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巍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深化,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前高校的重要工作。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管理者树立现代化开放管理的理念,在建立健全运行机制的同时强调规范化管理,服务教学中心工作。为了避免建设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决策者和管理者需要做好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优化各种资源配置。为保持教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各级管理者还需注意在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合理利用和保护已有资源,不断深化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教学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1-0018-03
教学管理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当今高校自身的快速发展和改革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并且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今天,以信息化带动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如何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和完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是如今摆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自身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有力支持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纷纷通过丰富培养层次、增加专业类型和方向、扩大招生规模等手段提高综合竞争力以谋求发展,同时也在逐步实施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的学分制改革。教学管理工作也因此导致各种事务和相应数据急剧增多,在有限的资源下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为此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完善的信息工作平台,将技术手段充分融入管理工作体系,进行高效率、高质量、高准确度的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处理、传播和反馈,可使得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现代化,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有力支持。
2.是现阶段切实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教学管理信息包括教学工作涉及的各方面大量的基本数据和过程数据,是学校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最重要的信息内容。教学管理人员不但可以进行网络协同办公,共同完成诸如学籍注册、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质量管理、考试管理等事务工作,还可以实时进行信息发布、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等活动,让全校用户均能随时通过网络查询各种教学管理信息,并及时做出响应、处理和反馈,从而使得教学管理过程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保证各项工作协调高效运转,显著改善高校的教务管理水平,切实增强高校的综合能力。
3.有利于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灵活性、交互性和及时性对包括教师、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实验室、教学资料、教学经费等在内的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特别是在发展进程中,大多数高校经常遇到资源紧张而经费有限的情况,可以通过科学的统筹规划和调度进行安排,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并且及时做出改进和修正的决策。
4.有利于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后,把很多原来需要手工操作的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结算交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减少不必要的差错,使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和管理研究中去。同时,信息化的教学管理要求全体人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工作和学习,促使全体人员积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1.树立现代化开放教育管理的理念
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校领导以及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应树立开放的教学管理服务理念,提高信息的实效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交换与互动,改变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信息数据层层传达及存储的工作困境。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办学层次的多元化,高校普遍存在多校区办学模式,这种模式开拓了新的高等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实现了统筹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保证了职责分明和分工合理。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正好支持和推动了这种模式的发展。
2.做好教学管理各类信息系统的部署和集成
通常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主要包含有学籍、学历、师资、教学计划、教学任务、课程安排、选课、考试、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子系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又直接与网络教学、实验教学、设备、教学评估等管理系统相关联,同时还为科研、人事、财务等应用系统提供运行数据。所有应用系统以及相应管理人员按既定的流程和规则进行基于网络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协同进行工作。在信息化部署时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为了保证数据的顺利传递和共享,学校在整体信息化部署时要注意对各应用系统及数据存储的硬件设施进行相对集中管理;其次,为明确权责,需围绕业务逻辑流程和信息归属通过网络技术手段进行严格的区段划分;第三,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在数据中心还需配置相应的网络优化和安全设备;另外,教学信息的时效性要求非常强,信息管理平台的用户又往往数以千计,所以需要尽力创造和保证良好畅通的网络环境。目前高校常见的信息化部署模式如图1所示。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从“应用集成阶段”向“信息集成阶段”过渡,即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教学管理为中心的各种应用系统彼此依赖性增强。各部分应用信息系统的运行是否能维持高可用性已经成为影响信息化建设成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校管理者以及应用系统开发商均须及时在已有系统的基础上积极尝试进行各种数据接口的开发和数据转换,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应不断探索和研制开发更加标准、更加科学、可集成度更高的应用系统。
