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工作搜寻基本理论出发,介绍并评价了工作搜寻理论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分析模型,并对工作搜寻理论进行了评价和展望。文章认为尽管工作搜寻理论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对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微观行为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工作搜寻 劳动力市场 模型分析
作者简介:马晓婕,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一、工作搜寻理论研究回顾
工作搜寻理论是在搜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对资本及剩余价值理论的相关论述。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搜寻理论,主要是针对市场信息不完全的情况,在一定的行为假定条件之下,描述个人如何采用一套理性的决策法则,进而推演出合乎逻辑的结果。
当代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就业机会与劳动力资源之间分布不对称的问题,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理论研究的焦点。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对信息的收集和调查实际上是一个资本和投资的理论问题;在人力资本理论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获得了长足发展之后, 施蒂格勒(Stigler1961, 1962)两篇关于“搜寻理论”的文章为“工作搜寻理论”拉开了序幕。Stigler认为,购买者根据最小化的预期价格和搜索成本进行报价,模型仅涉及商品领域,所以没有对工作搜索理论起真正的推动作用。此后,在序贯决策理论的基础上,麦考克(McCall, 1965)最先把搜寻理论应用于解释工作搜寻行为。
在劳动力市场上,匹配函数(Matching function)和交易技术(Trading Technol ogy)描述了求职者寻找工作和厂商招募职员的过程,并把这一过程看成求职者和厂商的交易行为。相对于其他市场而言,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尤其突出,因而劳动力市场的匹配函数就成为研究的重点。1977年Butter在研究市场摩擦问题时提出了匹配函数的研究方法,1979年Hall用这种方法研究了企业如何从一群求职者中挑选员工的问题;同年,Pissarides分析了存在两种工作寻找途径时劳动力市场的搜寻、匹配结果,得出了有不变规模报酬的工作匹配函数;1980年Roger提出“雇佣函数”(engagement Function)的概念,利用它研究了劳动力市场搜寻过程中空闲职位与失业人员并存现象的演化过程。这些研究有力地证明了匹配函数的分析方法在处理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时具有重大价值,随后有关这一方法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匹配函数的理论分析,主要讨论匹配函数的微观基础以及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和表现;另一是对匹配函数的实证分析,是从现实中的大量数据估计匹配函数的具体形式和相应参数的具体数值。匹配函数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
二、工作搜寻分析模型及工具
(一)工作搜寻基本模型
早期的工作搜寻模型(如Narendranath an和Nickell, 1985)大多假定工资出价外生并且离散,失业者具有异质性,无在职搜寻,闲暇无效用等,将工作搜寻问题纳入一般均衡的分析范畴。这些模型主要关注聘约抵达率外生框架下的保守工资决定问题。其一般规则是:寻找到一个工资报价高于保守工资的企业,则接受这个工资并选择该企业,否则继续寻找下去。
1.固定样本模型
构建该模型时,最根本的问题,一是样本企业,即决定哪类企业是值得考虑的对象。二是寻访数量,包括寻访密度和寻访广度两层含义。当追加样本的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收益时,便确定了理想的寻访数量。乔尔(Joll, 1983)和其他几位学者构造了一个简单的算术例证,阐述如何通过寻访成本和期望寻访收益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最佳的或比较理想的寻访样本数目。
2.阿尔布拉切特-阿克塞尔模型
阿尔布拉切特-阿克塞尔模型(Albrecht和Axell,1984)把在职搜寻活动排除在外,假设不存在工作之间的转换和解雇,规定只有失业的个体才会寻找工作,并假定失业者是异质的,以便获得工资出价的离散分布。
3.序列寻访模型
麦肯纳(Mckenna, 1985, 1987)建立的序列寻访模型清表明了在敲定理想保守工资时所面临的所得与所费的取舍关系,证明多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寻访者未能找到令人满意的工资或工作。序列寻访模型在工作寻访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
4.一般均衡模型
柏戈(Birger, 1988)的一般均衡模型,将个体同时视为劳动者和消费者,企业标明工资和价格,个体进行需要花费时间但却无成本的搜寻。戈模型表明,即使所有的个体事前都相同,搜寻过程的随机性也会导致工资和价格的离散。但是,由于他们限定厂商的工资与产品价格不变,因而,忽略了动态垄断力量剥削的可能性。
(二)工作搜寻拓展模型
在最简单的模型中,工作寻访仅与失业者的活动有关。其言下之意是,就业者是“安分守己”的,并没有为获得一个更好的工作而进行寻访的必要。且大部分搜寻模型把个体假定为在交易前就已经完成信息搜集,就这个意义而言,这些模型都不是“实时”运行的。而对于在职搜寻以实现职业转换的局部均衡模型(Burdett, 1978; Jovanovic, 1984)以及由莫藤森(Mortensen, 1985)等人构建的静态局部均衡模型,不仅拓展了工作搜寻模型,而且还为劳动力自愿流动提供了解释。此外,拓展型工作搜寻模型探讨搜寻者效用函数中的非工资因素,如工作质量、工作保障、养老计划和作业环境等。目前的搜寻模型可以不同程度地加入转换成本、搜寻成本和广告成本等,从而实现模型的一般化。近年来,搜寻理论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在模型分析中纳入摩擦成本或搜寻成本,并且把工资出价外生假设改为内生假设,有的模型还允许在职搜寻。
三、评价与展望
工作搜寻理论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发展,理论假设不断放松,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模型越来越贴近真实劳动力市场,为深刻理解劳动力市场中的许多现象,如职位变动、工资分散等到提供了一个颇具解释力的分析框架。
此外,许多研究者也指出该理论仍然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大多看法相近。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就不再重复列出。对此,笔者想从另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工作搜寻理论的研究对象。工作搜寻理论在对劳动者的划分上欠缺严密的根据。我们看到,根据不同特征(年龄、地域、性别等)划分的群体,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具有相似之处。二是工作搜寻理论的研究方法。我们看到较多的是利用经济学进行研究,而忽视了心理学、社会学的实际指导意义。
对此,我们认为从研究对象上来看,未来的研究趋势是由原来的关注大学毕业生和失业者转向范围更广的工作搜索者,总结不同亚群体的工作搜索特征,比较不同亚群体的差异,提出更合理的建议。在研究方式上,将经济学与社会心理学结合起来,利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交叉补充。
参考文献
[1]何亦名与张炳申,国外工作搜寻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
[2]大卫·桑普斯福特与泽弗里斯·桑纳托斯,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2
[3]坎贝尔·R·麦克南等,当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4]谢康与乌家培·阿克洛夫,斯彭斯与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胡学勤,劳动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