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红晖
高校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任。他们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也将直接影响教育改革与发展。众多实证研究表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濮宁镇对19所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师进行抽样检测发现,被调查对象中约有61.0%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广东教育工会2002年对19所高校8417名教师调查发现,心理健康的只占10.40%,亚健康占45.55%。200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的一项8699名教师参与的调查显示,82.2%的教师反映压力大,86%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38.5%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上海高校女教师中身心疲惫之感的占58.6%。2007年浙江省疾控部门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33%的高校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珍惜及激励作为优秀教学源泉的人的心灵,是改善教育的关键。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问题亟需引起广泛的关注。
心理健康需要由个人来体验、建构与获取,而不是由他人传递、施予;但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处于中心位置的建构主体是高校教师(主体是群体概念)。高校的特殊品质决定了它是建构过程中的中介体,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与体验之间的中介体。它需要引导教师对有意义的刺激作出合适的反应,帮助他们了解任务的意义与目标,促进形成控制自己行为的意识、信心与能力,以及为他们创造适宜的心理环境。社会作为外围环境是促成主体心理行为变化的重要条件。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需充分明确与发挥高校这一组织的作用。营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外围环境,无疑这是一个长期但却不能懈怠的工程,它是真正实现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厚实保障。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与修复必不可少且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本文着重探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中应遵循的原则。
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它是一个开放和自我决定的系统。它既有潜在的自我心理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无论个体心理状态和社会化存在多大差异,所有的人都同样有建构心理健康的能力。高校教师自身心理调适应遵循四大基本原则:
一、重塑认知
20世纪80年代中期Lazarus和Folkman认为压力不单指外部刺激事件,也不单指机体对其的反应,而是指个体对环境认知评估的动态过程(目前多数心理学的压力研究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压力”概念)。认知评估是情境与情绪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因此正确的认知评估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重塑认知,即高校教师应对心理压力、自我和环境建立正确的认知态度,它属于思想层面的策略。
1,压力认知重塑
当心理压力来临时,应对其采取明确的认知和接受态度。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压力及其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适度压力能引起我们的积极反应,过度的压力则可能导致种种身心失调现象。学会与心理压力共处合作,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策略。
2,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
“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真正能滋养教师心灵的教学也基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尊重真实的自我,聆听内心的呼唤,可以找回改变工作和生活的内部力量与信念。情绪是伴随着人的自我评价与需求满足而变化。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了解自己在人生每一阶段中对工作的需求,建立合理客观的自我期待值。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就越能帮助自己有效调适教学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
3,正确理解与评估环境
“身处一个似乎无法忍受的局势,不管它是长期累积所致,或是一个暂时的刺激性事件,我们总能有所选择。”正确理解与评估环境,并确定自己能否影响与改变局势后做出选择。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作出公正评价,形成对于压力情境的理智反应,避免单纯依靠个人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作出混乱而无效的解释与应付。譬如,高校改革带给教师一种新的情境,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一情境的意义,就无法选择、修正和控制。
二、积极应对
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与科学的调适方法,从容积极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刺激,避免消极的心理偏激反应。在对心理压力、自我和环境建立正确认知态度的基础上,自觉调整自己,把对心理压力的回避模式转为主动模式,区分压力的原因和反应,把情绪定向应付转为问题定向应付:运用积极认知方式,如换位思考法一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调节情绪。看到事物不利的一面的同时,更看到其积极有利的一面,可以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地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本身,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动手解决。
运用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如:劳逸结合法,通过参加某些体育运动可达到释放消极情绪的目的,尤其是一些比较激烈的带有对抗性的运动项目,调节作用更明显;勇于倾诉法,把心中的烦恼郁闷向可信且头脑冷静的朋友或同行倾诉,即使不能得到他们的指点,倾诉活动本身即是适度的情绪宣泄,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对于压力较大的教师要勇于找精神科医生倾诉,现在很多城市去找精神科医生倾诉是免费的;自我解脱法,学会自我放松,实在不想做事时可暂时放下,不追求十全十美;自我调节法,在心理压力太大,心情不佳时变换一下环境;音乐保健法,可以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在挫折面前要适当用点“精神胜利法”,有助于在逆境中进行心理补偿等。
通过控制行为来调节情绪。不良情绪已经产生之后,可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情绪,这属于反应调节。这些行为虽琐碎,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方法。例如改变面部表情,对自己微笑;改变行走姿势,抬头挺胸,昂首阔步;整理书桌或衣柜,让一切井井有条;适当从事家务劳动等。这些行为能转移注意或产生积极暗示,经常使用能增强对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当情绪处于高度紧张时,转移注意是消除紧张情绪的一种有效办法。当变换活动方式时,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就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人的情绪也就从一种状态转化另一种状态。
