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云
摘要:结合实际就如何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理念,从课程设计应服从和服务于文化素质教育目标、加强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实质性整合、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理念是推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09)01-0060-03
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的基础性素质,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有重要的影响,这是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基本共识。如何在更高的水平上、更高的质量上来进一步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各校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我们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要提高水平、提高质量、增强实效,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关键。因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不进入课程创新的层面,任何教育创新都是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的。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学校的做法和经验,主要谈一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应该树立的几种理念。
一、树立服从服务于文化素质教育目标的理念
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专业素质是主干,身心素质是保障,文化素质是基础。这就是说,文化素质是形成综合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就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定位。这一定位既可防止文化素质教育功能的“泛化”,也可以防止文化素质教育功能的“狭化”。从实践上来看,我国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的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已初步显示出其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价值。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将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巨大作用。但我们也要十分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必须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彻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切忌以文化素质教育包含一切,替代一切,文化素质教育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从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角度看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功能和地位。从学校层面观之,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也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的整体发展,因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还有助于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提高大学自身的文化品位与格调。而且这三者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高等学校从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层面上注重自身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也是高校不断突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过程”。
为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这一特定功能和目标,我校提出了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三全”(全员、全程、全面)原则,即课程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施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从多维度、多层面全方位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使文化素质教育收到实效,真正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课程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是指学校的指导性教学计划,体现在课程结构上,不仅应开设公共必修的人文课程,还应增设相当数量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和文化素质专题讲座,供全体学生选修。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体现并保证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规格。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和人文精神品格,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维,学会做事,学会处世,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未来的发展夯实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文化底蕴。这种特定的教育目标和功效就需要相应的基本规格作保证。基本规格具体应表现为一种标准,“这种标准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对应于学生应该是具有广博的信息量和知识面、深邃的理解力和应用力。……通过开设多学科课程、讲座和采取各种培养手段,使学生具备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领域的基本素质”。所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首先要明确并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基本要求和规格,要达到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例如我校新修订的学分制实施办法就明确规定文科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类课程(计算机课程除外),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8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课程设计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原则,是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保证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的文化素质教育不脱节、不断线,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合理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促使大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形成文理渗透、学科交叉、课程协调、价值互补的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的潜能充分激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课程设计实施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原则,是指课程设计要把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渗透和协调。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除了开设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保证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规格和培养质量外,还必须在教学大纲中,对专业课教学如何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作出具体规定,并将其纳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评价指标,从教学管理上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提供保障。
二、树立整体优化的理念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设计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添加或课程的加减混合,而是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实质性整合。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在课程体系方面,由于增设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使原有的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改变,由此我们必须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二是在文化素质课程自身建设方面,要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各类课程的结构优化、功能互补和价值协调,充分体现加强基础、突出人文和立足特色的特点,以达到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自身建设方面,我校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目前已形成了由两类课程组成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从课程结构的角度,我们把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类。文化素质教育显性课程又分为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和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课程等三种;文化素质教育隐性课程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师德师风、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显性课程记学分,隐性课程不计学分,两类课程相互补充,实现文化知识向文化素质的转化和内化。
开设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是确保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地位的重要举措。在课程结构上,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相当数量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供全体学生选修,但没有开设公共必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这是需要改进的。全国各高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与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门类、学分及学时数都有着具体明确的要求,体育有达标要求,大学英语、计算机两门课程有明确的等级考试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对此类公共必修课程都比较重视,但对有针对性的开设文化素质教育公共必修课,全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如有的高校将《中华民族精神概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列为全校学生公共必修课;有的高校将社会调查与实践列为全校学生公共必修课;有的高校将《伦理学》列为全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等。虽然开设几门公共必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不一定就能完全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但至少从保证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规格的角度看,是非常有必要的。
开设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全国各高校目前普遍的做法。这一课程设计从总体上看,成绩是显著的,它不仅使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显著改变,而且在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质的养成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是要进一步优化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从我国目前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设置的现状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技能化”、“知识化”、“实用化”、“拼盘化”以及“杂、散、乱”的倾向,课程之间缺乏整体的联系。所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设计不能仅停留在开设五光十色的课程供学生修读层面,要朝“精品化”、“系列化”、“层次化”和“人文化”方向发展。“精品化”和“系列化”是指学校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应是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系列精品课程群;“层次化”是指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背景、特点、传统和课程本身的性质把选修课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个层次;“人文化”是指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素养,要有自身相对独立的价值标准,其使命在于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课程设置不能再按照过去学科专业式的思路进行组织,不能简单地把某专业的课程降低要求后拿来作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
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课程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另一种显性课程形式。这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为主。我校为丰富和开发活动课程,将实践、调查、实习、见习、实验等教育活动列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并对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记学分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文化素质教育隐性课程从课程结构上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形式,它通过无意识的感染、暗示、熏陶、认同等方式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虽然它是一种非正规课程,但它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知识内化为素质的桥梁,它能对学生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形成一种整体的影响,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完善和谐的发展,如学校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品质的形成。英国学校德育专家彼得·麦克菲尔就认为:“一个学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学到的要比从教师讲课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所以,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中,既要使大学生通过显性课程这条主渠道受到文化素质教育,还要在良好的隐性课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滋养。重视隐性课程的设计和优化,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应注意把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好地发挥二者的综合育人功能。
三、树立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理念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也是如此。一方面,课程设计要符合基本培养规格的要求,并建立与此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方法,通过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保证文化素质教育总目标的实现。这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课程设计的普遍性或共性的一面。另一方面,课程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和尊重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校以及同一所学校的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在达到统一的、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注意构建自己的特色和凸显自己的个性,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事实上,这种特色和个性,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共性或基本要求是一种丰富、充实甚至深化。
不同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特色,取决于学校的地域特点、文化传统和学科专业的差异等因素。在具体的课程设计时,必须着眼于自身的校情校况,注重继承和发展本校的文化传统,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提供的机会和条件,开发出极具个性的文化素质精品课程,切忌亦步亦趋,盲目效仿。
从地域特点看,不同地域的文化必然存在差异。比如重庆市、长沙市和郑州市三个行政区域的区域文化分别是巴渝文化、湖湘文化和中原文化。地处上述行政区域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就应融合地方文化,尽可能地开发和利用所在区域的人文资源。要让在渝就读的大学生学习巴渝文化中“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要让在湘就读的大学生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和练就“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要让在豫就读的大学生接受光辉灿烂的中原文化的熏陶,学习老子、墨子、庄子、张仲景、杜甫、吴道子、张衡、商鞅等豫籍名人的精神。
另外,不同类型的学校(如综合型、理工型、农林型、医药型、财经型、政法型、师范型等)、不同层次的学校(如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一般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中的侧重点和针对性也肯定存在差异,一定要克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根据学校、学科和学生的特点,确定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方案,开发各具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建立起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制。
总之,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整合课程,通过课程体现出教育思想的创新、教育观和人才观的创新,从而保证文化素质教育持久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