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龙妹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经贸英语作为建立在普通英语基础之上的一种英语应用变体,教学工作者长期以来只注重该课程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完全忽略了课程中另一个极为关键的部分即跨文化知识的传授。笔者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阐述了经贸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教学之间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以促使该课程的教学能有内在层次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经贸英语 跨文化 教育 实践 目标阐述 思路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经济贸易日益的增多、以及人类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往,日益明显地摆在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国家的面前。为了在不同文化的人际间、群体间、国际间的交流、交往更为有效,在群体间增进理解与合作,人们需要了解跨文化方面的知识,提高跨文化交流、交往的能力。
跨文化教育概念的界定
跨文化教育的实践尽管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其理论探讨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出现,且真正形成学理性研究却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与此同时,跨文化教育(cross-cultural education)这一词条也出现在我国1998年出版的《教育大词典》中。该词典对跨文化教育的定义是:跨文化教育指在多种文化并存的环境中同时进行多种文化的教育,或以一种文化为主兼顾其他文化的教育;在某个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到另一个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和信仰都不相同的文化环境中去接受教育;专门设置跨文化的环境,让学生接受非本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教育。但是这一定义对跨文化的本质,跨文化教育的目的缺乏规范性说明。在此笔者对照该定义并结合本文探讨的内容,将跨文化教育界定为:对本民族文化的受教育者进行涉及其它民族群体文化教育熏陶的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学校、文化机构和其它媒介等社会教育途径开展,以此获得面对跨文化现实,消解和弱化复杂的跨文化冲突的能力,构建和谐的跨文化交往的环境。
关于经贸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实践
(一)学习借鉴外来文化已成为社会发展必由之路
在未来的国际社会发展中,各种体制、文化和生活方式到底应该是“并存”,还是相互适应,是多极化还是有倾向的多面性,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共识,即国际文化的多元并存是大势所趋。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所引发的内生性需求。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使每一种文化团体澄清自己所属文化在他者心目中的“一体”印象,从而为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对话留出可能性空间和协商谈判的余地。人们发现所有现存文化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盲区,都会出现行为模式不同的非理性狂热,谁都不可能单独引领未来世界文化主流。因此,学习借鉴外来文化已成为任何社会发展必由之路。
(二)经贸英语教学中的关键环节
经贸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应用变体在语言上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其有别于普通英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经贸英语的句法明确性不强,这种句法更有利于缓解贸易双方谈判时的紧张局面,同时具有自我保护的功效;它的句式结构较为复杂而且词汇专业性强、简写词汇亦多;在经贸英语中介词使用频率极高,有些用法是学生在普通英语学习中较少见到的。
跨文化教育在经贸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以谈判风格来论,很多时候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性行为。谈判风格对于谈判过程中谈判双方的交往方式、交往关系以及谈判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美国人看来,日本企业家参加“谈判”的作风是十分独特的:制订决策慢条斯理,而实行决策却雷厉风行。
举例来说,在谈判某许可协定的过程中,日方代表每隔数月就换一批。第一个代表团做了大量的笔记,不表态,回国了。6个星期后,由来自同一个公司不同部门的另一批人接替他们。新来的代表仿佛全然不知前面讨论过什么,他们围绕同样的问题与对方从头开始谈判。同样,做了大量笔记,不表态,走了。再度出现的新代表团,继续进行无休止的讨论。一年、两年过去了,什么结果都没有。面临这种马拉松式的谈判,美国人最初是困惑不解,继而感到十分吃惊,抱怨对方失去控制。而正当美国人对谈判几乎不抱有希望时,日本人却突然表态作出决策,并以闪电般的速度讲解完所有的细节。他们只用了四周时间就做好了投入生产的全部准备工作,并向西方伙伴提出了提供信息和人员的要求。事情是如此地出其不意,使对方措手不及,陷入困境。关于日本人的“慢条斯理”,西方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表现;有人指责这是故意拖延时间、玩弄权术;但也有人把这看作是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不管怎样评价,日本人制定决策的方法取得了成功,这一点却是无法否认的。
为什么日本人作出一项决策要花费很长时间呢?对此,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作过一些分析。首先,日本人判定决策的着眼点和美国人不同。在美国,人们把重点放在得出答案上,而日本人却把重点放在明确问题和解释问题上。在谈判中,美国人感兴趣的是确定方案、条款、计划和条件;日本人则认为最重要的一步在于充分讨论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其次,日本企业家十分重视广泛听取和讨论下属人员的各种意见,力求在全公司人员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取得一个统一的看法。在制定决策前,他们并不提出答案应当是什么,也不强迫人们表态,以便讨论得以充分进行,直至取得一致意见为止。因此,对所作出的决策可能在哪些地方受到欢迎,在哪些地方遭到反对,企业领导人了如指掌。由于意见趋于一致,日本人从不需要再花时间去“宣讲”政策,决策一旦制定就能够迅速付诸实施。相比之下,西方的有些经理却往往变成了预先想好的答案的俘虏,他们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说服人们按决策办事。因为,预定的决策经常遭到组织内部的抵制,甚至出现更糟的情况,等到大家都同意,决策也许已经过时了。
