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洁纯
天生孩子王
“我有一个独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最初,我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在后来的若干年里,偶尔和朋友聊起小时候的故事,他们的惊奇和佩服让我重新回顾这段历程。那时候,我常常带着十来个孩子玩耍,最多的一次,好像有17个!我们和睦相处,玩的神采飞扬、花样百出。这些孩子喜欢我,听我的话,我们在一起非常快乐。我对孩子有种无法形容的热爱,这促使我去探索如何才能让小孩子更快乐,遇到矛盾纠纷怎样解决才不会伤害他们。我也留心身边大人对待孩子的方式。因为留心和热爱,这一路走来,我积累了很多真实的家庭教育故事。这些故事有悲有喜,有笑有泪,有成有败,它们真实、琐碎、亲切,我写下来,是为了纪念,也是为了给别人借鉴,这些文章发到网上,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居然还有一个无心插柳的收获——这些故事被出版社看中,准备结集出版。也是因为这独特的经历,我考取了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做了几年编辑。但心中的家庭教育梦想仍在,2007年,成了中国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师,目前专职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
这是杨杰的自我介绍,这个看起来有些稚气的女孩,一心扑在家庭教育指导上,她喜欢小朋友,她喜欢教育,她喜欢为有困难的家长做一对一的咨询服务。
据杨杰介绍,家庭教育指导师是2006年才提出来的,真正实行认证是在2007年,虽然家庭教育指导师看起来是挺专业的名称,但它的门槛其实不高,挺容易考,好多人都是为了多拿一个证,现在也有挺多家长为了更好地教育宝宝所以去考这个证了。“这个职业是考证容易从业难,现在还属于比较新的领域,知道的人不太多。不过我觉得,这个职业在未来定会发挥出它的优势的。”
在目前的教育领域里,很多专家会倾向于采用影响力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举办讲座撰写著作等等,虽然也有一对一的咨询服务,但相对较少。杨杰比较认同一对一的咨询服务,虽然她自己也认为对精力耗费大收益又小,但每次解决一件案例时,她的成就感都很强烈。“家长通常是能理解教育理论,但苦恼的是不知道怎么运用,而且难以明白自己家庭教育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所以也就无从解决。”
一对一的咨询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付出的时间精力都很多,收益却不定很高。“我给家庭提供咨询都是这样的:听家长讲述家庭情况,就其中某一个点提出自己的建议,家长去实践我的建议,觉得有效的话,对的关系才建立起来,反之则失败。有时我给家长的建议,家长尝试之后会发现没有效果,那我还要跟家长做详细沟通,让家长仔细描述当时的情形,重推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家长找出事情的结,让家长再去尝试。下次家长遇见同样问题就会心中有数。”
读懂孩子的思考方式
很多家长在求助于杨杰之后,都会特别惊讶杨杰的专业能力,明明自己怎么说都说不听的宝宝,跟杨杰相处一段时间后,无一例外地变得乖巧和懂事,对于杨杰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感到不可思议。
杨杰却认为,只要家长们都肯花心思花时间,个个都能跟她样,成为孩子的好伙伴。在杨杰看来,亲子沟通出现问题时,00%的责任都要由家长承担。现在生活节奏忙碌,大人有自己的工作娱乐和生活方式,回家之后,虽然也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但却流于表面。
“家长对孩子缺乏连续的观察,经常只是看到孩子做事情的某个片段就开始下结论,很少去从头到尾地观察孩子整个行为的全过程,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做到一半他/她遇到什么问题,他/她是如何解决的?就是因为缺乏连续的观察,一旦孩子造成的结果不如预期,很多家长就会插手或者训斥孩子。所以要和孩子沟通的第步,必须少责骂多观察,做到眼里有孩子,心里有孩子。第二步,就是通过观察去判断孩子的行为。孩子的动机很少是‘坏的,那为什么会出现个‘坏的结果呢?这就有赖于家长的观察和判断。第三就是倾听孩子,和孩子分享他的心理活动。如果家长上来就批评,孩子就会慢慢拒绝分享他的心理活动了。”
在采访中,杨杰举了个例子,家长让宝宝自己去穿鞋,宝宝刚开始也很乐意自己去完成,但到了穿鞋的具体动作时,宝宝可能会由于动作还不够稳定和精细,会出现鞋子老套不进,或者没办法扣扣子等问题,他自己无法解决这个过程又还不懂得求助,到了最后,往往就开始发脾气了,如果家长只注意到孩子发脾气的结果就会采取批评的态度。“这个例子的重点应该是怎样帮孩子学会穿鞋,又不过度包办。”
“其实只要家长保持联系的关注,他是完全可以发现孩子这些行为的,他的手是不是还不够灵活?他的表情是不是已经开始不耐烦?我是不是应该及时提供帮助?”
