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 任保平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对2007年至2008年6月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认为引发此番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其他诸如原油、粮食、矿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过是这一根本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文章认为,此类情况需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减少流动性,实现物价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来化解通货膨胀。
关键词: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流动性过剩 美元贬值
从2007年至2008年6月,我国通货膨胀的性质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即由需求拉动的结构型通货膨胀逐步转化为成本推动的总量型通货膨胀。虽然自2008年3月以来CPI持续下降,但PPI走势与CPI相背离且连创新高,说明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积蓄量能,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开始显现。而对我国通货膨胀性质的认识和把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国2007~2008年通货膨胀的成因和特征是复杂的。目前虽然已经由通货膨胀转化为通货紧缩,但是,总结这一特定阶段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分析其性质对保持长期经济增长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以期探究保持我国宏观经济长期稳定的对策。
前一阶段通货膨胀的状况及性质
自2007年以来,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逐月攀高,在3月达到并超过国际公认的、可忍受的3.0%的轻微通货膨胀底线之后,从7月开始超过5.0%的严重通货膨胀线,至11月达到6.9%的年度最高点,达到了1996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进入2008年,CPI又连创新高,在1月创出7.1%的新高后,2月份更达到8.7%,再度刷新纪录,其后CPI开始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上涨虽略微滞后,但从2007年7月开始上升以来,其增长势头至今未减,由2007年7月的2.4%一路攀升到2008年6月的8.8%。由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到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大幅上升,说明我国通货膨胀的性质已由需求拉动的结构性通胀转化为成本推动的总量性通胀。我国2007~2008年6月价格指数的变化如表1所示。
我国通货膨胀形势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是国际与国内、长期与短期、需求与供给等各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经济增长连续5年超过10%,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推动了价格水平的上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已超过60%,我国已融入世界经济体并成为其中的重要一员,受国际市场粮食、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及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价格水平全面攀升。
此外,冰雪、地震、洪水等频发的自然灾害不仅对供给造成冲击,还在短期内急剧地增加了社会需求,也推动了价格上升。为稳定价格水平,自2007年以来,政府采取了多种紧缩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同时还实施了价格干预措施,从已公布的近两个月的数据看,上述措施对控制物价的快速上涨无疑具有积极作用,但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和国内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目前CPI和PPI完全相反的走势来看,我国宏观经济既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又存在经济下滑的风险,宏观经济可能陷入“滞胀”的局面。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分析
虽然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有各种不同的认识,但笔者认为我国2007年至2008年6月高通胀局面的根源在于过度倚重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结构,原油、粮食、矿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之所以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其根源也在于此。
消费、投资和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支出是一个国家总支出中最主要的部分,在西方国家通常占GDP的70%左右,且较为稳定,其次是投资支出和出口,分别占GDP的15%和10%左右。我国的GDP构成呈现出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点,从2001年到2006年,我国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从61.0%下降到52.4%;投资支出占比从36.3%上升到44.6%;出口占比则从20%增至36.8%,投资和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作用越来越突出,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偏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01年至2006年,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由50.0%、50.1%和-0.1%转变为39.2%,41.3%和19.5%,投资超过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这种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是我国出现严重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根源。
(一)投资急剧增长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投资既是驱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也是推动物价上涨的最重要因素。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增加了中国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这不仅加剧了国内原材料和能源的稀缺性使其价格上涨,而且也加剧了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并导致严重的输入型通货膨胀。这种数量型的增长方式也使得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内需不足,为消化多余的生产能力,我国不得不采取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据独立机构enerdata的有关数据,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世界能源总消耗的比重以年1%的速度递增,至2007年已达到17%,仅次于美国20%的比重。2007年,我国新增能源需求占整个世界新增需求的45%。目前,我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约为50%,铁矿石、铜和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在60%以上。由于我国能源、原材料的对外依存度高且无定价权,政府无法通过相应的限价措施缓解企业成本上涨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市场上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经由PPI传导,最终会推动CPI进一步上涨。同时,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倚重,制约了劳动报酬的增长,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由于无法通过增加国内消费需求来降低经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加剧了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我国的影响,使我国经济面临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流动性过剩推动物价进一步上涨
从1994年开始,我国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就实现了双盈余,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使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2003~2007年分别为4033亿美元、6099亿美元、8189亿美元、10663亿美元、15282亿美元。外汇储备快速持续增长增加了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导致流动性过剩;同时也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吸引热钱流入,从而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从2001年至2007年我国货币发行速度明显加快,年增长幅度分别为7.10%、9.62%、10.93%、11.57%、10.13%、12.05%和16.99%。由于货币增长速度远远超过GDP的增长幅度,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并进一步推高价格水平。
同时,外汇储备的激增,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益增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05年7月~2008年7月三年时间已累计升值21%。在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预期下,热钱纷纷涌入我国,加剧了流动性过剩。据测算,2008年1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加额为1539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与实际使用外资额合计为700亿美元,其余800多亿美元则是以各种渠道流入我国的游资,即所谓的热钱。热钱进入我国的股市、楼市,推高了资产价格,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严重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
(三)美元贬值加剧通货膨胀程度
