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化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一次打猎途中,捡到一本破烂的杂志,其中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深深打动了他。出于对作者才华的欣赏,他辗转找到作者的姑母,表达了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使得这位作者信心倍增,十年后相继推出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长篇巨著。正是屠格涅夫的欣赏与褒奖,点燃了那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心中的信念之火,才使得世界文学史上多了一个闪光的名字——列夫·托尔斯泰。
这就是欣赏别人的魅力。“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一声喝彩、几下掌声、一句“很好”、“真棒”的夸奖,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足够给予被欣赏者以无限的宽慰、充分的自信和不竭的动力。
唐朝诗人杨敬之有诗云:“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欣赏别人,体现了一种做人的修养美德,一种自信的积极心态,一种成人之美的君子风范;是一种豁达的气度,一种博大的境界。
欣赏别人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三人行,必有我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实际生活中每个人身上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都有其优点和长处,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澄净、透明的慧眼去发现它,还要以一种仁爱、宽广的胸怀和豁达的心态,慷慨地报以掌声和喝彩。当喝彩时就喝彩,学会了欣赏他人,我们心中就对世人满怀宽容、诚恳和尊重,对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绵绵不尽的爱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欣赏别人,不是对自己的贬低,而是自身人格修养的一种升华,是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后的提高与进步。送人鲜花,手有余香。欣赏别人的精彩,承认别人的灿烂,接受别人的优秀,自己也可以从中获得启迪、汲取动力、受到鼓舞。
欣赏别人是一种智慧,必须用理性的眼光去欣赏。荀子说:“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欣赏不是阿谀、不是吹捧,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喝彩。欣赏是对他人“闪光点”的辨证评价,而不是“一好百好”,正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欣赏别人,还要把自卑冶炼成自信,把委屈升华为振奋,把失意挤压成动力,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修正自身、完善自我,使自己也成为一个被别人所欣赏的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一个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的人,其内心永远是朝气蓬勃的,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给别人喝彩,何尝不是在给自己的人生加油呢?
学校:武汉市二中
导师:沈卉
点评:这是一篇见解深刻的议论文。作者由名人故事开端,引出本文论证的中心——当喝彩时就喝彩。对古语的引用,既使文章有文采,又增强了说服力;论证较严密,层层递进,可谓一气呵成;论据也能紧扣论点。不足之处是论证方式较为单一。(杨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