术外包[J].科研管理,2000

4.R.B. Larson.The Globular Cluster-Galaxy Connection.proceedings of the 11th Santa Cruz Summer Workshop,Santa Cruz, California,1992

5.聂鸣,蔡铂.学习、集群化与区域创新体系[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

猜你喜欢
产业集群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