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马陵道》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2009-03-07 03:07
当代小说 2009年1期
关键词:庞涓争斗孙膑

孔 迪

艺术家的直觉中往往包含着很多东西,即使已有不少评论,仍然意犹未尽,这就是我读《韦辛夷水墨人物画创作心迹》的感受。这本画册出版于几年前,现在重读仍能打动人心。画册虽然只收录了他的三幅作品,张力却很大,既涉及到现实,也涉及到历史,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它们都是画家在短短的国画人物高级研修班进修时完成的,仿佛一气呵成,非有心游万仞的思绪不能有此创作,因此读这些作品也不能抱着一颗闲逸之心,但也不能和画家的脉搏一起律动,因为距离太近也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只有把这些艺术品放在时代背景中,并且是带有普遍性的时代背景中,才能看清其中的寓意。

比如画册里的第一幅作品《在那个夏天》,就以中国现代产业工人为表现对象。这是一些年轻的面孔,稚嫩的脸上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背景是火热的气氛和钢铁骨架,还有飞速转动的引擎及齿轮。但是当我们拿它与门采尔的《轧钢工厂》,罗丹的《思想者》,以及柯勒惠芝笔下的那些女性相比较时就会发现,韦辛夷笔下的中国产业工人给人的印象是:在巨大的钢铁骨架前,在宽大厚重的工作服中,身影略显单薄了些:岁月也还未曾在他们的额头留下深思熟虑的痕迹,那位占据画面中心位置的主要人物还是个女学生,虽然很美,但力量方面稍显欠缺,究竟是我们的艺术家技不如人,不能将中国的产业工人的真实形象写照出来,还是我们的产业工人的确不如欧洲产业工人有力量?如果按照时代造英雄这个观点看,我觉得根源还是在时代。翻阅工业史不难发现,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我们中国人显然落在了欧洲人的后面。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到今天,中国工人阶级的贡献还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因此他们当中的艺术家们也不可能自己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画出比欧洲工人阶级更有力量也更有思想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形象来。所以说,贴近时代的作品,未必就是最有力量的作品。画家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于是将目光转向了历史。那么他在历史中发现了什么?用画家自己的话说,他在那里找到了比《蒙娜丽莎》更早的微笑,并把这一微笑凝聚在《灵山法会图》这幅创作中。

《灵山法会图》取材于佛祖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人传授衣钵的故事。佛祖拈花示人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众僧沉思冥想,为何独摩诃迦叶一人微笑?他真的猜到佛祖的心思了吗?佛祖怎么知道迦叶猜得对不对,就把衣钵传授与他?几千年来人们纷纷猜测,使这个疑问成了禅宗第一谜案。但是中国人真的没有破解这个谜团吗?不是。中国人如果连这都猜不出,岂不是连迦叶都不如,又怎么谈对佛教的发展呢?话又说回来了,猜出了这个谜又能怎样,中国人也不过是第二个迦叶罢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又体现在哪里呢?即便中国人胸怀特别宽大,不在乎事事争第一,只要外来的和尚能念经,给这方水土带来幸福和欢乐,拜倒在佛门之下成为佛教的弟子和传人也没有什么。但佛教真的能给中国人带来幸福和欢乐吗?上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它只能让人笑对死亡,却不能让人笑对生活。所以我认为画家画这幅画的目的只是以此为引子,表明要悟出那能使中国人笑对生活,让艺术家笑对创造的力量。但是结果似乎并不乐观,他看到的只是人们之间的争斗。他用《马陵道》集中展现了这一切。

我们都知道,《马陵道》讲的是孙膑与庞涓师兄弟相残的故事,孙膑在中国可以说是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的《孙子兵法》不仅闻名古今,而且蜚声世界。可是他的师兄庞涓却因心怀妒忌差点将他置于死地,最后孙膑终于在马陵道报了刖足之仇,杀了庞涓。如果按照通常的理解,这应该是一个正义战胜了邪恶,君子战胜了小人,才能战胜了妒忌的故事,旨在弘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但从画家的表现手法来看,《马陵道》的主旨并不在这里。我们看到,画家把庞涓的死表现得像英勇就义,死得很有气概,很正面。而把孙膑的胜利却表现得不怎么值得庆贺。相反,这个人物却因背负了杀兄的心理负担而面色沉郁。就是说,在画家看来,马陵道对孙庞双方来说都是场悲剧。那么究竟怎样来理解这场悲剧意义呢?画家是在借此劝戒人们不要再争斗下去了吗?

我们都熟知列宾的《伊万雷帝杀子》,也读过前苏联文学家拉夫列尼约夫的小说《第四十一个》,知道在这些亲人相残的悲剧后面,都有非常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正因为有了那些深刻的社会背景,加上艺术家成熟而鲜活的表现力,才成就了这些艺术品。而《马陵道》如果真是画家为了劝戒人们不要相互争斗所作,其意义就显得浅了些,因为古往今来反映这一主题的艺术已经不在少数。即使画家的这幅画是以上世纪前半叶的国共之争,或者以六七十年代的文革之争为时代背景,也不能使它增色多少,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就用两个家族之争表现了这一历史事件,伹结果又如何呢?人们还不是不以为然吗?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能作为这幅画的历史背景,使它显得与众不同呢?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中国也像印度一样有让世界参禅的东西,除了四大发明和万里长城之外还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例如中国的道家哲学就曾经给笛卡尔创立直角坐标系以重要启发。《孙子兵法》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军事学府西点军校的经典著作也是因为它里面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思想。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只有古希腊古印度以及古代中国曾各自独立地产生过这种思维方法,恩格斯说过,辩证法是直到现代才达到了普遍成熟的思维方法。如若用于反映自然,则能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原因是宇宙在本质上是辩证的:但如若用于人和人的争斗,则会两败俱伤。因为人和人的关系不是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你死我活的自然关系,孙膑无疑质该是我国先进思维方法的最早拥有者之一。至于庞涓,既然与孙膑师出同门,并且作为孙膑的军事对手,也应该是一位拥有辩证思维意识的将军。那么拥有这种思维方法的人的互相残杀就不能仅仅看成是普通兄弟之间的仇杀,而是拥有先进思维方法的人之间的仇杀。事实证明,这样的仇杀只会让最优秀的人两败俱伤,让历史的进程放慢脚步甚至停止不前。但可悲的是,这种优秀分子之间的争斗至今仍在继续,不但在社会上,并且在艺术领域长期存在着。这是中国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悲剧,是符合历史发展必然和在现实社会不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如此来看《马陵道》其意义就显得极不平凡。

本栏责任编辑:孔燕

猜你喜欢
庞涓争斗孙膑
两败俱伤
压低别人并不能让自己更高
甲壳动物争斗行为研究进展❋
两败俱伤
手机屏幕的争斗
孙膑与庞涓
聪明的孙膑
假痴不癫
从《擒庞涓》看孙膑与孙武的师承关系
孙膑和《孙膑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