3.紧抓运行建设,创造良好的运行体系
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已有为数不少的高校其整体信息化建设已经从“以建设为主的阶段”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的阶段”,将运行服务的质量好坏作为信息化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信息化运行体系的建设是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4.强调管理规范化,做好信息化环境下的制度建设
规范化教学管理是建立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保持教学过程的畅通,使教学过程达到协调化、高效率与最优化的前提条件。规范的信息化教学管理使得不同角色的用户都能以各自的权限按规定或要求去获取和处理相应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信息,并在过程中增加数据的检验和审核环节,增强信息的准确性,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公开、公正和规范化,有效地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真正实现信息公开、程序透明、管理规范化。
5.转变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为教学服务,高校应当从关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时过渡到关注对教学、科研中广大师生的信息化支持与服务,以及为各级管理人员按需提供决策支持、质量保障、评估考核、教学科研的过程支持服务。
三、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常面临的问题
1.整体信息化建设缺乏系统性,造成教学管理信息共享和集成困难
信息化建设往往是个持续的过程,很少有一蹴而就的情况,这也形成了目前大多数高校自行开发、委托开发或者引进各类应用系统并存的情况,但往往因为信息化建设初期缺乏详尽科学的统筹规划,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地位和首要性,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纷纷急于上马,造成系统开发平台不同、数据平台各异、数据结构多样、信息标准缺乏等,造成数据共享和传递非常困难。
2.忽视制度建设,管理机制滞后
很多高校在开展信息化教学管理工作初期仅仅依靠个别技术人员解决软硬件的问题,而没有考虑建设完备和适用的管理制度,所以经常遇到老办法无法面对新问题的情况,特别是学分制下的选课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等制度的执行,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均需要结合信息化管理的思想进行处理,在没有成熟和适用的制度时,管理人员往往凭经验、感觉随意处理,给相关人与事带来不利的影响。
3.机构及人员配置不合理,信息化进程缓慢
实施教学管理职能的主要组成是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和人员,由于机构和人员配置的不合理,往往造成教学管理工作责权不清、流程复杂、效率不高等情况,使得信息化进程原地徘徊。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应用软件信息平台对业务流程重新进行了信息化设计和创造,原有的教学管理机构和体系设置不能适应现代信息化管理运行和发展的要求;第二,现今普通高校面临诸如机关压缩、人员多用、IT专业人才匮乏等矛盾,于是信息化建设经常遭遇人才难求的困境;第三,各级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在要求技术与管理高度结合的日常工作中问题频出,结果往往造成管理人员疲于应付、流动过快等局面。
4.信息安全意识薄弱造成数据损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是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必须特别注意的方面。因为疏于软硬件维护造成数据库损毁或者忽视网络安全导致数据被窃取和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全面开始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管理需要相对集中的数据存储,一旦发生灾难性故障或者信息破坏和窃取等事件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极大地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维持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1.实施信息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不仅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持,还要体现对科研、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支持。要让教学管理信息化带动整体信息化协调发展,首先注意前期进行详尽的需求分析,做好总体规划;其次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标准、按步骤进行;然后就是发展途中各级管理人员务必抓住工作重点并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注意把握建设与运行的关系并处理好技术与管理的关系。
2.注意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与保护
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庞大的管理系统,不但包含硬件网络、设备、应用软件,还包括了管理的主体,即各级管理人员,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中宝贵的资源。信息化不能涸泽而渔,应该尽力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并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同时还要做好各类资源的维持和保护,充分并长期保持发挥资源的效用。
3.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深化信息化进程
应该不断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的研究、建设、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尽力满足除基层管理人员以外的广大师生和高层管理者的信息化支持需求,满足除教学科研过程管理支持以外的管理决策、质量保障、评估考核等方面的全面信息服务。要将工作重点从管理调控逐渐转移到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符合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4.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水平,将信息化当作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
在不断发展和变迁的信息社会,信息化本身已经逐渐成为现代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部分。遵循信息化发展螺旋上升的规律,高校教学管理整体信息化平台应具备松散耦合的系统结构、开放的技术体系以及标准化数据与接口。高校信息化建设队伍应不断探索和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勇于创新和实践,鼓励公开和合作,支持和鼓励广泛的技术协作。
参考文献:
[1]刘晓东,李北雪,李军良.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中的观念更新[J].经济师,2007(7):149-150.
[2]徐蕾.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J].信息技术,2007( 8) :162-164.
[3]綦科,源国伟.为教学管理减负——广州大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实践[J].教育信息化,2006(14) :39-40.
[4]李江.浅论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8(5) :68-69.
[5]代显华,胡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