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渗透:网络时代国际传播的新特征及对策

2009-03-05 03:18邓建国
对外传播 2009年12期
关键词:媒介受众融合

邓建国

当今时代,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推动下,“融合”已经成为世界媒体业的主要特征和趋势,其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和渗透作用也日益明显。作为世界媒体业的一部分,我国国际传播的各个环节也正面临这一趋势,需要我们密切予以关注并对我们的国际传播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国际传播流程中的融合趋势

国际传播流程中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传播主体、受众、内容和渠道的融合上。

(一)国际传播主体的融合

在传播主体上,国际媒体并购成风。在美国,媒体并购风潮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完成“世纪并购”时达到高潮。2008年,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了道琼斯,加拿大汤姆森公司收购了英国路透社,此时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世界传媒界不可逆转的趋势。

媒体融合使得西方媒体集团实现了跨媒体经营和跨国界经营,极大地增强了其国际传播能力。美国学者Robert McChesney曾预测,在不久的将来,5-8个巨型媒介公司将统治美国的信息市场;50-80个媒介巨头则将统治全球信息市场。而这些媒介巨头大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这无疑将使全球笼罩在西方媒体的舆论环境下,给其他国家的国际传播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国际传播的主体融合还体现在:在互联网社会性媒体的助推下,国际传播中的昔日受众地位上升,产生了兼有“传-受”身份的信息“生产-消费者”(prosumer)或“专业-业余者”(proamateur)。就我国而言,这些“传-受”复合的网站包括反CNN网(Anti-cnn.com)、“全球之声”(Global Voices Online),以及数量越来越多的由在华外国人建立的内容涉及中国的单一或群体博客,如“单位”(danwei.org)、“东西南北”(eastwestsouthnorth.com)和Chinasmack.com等。

(二)国际传播的受众融合

由新传播技术推动的全球化进程导致了“距离的死亡”(death of distance),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人口的流动和融合。人口跨国流动频率的增加和规模的壮大导致了国际传播中不同受众间的融合。

相关数据表明,2004年,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已经达到9万。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时,在华的外国留学生已经达到12万人左右,主要在北京。随着中国入世承诺的逐步实施,中国对外籍高端人才的需求还将扩大。而截至2008年12月24日,在上海就业的外国人已经超过68600人,比13年前增长了13倍。这意味着,昔日这些我国国际传播的国外受众正在成为我国的国内受众。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这种国际传播受众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强。

(三)国际传播内容的融合

近年来,国外主要媒体纷纷通过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通过传播中文版的外国媒介内容来影响中国受众。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通过网站推出简体中文版的外国媒体包括《华尔街日报》、BBC、路透社、美国之音、《金融时报》、日本NHK、共同通讯社等外国媒体。

此外,国外媒体也通过我国民间力量对我国内进行传播,如“译言”网站(http://www.yeeyan.com/)。该网站由三名硅谷“海龟”创办,是一个建立在最新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开放社区翻译平台,由译者自愿选择将国外英语媒体内容翻译成中文,发布到网站上。目前,译言已经与英国《卫报》和《每日电讯报》合作,翻译前者提供的某些稿件,发布在网站上。另外,前述在华外国人建立的博客的内容来源都同时包括国际国内、语言包括中文英文,媒介形式图文共存、声像并茂,这也充分体现了现今国际传播中内容的融合。

(四)国际传播渠道的融合

当今的国际传播,一方面体现在传统上一度相互隔离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都融合到互联网这一平台上,借助其无远弗届的特性,大大提高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各国国际传播机构也借助各种新技术手段,实现国际传播网上与网下的融合,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以Twitter为代表。

Twitter融合了手机短信与互联网,使小规模的短信传播可以借助互联网形成大众传播,有移动的“个人通讯社”的别称。

二、西方国家政府和媒体必将通过媒体融合手段加强其国际传播

媒介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体现在互联网上,就是各种渗透力、感染力(或称“粘性”)极大的各种网络社会性媒体,包括博客、维基、社交网站(如Facebook,Xiaonei)、微博客(Twitter)和视频等等。

