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级路面的重要形式之一,愈来愈得到广泛应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经久耐用、养护费用低等优点。本文探讨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包括结构层的施工与检查、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侧缘石的安装、水泥砼路面的施工、人行道施工与雨水口的施工要求、路面接缝及养生等。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 质量控制 养护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进入了一个个高潮,旧路拓宽、新路新建也开展的红红火火。道路是一种带状建筑物,面层结构也有很多种,如混凝土:因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稳定性好、养护费用低等特点,适应了现代化重载、高速而繁密的汽车运输要求的路面。但混凝土最主要的缺点是抗拉能力差、容易开裂,从而造成路面断裂、错台,影响道路平整及使用。但是很多单位为了抢进度,抢工期,质量方面却忽略了,诸多质量通病既影响了道路的整体质量也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功能。本人根据多年来从事施工技术工作的经验,就道路中的质量控制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道路结构层的强度对路面的影响
道路结构层分为路基(矿渣层)和基层(水泥稳定层或碾压式砼)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1.路基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对路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的道路投入使用不久,路面就发生裂缝或下陷。其主要原因是路基的施工质量问题。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控制基层的最佳含水量、材料粒径、压实度是很重要的。
当含水量不足时,会导致矿渣层以后的收缩,当含水量过大时,会产生“弹簧现象”。材料粒径要求粗细结合,粗骨料承受压应力,细骨料是为增加基层的饱满度,并使上部荷载均匀分布,基层的压实必须反复碾压,并且在回填时要求分层操作,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压实后的基层以路床表面无波浪和起皮或“弹簧”现象为好。最后要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做好弯沉测试和核子密实度试验,合格通过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2.基层是在路基表面根据一定配合比铺装而成的混合料。基层是为保证路面的整体强度,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透水性、整体性。并且要根据设计要求保证它的厚度和坡度。具有良好的应力扩散能力,其材料和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功能。
二、侧缘石的安装
侧缘石是道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分界线,作为道路两侧的支撑,就像是人的眉毛一样重要,侧石外观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条道路的外观。在实际施工中,侧缘石的平整度、强度以及纵向排水是影响侧缘石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是基础强度不够,侧石前仰后翻,直顺度呈波浪状,顶面纵向标高不一致。
要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要求施工单位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侧缘石的基础与路面基础一同摊铺、一同碾压。基础砼标号达到一定设计强度且满足一定的养护后再进行侧缘石的安装。
三、水泥砼路面的施工
1.安装钢模之前必须进行基层的检查,若表面有坑槽或松散。应该进行加固、整平、压实,砼浇筑之前,基层表面应洒水湿润。是为防止砼底部水份被基层吸收,使砼变得疏松或产生细小裂缝。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符合:(1)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设置足够的支撑以保证砼振捣时不变形,不松动。(2)在模板内侧应均匀涂油、以便脱模。(3)模板应支撑牢固,不得有离缝、错缝,顶面应平齐。
2.砼摊铺之前,应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达到要求后即可进行砼的摊铺。在卸料时为不使混合料离析、保证砼的和易性,震捣时注意快插慢拨的原则,若要求设置钢筋时,应在摊铺的时候同时进行。
3.已摊铺的砼应迅速振捣密实,常用的振捣器有: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振动梁。振捣时先用插入式振捣器对边角处或安放钢筋的部位依次振捣,同一位置振捣时间均达到表面不下沉并翻出水泥浆为准,再用振动梁进一步拖拉振实并初步整平。
四、人行道施工
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没有机动车行驶,造成人为观念的轻视。经常存在的质量问题是:表面道板的松动或下陷,基层强度不够、人行道纵、横缝不顺直。
1.道板基础一般为素砼垫层,要求按照设计配合比使用平板振动器震捣、抹平。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随便夯几下,甚至用锹拍拍,更谈不上洒水养护。垫层的不密实和开裂就会导致表面道板的松动或下陷。所以对路床的平整度、宽度、高程、密实度及垫层厚度进行严格控制。砂浆过干搅拌不均也是造成道路板空鼓、松动的原因之一,刚刚铺设的道板应用麻绳等隔离物进行临时性的封闭。水泥砂浆的搅拌则应采用机拌,保证砂浆一定的稠度,使之与道板粘结牢固,提高道板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2.道板的尺寸不规格是导致铺设的纵缝、横缝不整齐的原因,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设计铺砌方案。用方格线进行控制对道板质量不合格、尺寸不标准的杜绝使用。
3.基层材料要求分层夯实,粒径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并要求控制最佳含水量。
五、雨水口的施工要求
雨水口是路面地表水进入城市雨水管道的入口,路面是否积水直接影响道路雨天的畅通和安全。雨水口远离侧缘石、雨水口标高没有低于附近路面标高,雨水口井底基础不实,井壁砂浆不饱满,砖砌体有通缝等是施工中的常见通病。
雨水口位置与路边线不协调,易造成积水,并且影响进水功能。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经常校核其位置的准确性。保证雨水口边线与道路边线重合。应配合道路纵、横坡度。使雨水口的标高低于路面标高1~3cm。为防止雨水口的下陷、破损,施工时井底要求夯实、砌井位置正确、砌体砂浆饱满。井周围要分层夯实,井高每砌30cm时其周围及时回填,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车辆碾压时不致破坏。
要改善市政道路的质量,施工人员要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在技术上不断提高、完善。在管理上要求自检、互检。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道工序,严格执行各道工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道路的质量,创造出更好的道路,为社会带来良好效益。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0]248号
作者简介:吴晓静(1981-)女,浙江省温州市人,浙工大本科毕业,学士学位,助理工程师,在职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市政工程现场管理,工程造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