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三妹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病机制,通过保健方法降低高血压发生率。方法:通过对住院及门诊部病人的口头、文字、图画等多种方法宣传指导。结果:高血病患者血压维持平稳,临界高血压未继续发展。结论:高血压通过日常保健,能够延缓进程,降低致死、致残率。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1(a)-089-01
原发性高血压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据调查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为正常血压者的3~5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衰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8~10倍,糖尿病者死于并发症75%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双亲患高血压,其子女高血压患病率达40%~50%;双亲无高血压者其子女高血压患病率仅3%~5%。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主要致死、致残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压力及工作压力的加大,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因此,原发性高血压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好自我保健,在防治和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医务人员作为健康教育的主体,应积极开展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健康指导,以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家属的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血压的作用是维持一定的血流量。人体的组织器官需要一定的血液来供养。单位体积内,每分或每秒需要有一个血供量,达到这个量,新陈代谢就可以保障,单位体积内的血供量在一般情况下是相对肯定的,但也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有一定幅度的差异。血压的变化有一个范围的正常值:低压为60~90 mmHg,高压为90~120 mmHg,都算正常的血压。如果单位的体积内的血供量发生改变,血供量不足,达不到原来的正常量,机体只有通过升高血压的方式来维持原有的血液灌注。正常血压下,单位体积内血供量减少的原因是血液黏稠,血管壁变厚,血管变窄,血液阻力增加,而压力不变,单位的面积的血流量必然减少,血供不足,机体反馈调节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保健指导,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1心理指导
对容易激动的病人,指导其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沉着冷静,当有较大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亲友及周围熟悉的人倾诉,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其他高血压患者交流控制情绪的经验体会,学会转移注意力而放松情绪。对忧郁患者,鼓励其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如练书画、听轻音乐、散步等,从而维持稳定血压。
2饮食指导
2.1控制体重
几乎所有超重高血压患者均可通过减轻体重获益,特别是有助于减轻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与高脂血症和延缓或逆转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与发展。新指南中建议体重指数(kg/㎡)应控制在24以下。减重方法的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打太极拳、做健美操等。
2.2合理膳食戒烟酒
吸烟患者高血压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8~10倍,饮酒者比不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高2倍,因此一定要戒烟酒。另外主要限制钠盐摄入(WHO建议每日不超过6 g)、减少膳食脂肪,严格限制饮酒、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类食物、摄入足量蛋白质和钾、钙、镁。
3适量运动
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血压有某种程度的下降,并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新指南提供的参考标准,常用运动强度指标可用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80(或170)减去平时心率,如要求精确则采用最大心率的60%~85%作为运动适宜心率。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续到20~60 min即可。
4作息指导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及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畅。每日定时进行快走、慢跑、游泳、做体操等有氧运动,可帮助患者消耗热量,有利于控制体重。对睡眠欠佳者,可睡前用热水泡脚、喝热饮料、听轻音乐等,必要时使用镇静剂等。
5用药指导
坚持长期规则用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30/85 mmHg以下,合并有靶器官损害和(或)糖尿病时,血压应降至130/80 mmHg以下;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尿蛋白超过1 g/24 h,至少血压降至130/80 mmHg甚至125/75 mmHg以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尤应重视降低收缩压。降压药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尽可能口服。合理选择联合用药。服用排钾利尿剂时,可暂停降压药,并多食橙子、苹果等,避免突然停药,以免引起反跳性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停药综合征。
6病情观察指导
注意血压有无突然明显增高,自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高血压危象症状和意识模糊、抽搐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另外,从坐位、蹲位或者是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如有不适症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7出院指导
正确认识原发性高血压,主动监测血压,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低盐低脂饮食,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生活规律,早睡早起,睡眠充足,情绪稳定;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定期门诊随访。
[参考文献]
[1]郭艺芳,胡大一.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5.
[2]陈灏珠.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4.
[3]孙小兰,尹浩,丁昊,等. 奥拉西坦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0):38-39.
[4]闫宝臣,宋海红,冯新庆.高血压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41-42.
[5]苟志平,宋镇,周黎黎,等.有家族史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2):2-4.
(收稿日期:200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