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夷岭 段万春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新经济时代,凭借着对竞争优势的特殊贡献作用,核心员工的重要性已越来越突出。依据智力资本理论,作者将核心员工按职位簇分为五类,并明确了各类型核心员工对应的智力资本要素,使核心员工价值维度更加清晰化。
关键词:分类核心员工 智力资本要素职位簇
在新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作为知识、技能、经验的载体,是形成企业智力资本的基本要素。核心员工由于集中了企业80%~90%的技术和管理,创造了企业80%的利润(孙建,2003;马金贵,张长远,2005),是企业智力资本的主要贡献者。当前学者对核心员工的定义,大多沿用Lepak和Snell(1999)将核心人力资本定义为具有高价值性和高独特性的人力资本类型。独特性可以根据不可替代性进行识别,操作起来简单明了,而价值性却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虽然后续研究者根据核心员工创造价值的潜质(拥有的知识、技能)、创造价值的条件(关键职能、核心业务、关键岗位、关键结点)、创造价值的表现(绩效结果)进一步对核心员工的定义进行了完善,但对核心员工价值性的判断,却没有回归到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最具意义的部分——智力资本。
企业智力资本要素研究
(一)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作用
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地成长,取决于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的能力即竞争优势,而动态、无形、内化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最早提出核心竞争能力概念的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墨尔(1990),强调核心竞争能力是一种学识。他们将核心竞争能力表述为“能使企业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技能和技术”,“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我国学者魏江(1999) 总结了核心竞争能力的不同研究视角,提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本质是知识”。李悠诚等人(2000)认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就是无形资产,核心竞争能力的内容包括技术、技能和知识。美国康奈尔大学的Snell教授提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来源于企业的智力资本。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依赖于核心竞争能力,而核心竞争能力又来源于企业智力资本。
(二)智力资本及其结构
美国学者Galbraith(1969)将智力资本从个体层面延伸到组织层面,正式提出智力资本概念。他认为“智力资本在本质上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 而是一种思想形态的过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目前,研究者都认为智力资本是多因素结构。以Roos等(1998)、Johnson(1999)、Knight(1999)、Snell(1999)、Edivinsson & Sullivan(1996)为代表的两因素结构,将智力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其中,结构资本又分为关系资本、组织资本和更新与开发资本。Stewart(1991,1997)提出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构成的三因素结构。Brooking(1996)的四因素结构包含市场资产、人才资产、知识产权。五因素结构由Bassi (1999)提出,包含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流程资本和创新资本。
(三)核心员工的价值性体现
对智力资本结构的认识和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智力资本的内涵,也是核心员工价值性确定的重要依据。就智力资本的本质而言,关系资本作为组织关键关系的总和,受到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与易变性,与结构资本的稳定性特征有着本质的不同,因而不能简单划归结构资本范畴( Petty,2000)。而流程资本与创新资本作为体现组织内部管理与运作情况的资本要素,从根本上讲是组织的一种支持性结构,应该属于结构资本的范畴(Nicholson等,2004)。因此,由Stewart(1991,1997)提出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及关系构成的三因素结构,最能体现智力资本的本质特征,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智力资本分类方法。
企业对顾客的价值,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能力。而核心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在于保障企业持续、健康成长的能力,即通过自身人力资本为企业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形成做出贡献的能力。对企业智力资本形成和保持的贡献作用,是核心员工价值性的根本体现。
(四)智力资本的资本要素
基于智力资本的两因素结构、三因素结构、四因素结构和五因素结构中提到的各因素资本要素,以Dzinkowski(2000)三因素结构资本要素为蓝本,笔者重新整理了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的资本要素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指附着于员工个体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关系资本。关系资本指对企业经营起到关键作用的社会关系资本、合作关系资本和内部关系资本,主要包括品牌创造和运用、客户关系、供应商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其他利益者关系主要指与所在区域政府部门的关系,以及与企业各投资者的关系等。
结构资本。结构资本分为基础结构资本和智力结构资本。基础结构资本包括形成企业经营理念、价值理念、文化主题等的管理哲学;包含企业组织架构、盈利模式、管控模式等在内的业务运作模式;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业务运作流程管理行为;以及制定运营规则和约束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智力结构资本主要指保持企业先进性的管理创新;企业现有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开发能力。
核心员工的定义及分类
(一)核心员工定义
基于Lepak和Snell(1999)的核心人力资本定义、Stewart(1997)的三因素智力资本概念,笔者将核心员工定义为“能为企业结构资本、关系资本要素形成和保持做出主导贡献的员工”。
(二)核心员工分类
核心员工的分类基于职位簇进行。职位簇(Family)指根据工作内容、任职资格或者组织贡献的相似性而划分为同一组的职位。传统上将企业职位簇分为五类,即管理类、管理支持类、营销类、技术类和作业类。管理类指对企业经营与企业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各项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性承担直接责任;管理支持类指对管理系统提供专业管理咨询与参谋及管理服务的质量承担直接责任;营销类指对企业产品的品牌及市场占有率承担直接责任;技术类指对企业产品和技术在行业中的先进性承担直接责任;作业类指对产品产量、质量和生产成本承担直接责任。核心员工分为管理类核心员工、管理支持类核心员工、营销类核心员工、技术类核心员工和作业类核心员工。
分类核心员工对企业智力资本要素的贡献
每一项关系资本、结构资本要素,都需有对应的承载者。按照岗位设置时企业对各职位簇价值贡献的期望,各类核心员工运用自身知识、技能和经验,为所在职位簇对应结构资本、关系资本要素做出贡献。五类核心员工中,管理类、营销类、技术类三类核心员工担负着企业绝大部分智力资本要素功能,是企业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贡献者;管理支持类和作业类员工配合相关人员,为对应智力资本要素的形成起到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