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009-03-07 03:07孟苓莉田玉志
管理观察 2009年3期
关键词:主体性数学课堂学生

孟苓莉 田玉志

摘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环境,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渠道,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唤醒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充分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师生的整体价值,焕发数学课堂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学生 主体性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点已经提出很久了,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还屡见不鲜。课堂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则成了听众。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机会很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数学成了单调枯燥无味的象征。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数学课改实验中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更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之一。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

一、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教师首先要还给学生“主人”的地位,给他们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独立地去观察、去感觉、去触摸、去寻找、去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学生在主动探究新知时,不断地遵循“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运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认真、紧张、自觉、主动、顽强的心理状态,只要教师运用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变教师教的“枯燥无味的东西”为“新奇有趣的东西”。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摒弃以讲为主、包办代替、强行灌输等做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内容,就让他们动脑、动手独立去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部分,能独立完成一点点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点点。也就是说,要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要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数学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的。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经过摸、折、拼等实践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新知,掌握新知。例如,我在实习期间教学生“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引导学生折出角后,让学生用手摸角。问:“你们摸一摸角的顶点,有什么感觉?再摸摸角的边,又有什么感觉?”学生感觉到角的顶点尖尖的,角的两边直直的,脑子里便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突破从实物到抽象几何“角”这个难点做了铺垫。随后我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3个角,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学生很快就认识了角,掌握了角的特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更容易、更快速地掌握了新知。

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堂上学生只有积极思维,动脑筋去想,才能拓宽思路,获取新知。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做些一题多解的习题,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比如像这样的习题:一辆客车里有乘客40人,开到张庄村下去16人,上来8人,这时候有乘客多少人?

有的同学会想:先求下车后剩几人,再加后来上车的人数就是所求的人数。

列式:40-16=24(人)24+8=32(人)

也有的同学会想:先求上车8人后一共有多少人,再减去下车的人数就是所求的人数。

列式:40+8=48(人)48-16=32(人)

还有的同学会想:下车的人比上车的人多8个,车上原来的40人减去多下车的8人,即为所求人数。

列式:16-8=8(人)40-8=32(人)

同一道题,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起点进行思考、分析、判断、推理,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样,既能使练习有的放矢,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自己学习的能力。整个学习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学生自觉地的思维过程,学得主动,学得灵活,学得牢固。

再次,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准确性体现了思维的明晰性;语言的条理性体现了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连贯性体现了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了思维的丰富性。教学中鼓励学生敢言、会说、善辩,既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又能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有的放矢。 如教学8+3=? 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有条理地叙述加的过程:“我们学过了整十数加法,知道8加2得10,而3又比2多1,所以8加2得10,10再加1得11。”还可给学生展示图画,让学生看图叙述:“原来有8个球,后来又添上3个球,现在一共有11个球。”这样不仅渗透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还进一步渗透了加法的意义,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

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智力因素的操作,但不容忽视的是,学生的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又起着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教学中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以“师爱”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凸现出来,成为主要的需要,满足了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才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有实力。从而唤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投入到学习、劳动、生活中去。也就是说,“师爱”对学生有重大的影响。例如我认识的一位教师,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经过长时间的交谈,她逐渐了解班里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在上课时,这位教师经常用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以便更好的与学生互动。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时,老师会给予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在课下,这位教师还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经常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建议家长要合理、适度地评价、对待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该教师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正是这种师与生的“情感共鸣”,促进了教与学的“同频共振”。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师爱”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以“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学习认识活动的巨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去钻研、去创造,才会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巧妙地设计了一套复合幻灯片:屏幕上方映出一行5朵黄花,下方与黄花对齐映出一行红花,将红花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盖起来,露出比黄花多的3朵红花。在引导学生看图分析题意后,教师没有直接进行讲解,而是提问学生“猜一猜,红花有几朵?”学生出于好奇,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在学生想知道“红花到底有几朵”的情况下,教师揭开了盖住的部分,露出了8朵红花,验证了学生的猜想。这时,一种成功感涌上学生心头,学生的学习情绪更为高涨。此时此刻,教师话锋一转,“红花8朵是怎样算出来的呢?”这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激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因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伟大的教育家茅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是给人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作为现代数学教师,只有在课堂上积极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才能加快数学课改实验的实施进程。

3.以“分层练习”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率。

首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但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例如在教“分数简单应用题”时,有这样四个题目:

1.商店运来45筐水果,上午卖出了5/9,卖出多少筐?

2.商店运来一批水果,上午卖出了5/9,恰好是25筐,这批水果有多少筐?

3.商店运来一批水果,上午卖出了5/9,还剩20筐,这批水果有多少筐?

4.商店运来一批水果,第一次卖出了2/9,第二次卖出了2/7,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卖出了8筐,这批水果有多少筐?

在练习时,可以要求所有学生都尽力解决第1、2题,而有余力的学生在做完1、2题后,要动脑筋做3、4题。提问时,让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回答1、2题,而3、4题由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来回答。由于分层答题,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回答了问题,都尝到了成功的滋味。而在解决3、4问题时,教师可适当进行点拨,让低层次的学生也积极参与思考。这样一来,就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练习中去,从而实现了整体飞跃。

其次,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根据题型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使学生在初步接触新知识后让其处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情境中,激起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

六年级乙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单价为5元的书,书店对购买50本及以上者给予九折优惠。利用以上信息,启发学生分析、思考,讨论购买书的方案。

有一种方案学生很容易想到,就是学生个人单独购买,则全班共付钱数为 5×48=240(元)

还会有学生想到另一方案:全班学生统一购买,并且购买50本书,这样全班共付的钱数为:

5×90﹪×50=225(元)。

也有学生会想与其他班的学生一起购买,那么全班共付钱数为:

5×90﹪×48=216(元)。

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发现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好,钱付得少,而且还多得到2本书。而第三种方案无疑又比第二种方案更佳。在解决这道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解体思路得到了拓展,思维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也就是说,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熟悉的事物中收集材料,设计成各种形式的数学开放性问题,会便于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实践,有助于增加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开放性数学问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造了机会,多种解题策略的运用,有利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课堂练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主体性。

三、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就一定要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因此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给学生一点时间与空间,尽量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努力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替代。”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安排预习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动手、动脑的表现机会,让学生自己制作学具。比如制几张学习卡片或折叠某些数学图形等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在讲课时,教师可用“看谁发言最积极,最喜欢动脑筋……”等充满激情的开场白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与积极性,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恰到好处的运用形体动作,以富有“会说话”的面部表情和“信任”的眼神来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并且用“别急,慢慢想,一定能想出来”等关切的话语来鼓励他们,让他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表现自己。当学生有了新看法或取得学习成功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用“你表现的非常好,想法真不错……”等话语激励他们更深入的探索。在样,教师的话语促进了学生自我表现的积极性,而学生在自我表现中,又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因而逐渐树立起了自信心。

第三,在一堂课结束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作出肯定评价,表扬在课上积极发言的学生,并号召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外习题,让有兴趣的学生做一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或奖励,从而促进其他学生也积极思考、探究,最终实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在这种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加强。

总之,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数学本身是抽象的,如果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要想很好地建立表象认识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教师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造各种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充满活力,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永新.享受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2]彭贤智.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孙玉英.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前沿论坛,2008,(01).

[5]杨磊.如何在课堂开展数学主体性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9).

[6]袁维新.主体性教学及其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0,(01).

作者简介:

孟苓莉,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

田玉志,管道公司大庆输油气分公司中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主体性数学课堂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