《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的作者弗朗西斯·桑德斯指出:“如果我们把冷战界定为思想战,那么这场战争就具有一个庞大的文化武器库,所藏的武器是刊物、图书、会议、研讨户、美术展览、音乐会、授奖等等。”笔者认为,这种基于媒体融合的国际传播不仅体现在国际媒体通过跨媒体传播西方内容从而获得更强大更有效的传播效果上,更体现在西方政府、机构和媒体利用社会性媒体对更多的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群进行更深入的渗透上。

近年来,充分利用在年轻一代中非常流行、极具渗透力和辐射力的社会性媒体也已经成为西方国际传播的重点。

2008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公布了一份名为《新媒体与国际媒体开发》的报告。该报告总结了Web2.0时代的各种新兴媒体的类型和特征,并为如何使用这些媒体影响他国提供了各种建议。该报告还列出美国秘密支持的发生在乌克兰、亚美尼亚等国的“颜色革命”中,新媒体数立奇功的例子。

三、如何应对:了解受众、熟悉技术、培养人才

我国发展新媒体困难重重,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媒体的体制活力不够、技术能力不强、改革权力不多、生存压力不大。在面对已经长期浸润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受众时,解决这些问题显得更加紧迫。

(一)了解国际受众的新媒体使用行为,在传播技术上做到“国际表达”。增强传播的渗透力

鉴于国际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的不同,我国对外传播提出了“内外有别”原则,提倡“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这当然是对的。但笔者认为,这种“国际表达”还应该包括“以国际受众所习惯的新的媒介渠道来表达”这一意思。

互联网时代,国际受众的媒体使用行为有何模式?对此我们仍较缺乏科学和及时的数据,但美国同行却有不少最新研究。如2007年春季,美联社在全球6个城市对青年受众的新媒体使用行为作了科学调查。研究发现,18-34岁间受众的新闻获得途径与他们的前代很不相同:他们较少地通过报纸,更多地通过多种平台和来源(包括网络视频、博客、社交网站、

移动终端、口头传播、搜索引擎等)全天候持续地获得新闻。研究还发现,通过对新闻的分享、谈论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年轻人新闻消费的重要动因。

另外,据笔者了解,与国内受众相比,发达国家的受众中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较为普及,因此他们对移动多媒体内容的需求也大于中国受众。鉴于iPhone的流行,2008年4月,美联社宣布它将推出一个主要依靠广告生存的“移动新闻网”(Mobile News Network),其用户将主要是iPhone用户。

还有,与国内受众相比,国际受众对网络视频有更强的需求。对此,包括美联社和路透社在内的美国媒体纷纷推出网络视频内容。

1977年6月,英国作家费里克斯·格林建议中国每一个对外传播工作者“都应该在他的写字台上放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外国人不是中国人。”在国际传播进入媒介融合时代后,这句话还能提醒我们,在媒介使用习惯上,我们也要重视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只有认识和尊重了这些差异,并在媒介技术上采取了相应的对策,融合时代的国际传播才可能具有影响力和渗透力。

(二)善于利用互联网免费工具及时有效地监测国际舆论和传播效果

网络时代,由于海量网络微内容的出现,“获得信息越来越容易,但提炼信息则越来越艰难”。因此,挖掘和分析国际传播信息,获得网络舆论的宏观规律和本质特征就显得日益重要。

对于新一代互联网数据的分析,存在着两种模式:一是利用搜索引擎等提供的免费服务,一是购买专业公司的定制服务。前一模式成本低廉、效果明显,因此值得我们大加利用,主要包括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谷歌分析(GoogleAnalytics)、百度指数、BlogPulse,以及各种对Twitter内容的跟踪和分析工具等。这些免费工具都可以监测外国网民对某网站的访问情况,或根据关键词实时跟踪网络舆论对该词的兴趣程度等,为我们从事国际舆论的趋势分析和效果研究提供极大的便利。

(三)着力培养善于利用互联网的国际传播实务和研究人才

在我国国际传播的新一轮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自2009年始,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开设了国际新闻硕士专业,要培养新一代的驻外记者。笔者认为,对于这些硕士生的培养,除了政治意识、中国立场、外语水平、文化修养外,还亟待加强新媒体(特别是前述社会性新媒体)应用能力,以及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教授学生如何利用Twitter、Facebook、博客和Skype等获得新闻线索、采访新闻人物、研究新闻主题、发布和推广新闻等。

猜你喜欢
媒介受众融合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融椅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