孩子的思考方式有以下4个特点:
1,好奇心驱动一切,孩子对世界的切都充满好奇,但家长容易忽略孩子的动机,只注重孩子行为的后果特别是不好的后果,认为孩子是在搞破坏。
2,跟着感觉走,做很多事情包括搞破坏都是因为“好玩”,孩子的心里是没有“价值”这个概念的,所以他很难知道哪些东西弄坏会有严重后果。
3,边界意识不强,该做和不该做,心里没有概念。很多后果不好的事情,其实是因为家长没有事先跟孩子说明,所以家长要反复给孩子强化规则。
4,孩子的理性思维不强,思维链条比较短。所以跟孩子沟通时,要翻译成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最好是用具体行为代替道理。
“家长要学习着理解孩子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用成人的思考方式去评判孩子的行为,这样对孩子不公平,也很难达到有效教育的愿景。”
孩子有向上向阳的本能
“每个孩子都像向日葵一样,有向上向阳的本能,孩子的愿望通常都是好的,只要家长加以适当引导,孩子的进步是非常快的。”
杨杰特别不主张用功利的方式去鼓励和驱动孩子,很多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时,总是跟孩子说好好念书长大就会本事能赚大钱,在杨杰看来,这样的鼓励虽然有效,但过于功利,在乎结果而非过程,孩子的压力也会比较大,容易感觉到痛苦。而且孩子的思维链条本来就短,十几年后才能取得的回报在看起来没什么吸引力,所以孩子的成绩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鼓励孩子,要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动力,在孩子在学习的当时就感觉有回报,强化成就的感觉,让孩子本能去追求这种被赞扬的感觉。所以的表扬都应该是具体的,让孩子收获一份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如果孩子今天认真完成作业了,就不要用“有进步”这么笼统的语言表达,而是可以换成“宝宝真厉害,今天完成的时间比昨天快了一分钟”或者是“宝宝真厉害,今天的错别字只有三个,比昨天少了两个。”孩子被表扬之后,就会知道“速度快”和“错别字少”是被表扬的标准,他的内心就会自动去追求完成得更快错得更少。这样的肯定,比十几年后的回报更能吸引孩子。
“家长要从宝宝开始懂事时,就逐渐给孩子建立边界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订规矩。孩子的记忆比较短暂,所以边界意识的建立需要一个
反复加深的过程。”在宝宝开始尝试做某些事情时,要抓住时机让宝宝建立起做这件事是好还是不好,允许还是不被允许的概念。然后跟孩子做好“约定”,让孩子自动遵循诺言。等到边界意识建立起来后,家长们会发现,操心事少了,孩子变乖了。“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动力,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对好品质好习惯的追求,你会发现,教育孩子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杨杰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她有一个小表妹,在厨房发现了包开了的面粉,她就很好奇地伸手去摸这些面粉。一般的家长通常都会斥责或者告诉宝宝不要碰面粉。但杨杰是这样做的,她先问小表妹在干什么?是不是对面粉感兴趣?小表妹马上点头,杨杰顺势跟宝宝解释说这是面粉,是拿来吃的,可以做成包子馒头之类的食物,然后再慢慢引导孩子食物是不可以拿来玩的。到了最后,杨杰又问小表妹是不是对面粉还是感兴趣,小表妹依然点头,于是杨杰就跟小表妹做了一个“只能看不能玩”的约定,小女孩答应之后,果然只是待在一边看面粉而不是玩面粉。
这个过程,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知道这个白色的东西是什么,有什么用,又给孩子初步建立了面粉乃至食物都不可以玩的概念。这样的过程多了,孩子就慢慢养成自动自发的习惯,知道哪些是能做哪些是不能做的。