自2002年以来,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持续贬值,近期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元更是大幅贬值,从2002年初算起,美元在过去5年半的时间里大约贬值了36%。美元贬值推动了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增加了国际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使其价格上升。在国际市场上,诸如原油、钢铁、铜、矿石以及粮食等大宗商品均以美元计价进行交易,美元的大幅贬值,将推动上述商品价格上升。由于我国已成为最大能源、原材料消费国家之一,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通过进口使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并最终推动CPI上涨,形成输入性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同时,在过去几年美元不断贬值的背景下,为了对冲美元贬值的风险,国际风险资本纷纷从美国流出,一部分进入中国、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导致这些国家流动性过剩,加剧了其通货膨胀程度;另一部分则投资于黄金和原油等大宗商品以期保值,从而增加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致其价格屡创新高。此外,我国外汇储备2007年已超过1.5万亿,居世界第一,且大多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令我国损失惨重。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影响
物价上涨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在企业总体资金没有及时增加的情况下,使企业所能购买的生产要素数量减少,产量下降;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上涨,在企业生产总成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企业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当通货膨胀发生时,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和产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交织在一起,此时企业利润的变动就要看两者涨幅的大小,若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幅度小于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则企业利润增加,反之则相反。
从前一阶段CPI和PPI相背离的走势来看,虽然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使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提高产品价格的空间很小,因此企业无法通过产品价格的提高来缓解成本上升的压力,而在这种“内外交困”的状况下,很多企业面临经营困难、亏损乃至破产的困境,从而使社会总供给减少,失业增加。此外,通货膨胀对企业的影响还体现在为遏制通货膨胀国家所采取的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上。在某种程度上,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的影响更甚于通货膨胀本身。
(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主要通过其收入变动表现出来。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导致税收扭曲,使居民税收增加而实际收入减少。由于税法通常是将名义收入而非实际收入作为计税依据,因此,在实际收入保持不变甚至下降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也会提高居民的名义收入,从而使其交纳更多的税收。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会直接降低居民的实际收入。通货膨胀的发生即意味着货币的贬值,当居民的名义收入不变或其涨幅低于物价上涨幅度时,其实际收入将会减少。虽然2007年CPI为4.8%,但食品价格上涨了12.3%,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1.7%,油脂价格上涨26.7%,鲜蛋价格上涨22.9%,涨幅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加,考虑到居民膳食结构升级的影响,本轮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更大。
此外,由于我国CPI统计指标体系存在教育、医疗等服务权重过低、未包含商品房价格等缺陷,不能真实反映居民的消费结构,因此无法准确地反映出通货膨胀对家庭实际收入的影响。而实际上,教育、医疗、住房支出现已成为居民家庭支出的最主要部分,也是市场化改革以来价格上涨最大、最快的部分,其涨幅更是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使居民实际收入大幅下降,并且最终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
保持宏观经济长期稳定的对策
由经济学原理可知,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集中地表现为“滞胀”,即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此时,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措施不仅无助于化解通货膨胀,反而会加剧经济的衰退,使宏观经济“雪上加霜”。鉴于对我国2007~2008年通货膨胀的性质及其对宏观经济影响的认识,笔者认为,我国目前虽然已经由通货膨胀转化为通货紧缩,但是在当前大幅度公共支出政策的刺激下,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同时,从长期经济稳定增长着眼,应将政策重点着力于调整经济增长结构,以实现物价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其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调整经济增长结构,使消费需求成为第一推动力
如前所述,我国2007~2008年发生的通货膨胀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因此,化解通货膨胀的根本之道在于调整经济增长结构,降低经济对于投资和出口的依赖,使国内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一旦国内形成了可持续的消费需求,“出口依赖”自然会降低,外部压力也自然会消除。为此,应着力采取扩大就业的政策,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使其有能力、也有信心消费,从而将居民的潜在消费能力转化为现实的需求,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现实支撑。
(二)理顺国内能源、原材料价格,解决价格倒挂问题
长期以来,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为保持投资及经济增长,我国人为压低了国内能源、原材料的价格,这样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客观上起到鼓励能源、原材料消耗的作用,从而加剧了能源、原材料的稀缺性和对环境的破坏,为了能够真实地反映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我国应取消对能源、原材料的价格补贴,使其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以解决价格倒挂问题,抑制能源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走向集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加快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我国自2005年7月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形成了更富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截至2008年7月人民币已累计升值21%,这一制度对于平衡我国进出口、调整经济增长结构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并未对经济增长结构的转变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我国应加快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结构的转型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四)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降低通货膨胀对中小企业的冲击
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出口面临巨大压力,其后随之而来的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又使许多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国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冲击。因此,政府应采取诸如减税、增加中小企业信贷等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降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
结论
从2007年至2008年6月,我国通货膨胀已由需求拉动的结构型通货膨胀逐步转化为成本推动的总量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性质的改变,在微观层面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同时在宏观层面也使中国经济面临“滞胀”的危险。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过分倚重投资和出口,加剧了我国经济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使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我国企业生产和宏观经济造成了更大的冲击。同时由于美国、欧盟等经济体的金融危机逐步演化为经济危机,使我国的商品出口额急剧下降,在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宏观经济已出现通货紧缩的迹象。鉴于对我国2007-2008年通货膨胀的性质及其对宏观经济影响的认识,笔者认为对应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措施不仅无助于稳定物价,反而会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
针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所存在的矛盾,应从长期经济稳定增长着眼,将政策重点着力于调整经济增长结构,以实现物价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其核心在于提高消费需求在GDP中所占比重。为此,首先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国内居民“有钱可花,有钱敢花”,从而使国内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降低中国经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还要理顺能源、原材料的价格,抑制能源消耗,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丹丹,任保平.需求冲击与通货膨胀[J].当代财经,2008
2.刘志琳,郑泉源.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经济学透视[J].宏观经济管理,2008
3.陈涛.十年十倍.油价为何疯涨[N].南方周末,2008
4.张锐.美元贬值:成因、影响与未来走势[J].财经科学,2007
5.丁剑平,潘橙璋.从本币升值到流动性过剩和出口依赖[J].当代财经,2008
作者简介:
林建华(1968-),女,山东招远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和公共财政学。
任保平(1968-),男,陕西凤县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商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