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消极情绪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009-03-07 03:07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1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团体研究生

王 丽

情绪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更是协调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因素。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生作为—个特殊群体,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下,有些研究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认知反应,如:降低自信自尊、常感不如别人、无力感以及无助感等,较严重者甚至会失望及产生自杀倾向。某学者采用焦虑状态,特性询问量表(STAI)对100多名硕士研究生进行焦虑情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34%的学生的得分处在焦虑水平。因此,如何来分析研究生消极情绪的成因和对策便成为教育和心理学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研究生消极情绪的原因分析

在探讨研究生消极情绪状况及其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中,有人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抑郁量表(CES-D)对5所高校700多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1.2%。学习负担重、就业(升学)压力大、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恋爱不顺利或失恋、考试失败、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被人误会或错怪等是研究生承受的主要负性生活事件。证明了研究生抑郁情绪与负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本文将从研究生的负性生活事件人手对消极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学习方面的压力

1,学习目标的游离状态

研究生的学习与本科生相比目标指向性较弱。在本科生的教育阶段中,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学生的班级意识比较强烈,课程安排的相对较多,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靠外界的力量做指引而进行的;而研究生的教育模式较本科阶段大不相同,研究生的教育主要实行导师制,课程的数量较本科阶段明显的大幅度减少,大部分研究生有大量的业余时间。所以,他们的学习大部分以自学为主,在这种状态下,大多数研究生,尤其是研一的新生,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他们的学习处于一种目标的离散状态中,常常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而烦恼,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绪。

2,学绩任务过重

在研究生的教育中,许多高校把论文的发表作为硬性指标,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科研,懂得尖端的科学和技术,拿到尽可能多的“硬件”,如:各种外语、计算机等证书。许多研究生为了这些终日忙碌于考试、研究和写作,使他们的精神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下,以至于产生对学业任务的一种焦虑心态。

(二)生活方面的压力

1,经济压力过大

一方面,攻读硕士学位是以放弃工作机会为代价成本的,这就等于每个研究生做了一次“风险投资”。在这场教育投资中,他们放弃了一次经济来源的机会,而国家对研究生的经济补助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生活需求。

另一方面,从1999年教育部允许部分高校实行研究生收费政策起,每年约有一半的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是自费的,每年不菲的学费给研究生压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此外,大部分研究生的独立意识较强,他们不愿再依靠家里。于是,许多研究生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做兼职,但由于学习的压力,他们打工的时间很紧,而且,有些学校建立的研究生城距离市区比较远,对许多打工的研究生产生了诸多的不便。

2,恋爱方面的压力

一方面是舆论所带来的压力。在研究生群体中,恋爱甚至婚姻已成为大家时常讨论的一个首要话题。大部分人在这一阶段已经脱离了“单身贵族”的行列。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把单身者当作异己来看待,不论是出于关心还是冷眼旁观,这种状态都会给这部分群体以无形的压力,从而促使他们产生更强烈的择偶需求。

另一方面,研究生由于年龄、经历等各方面的原因,对感情考虑的比较实际,对择偶的要求也趋于现实。他们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更加长远,甚至考虑到婚姻的层面。所以,这种慎重的态度往往使他们面对选择的时候出现迷茫和焦虑。与此同时,研究生的人际关系网较窄,社交面也相对狭小,这就使许多研究生的感情需要长时间得不到满足。

3,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交往更加复杂。他们一般都有独立的人际交往,也往往把交往能力作为衡量自己个人能力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他们要同时处理与老师、同系和同班同学的关系,这对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广大研究生来说有些吃力。如果他们对某方面的关系处理的不好,往往进行内部归因,把矛盾产生的源头指向自己,从而产生内疚、自责等消极情绪。

(三)就业方面的压力

当代的研究生由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等方面的原因所承受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从社会角度来看,高校的不断扩招也带来了研究生队伍的不断扩大,但这种人数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就业岗位的正比例增长,反而导致了就业矛盾日益尖锐;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考虑,大部分研究生及其家人对高学历有着不良的期待,认为学历的高低同工作的理想度应该成正比,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种情形下,许多研究生为了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最后一年已经无心学习,终日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所面临的消极性情绪事件也随之增多。

二、研究生消极情绪的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研究生不良情绪的成因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为广大教育者和研究生提供参考:

(一)研究生教育模式的重新思考

1,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人文关怀”的建设

高校在研究生的教育中大多把科研摆在第一位,但是,在重视科研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在研究生阶段,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他们负面情绪的产生,这就需要教育者给他们个人问题以足够的重视和关心。同时,学校对于研究生存在的困难要给予及时的帮助,比如:对于经济困难的研究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开展活动以丰富研究生的生活等等。

2,拒绝盲目扩招,加强研究生素质的培养

研究生阶段实行的是导师制,由导师辅导几个有限的学生来进行科研学习。但由于研究生的扩招给广大研究生带来了困扰。一方面,这种情况使得导师带的学生迅速增加,在导师的精力和时间都有限的情况下,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势必会下降;另一方面,同门的增多,势必会给一些研究生带来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可能来自同门之间的攀比心理(比如:导师对同门之间的态度的不同或同门科研成果之间的比较等等)。在此情况下,高校对于研究生的教育要重视“高学历”和“高素质”的结合,重视完人的培养。

(二)把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列

1,提倡以研究生的认知重评为中介的自我教育

根据情绪调节的原理,认知的重评对于不良情绪的改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知重评包括两个方面:评价忽视和

评价重视。研究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如何看待问题对于他们情绪的调节很关键,这就需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自我教育。

学校也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同时,也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形式,比如:学习心理辅导和生活心理辅导可以具体到各个院系,分别由研究生分会的学术部和生活部以讲座的形式开展;讲座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组织者可以邀请老师或者是有经验的师兄师姐们参加,同时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2,加强研究生学习心理的教育,帮助他们学习目标的重构

学习心理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策略等方面。在研究生阶段,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由于他们很多人处在一种目标的缺失状态,进行学习心理的教育对其良好情绪的产生将会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3,加强以提高生活适应能力为目标的生活心理辅导

针对许多研究生对生活的不适应的现状,我们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可以开展生活心理辅导。生活心理辅导可以包括个性、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职业生涯心理辅导等各个方面,目的就是让广大研究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提高生活的适应性和趣味性。

(三)研究生团体的辅助作用

研究生的团体包括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正式的团体一般是由学校发起组织的,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如:校研究生会、各个院的研究生分会、科协等等。这类组织在大部分研究生心目中是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号召力的,我们可以利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兴趣,一方面,鼓励他们成为组织的一分子,让他们在为同学们服务的过程中拓展人际交往面并且增加自我效能感,从而体验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这部分正式团体可以组织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比如:英语沙龙、学术沙龙、学术讲座等等。这些活动的形式应该多样化,有的采用定期开展的形式,有的则可以依同学们的需要和当时的情况而定。除了正式团体以外,还有一种研究生们自发组织形成的非正式团体。这些团体一般是针对某个感兴趣的事件,由一个或几个人自发的组织而成的。比如:慈善团体、情绪支持关怀团体、旅游俱乐部、单身俱乐部等等。目前,这部分非正式团体在研究生群体中的发展空间还不是很理想,这可能主要是由于缺乏组织者和号召者的缘故。但这些组织对于丰富研究生的课余生活,缓解当前存在的压力还是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的。

(四)增加社会支持,重视和谐环境的构建

就业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对高学历的不良期待等社会因素都导致了研究生不良情绪的产生,从而产生了诸如忧郁、愤怒、挫折、敏感等不良的情绪反应。社会支持作为压力事件与压力反应之间的中介系统之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客观的、实际的、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和社会网络的直接援助,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或组织、团体的交际等所获得的程度。二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指个体受到社会的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在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中,自尊心较强、自我效能感较高、内部归因的趋向较凸显,所以,无形支持应该起主要方面。我们作为社会的成员之一,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来评价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给予他们无形的支持和关心,积极的构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五)运用情绪调节的小技巧,做情绪的主人

在情绪调节的过程中,一些常用的方法对于处在过高压力中的研究生也是十分有效的。如:转移法、忽略法、宣泄法和换位思考法等等。研究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在不良情绪产生的过程中,更应该自觉主动地自我控制和调节;同时,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遇到困难时要学会求助。

总之,研究生的情绪问题是我国高校教育所必须关注的一个环节。如何更好的消除不良情绪,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研究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怎样突破这个关键点,还有待于广大研究生和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和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团体研究生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静心
测试
帮孩子化解消极情绪的绘本
Clear Your Mental Space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