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心理学上的社会支持是来自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是心理压力来临时的强大支撑力量,通过提供物质和信息的帮助,增加个体的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提
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个体获得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多向老教师请教,学习并掌握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升驾驭教学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对高校教师来说,学校同事、尤其是学校管理者的帮助和支持,能有效减轻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增加抗力
台湾心理学家何永钰教授曾提出一个心理健康公式:B=P/E。B指症状出现率,P指内外压力总和,E指个体对内外压力的承受能力(即抗力)。人的心理健康与内外压力和自我抗力有关:心理健康程度与抗力成正比;与内外压力成反比。增加自我抗力是实现心理健康的“未雨绸缪”之策略,是主动性策略。人的抗压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高校教师可通过一些方法或途径来有效提高抗力,建筑起维护心理健康的“铜墙铁壁”。
1,不断学习,充实自我
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更应该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要树立“学习永远不晚”的观念。知识丰富是教师的一种强大的内部力量,是增加抗力、保持自信的途径之一。自信是防御疾病战胜疾病的精神动力。高校教师对环境最好的适应就是不断学习。
2,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磨炼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抗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重要心理基础。高校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制力,学会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炼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3,积极善意对待身边所有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类的心理适应,很大程度上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仅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抗压能力的指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的拓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高校教师愉快工作的基础,是战胜压力的社会支持来源。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缺少社会支持的群体更应该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4,合理管理时间
大学教师工作负荷过重一直是公认的损害身体健康的压力源。在高校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关心教师健康状况提到议事日程之前或之中,教师自身可通过掌握一些时间管理技巧使生活和工作更有效率,避免过度负荷,增加抗力。时间管理技巧具体包括对时间进行组织和预算、将目标按优先次序进行区分、限定目标、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时间表、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给自己等。而且如何使用时间,与日常行为习惯有关。正如改变行为能使我们对压力的感受发生变化,高校教师有意识地改善使用时间的方式,会提高抗力。
5,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改善心理环境,提升抗压力
高校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罗森塔尔积极暗示效应来改善自我的心理环境,如用“我可以做得很好”“没问题,我一定行”等积极暗示语言来提升自信,增强抗力,回避不良自我言语暗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6,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会欣赏和感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受教育工作中的乐趣,善于在学生的点滴进步中体会快乐,从每一节好课中体验成功。培养广博的兴趣,拥有丰富的业余生活。
7,用身体健康保证心理健康
从调整饮食、均衡营养、保证睡眠、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合理用脑等方面保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是身体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很难实现心理健康。
四、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通过对教育经验、抗挫经验的反思来提高心理张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心理健康调适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育行为,踏上心理健康之轨道。在前述增加抗力方法之一的时间管理技巧中提到,每天要留一定的时间给自己。这些留出的时间中除了休息、培养新的兴趣外,教师务必要合理安排时间来进行自我反思。1993年,基利昂和托里姆率先提出教师的反思行为。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所作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教师的反思包括三种:一是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活动、想法和做法进行的反思;二是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作出行为的过程中对自己活动中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做法进行反思;三是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前两种反思的结果,以前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基利昂和托里姆倡导的教师反思的对象主要是教学工作,旨在提高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笔者受其启发将反思内容进行了拓展,提出:在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过程中,高校教师可通过对抗挫过程、抗挫经验、教学工作的反思来提高心理张力,建立起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对个体的激动情绪与攻击行为具有缓和作用,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能激发个人潜能的发展。自我反思能使教师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提高抗压能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心理健康调适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育行为,踏上心理健康之轨道。
正确认知是自我调适的基础,增强抗力是“未雨绸缪”之策略,是主动性策略,具有事半功倍的成效。积极应对虽是被动策略,却是走出心理困境的关键。自我反思是一个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可持续实现的必备环节。
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有可能真正担当起大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辐射到整个社会,最终达到提高全社会的心理健康素质的目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校园才能成为真正和谐的精神家园、文明的天地和思想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