经贸英语学科中跨文化教育的目标阐述
(一)跨文化教育总体目标的确立
历史进程告诉人们:世界性的跨文化交往必然是人类跨文化实践的未来发展方向,鉴于此,跨文化教育在经贸英语学科中的总体目标应该是:通过跨文化教育促使该学科教学实践走向更为广泛的世界性交往;增进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存在的必要性的认识;增进对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必要性的认识。
(二)跨文化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问题
笔者认为,在构建相应的目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历史文化知识。在该学科的跨文化教育中让学生们对各国的历史文化知识有一定了解是极为重要的。全面准确地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知识是准确把握该国文化的前提。在欧洲的启蒙运动时期前后,欧洲出现了一些相互矛盾的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而引发了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出现这样的分歧,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欧洲思想家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缺乏充分了解的缘故。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知识。政治经济军事等文化知识是文化最突出的表象,这些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成分。造成中国历史上很多跨文化实践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关于异民族文化的全面准确的知识,其中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知识。
物质文化知识。由于物质的文化功用并不那么容易被人认知,所以很容易引起复杂的跨文化冲突。电影《刮痧》就是跨文化冲突的影视表现。
创造开放的社会环境,建立有效的获知途径。为了与外来文化有更广泛的接触与了解,社会环境的开放是一个首要前提。大众传媒,学校教育,出国访问、旅行和探亲,各种商贸活动、个人阅读等都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跨文化教育和交流的目的,但最为有效的途径仍归属于直接的交往。
实施经贸英语学科中跨文化教育的思路
(一)课程大纲
我国的国民教育中外语教育从1902年开始,并在外语学习中提出了外国文化的教学。要求教材中包括外国民众生活习惯等类的事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外语中跨文化教育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更加符合我国文化发展的需求,规定了认识异民族精神与风俗的习惯,启发学习异族事物之兴趣。而1978年之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对外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增多,相关人才的需求亦日益增长,在经贸英语教学中处理好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跨文化教育的关系亦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教材内容
笔者从事了多年的经贸英语教学,发现我国该课程的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有三种:中国人自行编写的;从英语国家引进而经过适当修改的;中外合编的。同时发现该课程教本的内容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来讲有明显的不足之处:虽然内容涉及面广,但跨文化教育的位置不明显;忽视学生跨文化实践能力,不少课文用很长篇幅介绍相关的专业知识,但对如何培养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则几乎无所提及。
因而,笔者认为该课程中跨文化教育首先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明确该学科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即学生相关能力的提高,这其中涉及到对异民族文化的知识的把握及正确态度的确立等;教材内容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针对目前的教材情况我们有必要编写更合乎时代需求的跨文化教育的经贸英语教材。教材的编写要尤其注意以下几点:在教材中应突显异民族与本民族有特大明显差异性,即如果没有足够相关知识的了解,极易引起冲突的方面;通过教材学习充分激发学生们自己获得异民族知识的兴趣与能力。
(三)教学方式
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构思了以下这些教学方式:补充添加的方式即补充一些异民族文化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但这一实践方法的最大不足之处是学生无法直接体验跨文化的交往。
笔者认为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实践除了上述提及的增补法之外,我们还应采纳以下几点:媒体教学法即把跨文化教育中应达到的目的如相关知识的把握、正确态度的确立等通过如外台的新闻画面视频,电影片断,以及现在经常采用的多媒体等手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自然地进行跨文化教育;互动法即在课堂中设定一个模拟场景,设定一个诸如与外商的谈判场景,让学生在自己亲自扮演角色的谈判中,感受到文化的异样性,从而培养自我解决,妥善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课外调研法即适当安排学生一些课外活动,做些相关话题的跨文化方面的调研、查询等,然后在课堂上安排一些学生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调研结果或感受,从而让学生们获得从现实生活中感受跨文化教育的经历。
总而言之,在经贸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应该是涵盖面广泛的实践活动,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应合乎跨文化的基本理念,除传授经贸专业知识之外,传授跨文化知识也是该课程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涉外经贸人才。
参考文献:
1.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干春松,邹诗鹏,胡叶平.文化传承与中国的未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