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苍
[摘 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揭示了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组织领导体制弱化、规章制度缺乏,政工人员队伍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工作内容陈旧,工作方法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农村思想政治 问题 对策
一、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弱化,规章制度缺乏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既包括一套健全的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监督体制,也包括党组织、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总结我们过去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其中重要的方面就在于随意性太大,县、乡镇各级党组织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章制度很不完备,稳定性差,严重影响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有效的领导、监督机制。在各级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机构断层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就不能上传下达,该工作的领导、监督就无从谈起。尤其是乡镇、村各级干部为繁琐的行政事务所缠,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被排挤出他们的工作范围。农村党政领导干部只忙于完成上级规定的经济工作的“硬”指标,而视思想政治工作为“软”指标,干不干无所谓,怕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以至于思想政治工作不仅缺少经费、设施、设备的投入,而且缺少领导及工作责任制。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章制度不完备,在各级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机构缺失的情况下,县、乡、镇各级党组织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规章制度很不完备,稳定性差,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队伍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关系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方向,关系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主导作用的发挥,关系着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和新局面的开拓。当前农村政工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与现实要求相差很大。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严重不足农村缺少政工干部是一个客观事实,政府机构改革后,各部门精简机构,虽然每个乡镇都配有政工干部,但人数极少,加之更多是忙于应付上级的汇报检查,难以面对农民做实事。也正是因为这样,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身上,他们往往是身兼数职的“万金油”干部。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成分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现有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半路出家居多,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过程的下岗人员、部队转业人员是其主要成员,这些人文化水平偏低,缺乏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知识有的政工人员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误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培养渠道狭窄。大多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无继续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关理论基础得不到扩充,工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陈旧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党和国家对农民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诸方面素质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思想实际而确定的。农村现代化的迅速推进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和信息来源,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农民的思想越来越活跃,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要求。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缺乏新意和活力,打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改革,与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相对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是十分丰富的。但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或者局限于传达上级指示,或者空洞抽象的宣传共产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实际脱节,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刻板枯燥,淡而无味,停留在文件到文件,材料到材料的层次,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解决农民生活遇到的困难,不能回答农民群众思想上存在的疑问,脱离农民关注的热点,因此,缺乏感召力和说服力。
(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单一
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科学的工作方式方法,导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收不到预期效果。在改革开放后,农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社会生活环境开始由封闭走向开放,社会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流动化、外向化,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增多,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交流沟通的机会也增多。与此同时,随着大众媒介的推广和普及,如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都使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多,同时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并没有主动变革自身以适应农民生活环境的变化,仍固步自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过时在农村中以集体经济时期“命令式”“大会式”的方式做群众工作仍屡见不鲜农村干部按图索骥,习惯于老模式,他们认为上级部门有布置,只要照章办事,传达到即可,至于实施中会遇到什么情况很少考虑,他们被动僵化地做思想政治工作,群众被动地接受教育。
二、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一)一健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党领导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为了加强和确保党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领导,必须按照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规律建立和健全各个层次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制度,避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忽左忽右,大起大落。通过“三级联创”活动,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上下贯通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助“三级联创”活动,实现有效的领导并建立责任制。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提高村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村党支部建设包括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健全乡镇一级党委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完善县级党委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工作考核制度应该包括确定考核内容、落实考核组织、定期实施考核等。经过考核和检查,对重视不够、方法简单、官僚主义等原因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分管领导责任同时对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提拔重用,从而充分调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各级党委在“三级联创”活动中要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努力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坚持一级一级抓,一层带一层,层层抓落实。
(二)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
在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思想政治队伍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主要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通过各种途径,选拔、招聘素质合格的优秀工作人员,稳定充实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结构会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工作效果,其中知识能力结构和年龄性别结构在思想政治队伍构成中是比较重要的。因次,我们要通过“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公务员考试等新途径,招贤纳士,公开选拔、招聘素质合格的优秀青年人才,与有经验的中老年思想政治工作者构成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合理结构。
拓宽培养渠道,落实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培养计划,全面提高其素质。根据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强化其理论基础。第二,及时深入的学习党的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明确其工作的方向。第三,把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管理技术相结合,提高其工作能力。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成员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要包括培养实践、培养的人员、培养的内容及培养的机构。培养计划的安排要从实际出发,培养的人员和内容要有先有后。落实培养计划要多渠道多途徑进行,脱产学习、在职岗位培训、选送进修都是可取的。
(三)充实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为其注入现代精神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农民树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冲破落后传统观念束缚,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意识、创业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生态意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说,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理想信念教育,为广大农民树立团结奋斗的目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新农村建设形势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为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奠基铺路。
(四)利用大众化载体,灵活运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内容而且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方式。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能是瞎说一顿。”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说理引导法、熏陶感染法、比较鉴别法都是目前适合农村实际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多种多样的形式,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应该随着农村社会条件的变化来选择并合理运用相应的形式。第一,说理引导法,是指通过阐述某种思想理论去说服人和教育人的教育方法。即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其他科学理论的力量,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说服教育,从提高思想政治品德入手,以理服人,引导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以求得各方面的进步。说理引导法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方向原则和民主原则的表现。第二,熏陶感染法,是指教育者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者的身教所创设的教育情景,对受教育者进行感染和熏陶,经过潜移默化,培养其思想政治品德并使之得以升华和提高的方法。第三,比较鉴别法,是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对两种活多种不同事物的异同和特点,进行分析、比较、鉴别,从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认识水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辉,关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思想政治作研究2006
[2]孙惠琴,发挥宣传思想政治作优势为农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理论学刊,2006
[3]朱莉华,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作的若干思考,求实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