在制定规矩的过程中,少不了出现心理对抗的过程,也就是孩子犯错了。这个时候,“惩罚”就必不可少。
“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惩罚最好是事先约定好,而不是家长临时起意的。”杨杰特别强调了这个前提,这也是边界意识强化的必要过程。如果和孩子事先约定好,孩子的心理就会有一个认知:被罚是因为自己没有遵守诺言,是自己的错。会逐渐养成检讨自己的习惯,不会演变成与家长对抗。
家长言而有信,不要经常口头给孩子许诺好的事情又不去实现,不要吓唬孩子不靠谱的事情(如妈妈不要你,大灰狼会抓不乖的孩子之类),家长最初的每句话,孩子都是百分之百相信的,如果承诺了给孩子却没做到,或者吓唬孩子却没实现(家长不可能真的不要孩子,大灰狼也不会出现),孩子慢慢就会觉得父母的话也不可靠,所以就会更加不听话。
第二,“惩罚”是可以执行的,当事人也能够执行的。不要立下了惩罚手段,到了最后关头却心疼孩子执行不了,更加不能在惩罚之后觉得对不起孩子,又去讨好孩子,这样的惩罚是没有意义的。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推测孩子遭受惩罚时可能有的反应,走一步看三步,预测孩子的反应。整个惩罚过程要滴水不漏。不要给孩子钻空子的机会。
家庭教育常见问题
杨杰的帖子在天涯上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也有不少的读者跟贴提出自己家庭中出现的亲子问题,杨杰都一细心解答了。
在被问及则当下普通家庭的儿童教育存在着哪些问题时,杨杰想了下,总结出一下六点:
1,很多家长分不清楚“爱”和“溺爱”之间的差别。爱与溺爱有个明显的界限:爱孩子,但不被孩子控制,而是站在孩子的长远利益和能力发展上去培养孩子;溺爱是被孩子的欲望所控制,被迫满足孩子的愿望。
2,家里没有清晰的规则,也就是没有及时给宝宝建立边界意识,宝宝越大,建立起规则越难。
3,孩子缺乏丰富交往的环境。这是受到目前居住环境的影响,不像以前都是熟人社区,同龄人和熟人都多,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创造交往环境,多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如小区的活动中;积极带宝宝亲朋好友家玩;除此之外,家长还要经常扮演孩子同伴的角色,多跟宝宝交流。
4,行为习惯养成时没有给予引导,从宝宝出生,就应该考虑宝宝的行为习惯养成,睡眠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等,从小让宝宝学习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为自己负责任,甚至还要让宝宝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宝宝习惯了这样行为方式后,他长大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变得较有主见,主动性也强,不会被动地等别人安排。
5,学习态度和习惯养成时没有给予引导。如果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一般也不会太差。在宝宝刚开始上学时,要特别留意宝宝的学习习惯,及时给予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6,亲子关系紧张。这个是最严重的后果,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修补,而不是寄望于孩子长大后就能明白家长苦心。
“家庭教育是没有回头路的。”杨杰下了如是总结。如果当宝宝生下来以后,家长老想着顺其自然,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孩子的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只要你真的肯多花些心思在孩子身上,你会发现,教孩子真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而且,孩子的回报远比你想象得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