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评价,正确激励,促进“差生”成长

2009-03-05 02:57夏小红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山谷差生候选人

夏小红

在许多普通中小学,常有一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够“听话”,被老师、学校或是同学,划入“差生”(或称为“后进生”)的行列。

然而,何所谓“好生”,何所谓“差生”?这些所谓的“差生”又该如何激励、促进其成长?

1 谁是真正的“差生”?

我们不妨来做个选择题:假设我们要从以下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全世界,你会选择哪一位呢?先来做些对比:

候选人A:

笃信巫医和占卜家

有两个情妇

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

候选人B:

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

每天要睡到中午才肯起床

读大学时曾经吸食鸦片

每晚都要喝一夸脱(大约一升)的白兰地

候选人C:

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

保持着素食的习惯

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

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

是不是这些信息已经足够帮助你决定最佳人选了呢?且让我们来揭晓答案,看看你选了谁。

候选人A是罗斯福,候选人B是丘吉尔,候选人C是希特勒。结果是不是很出乎你的意料?在我们的学校中,怎样的学生是差生,怎样的学生又是好学生呢?光凭几张考卷和有时得听不听话就能判断了吗?类似于上面的判断选择可能已是司空见惯了吧,你又有没有想过你的选择也可能会导致出乎意料的结果呢。

事实上,“好生”和“差生”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评价模式和指标。尽量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一个学生,多关注其不同特点及发展潜力,才可能做出较为科学正确的判断。有鉴于此,对于那些我们眼里、别人口中的所谓的“差生”,如果我们换一把尺子(换一种评价模式或指标)、换一种眼光(把他看成未来的罗斯福或丘吉尔),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对待他们,怎样激励和促进他们成长呢?

2 “差生”真的什么都差吗?

其实从全面和发展的角度看,“差生”是在某一特定方面和普通人有差距,甚至只在某一特定的时段出现差距。如果老师仅凭着既定的传统的单一教育评价模式用一种思维看待学生,便难以发现每位学生身上都有特殊的潜在能量。更甚的是,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较注重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的评价,评价的考核方式主要集中于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以及对逻辑结构的理解、推理、表达上。而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则从更广阔的视野提出了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多种智能,对教师树立正确的智力观和学生观,科学地评价学生提供了有益启示。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肌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八种。每个人在各种智能水平上存在差异,每个个体都属于不同的智力类型,即使在同一种智力内部,不同的人也会表现出千差万别来。他进一步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劣势智力,教育应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使每个学生都成功。

我新接手的班上曾有一名学生,几乎上每节课都是趴在桌上睡觉,被同学称为“睡神”。我几次三番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上课睡觉?可都没有什么结果。在问及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或理想时,他只是茫然地摇头。很明显,他对学习已经没有了信心和动力。后来经过各方面的了解,却意外地知道他擅长打乒乓球,并且爱好绘画和下棋,文笔也不错。更了解到,他主要是因为以前有几次考试没考好,便被老师骂,后来没了自信,也无心学习了,于是自暴自弃,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此后,我在班上举行了几次课外活动比赛,是他擅长的绘画、乒乓球和下棋比赛。他果然在其中大显身手,我不失时机地在同学和任课老师面前表扬了他几次,他脸上开始有了得意的神色。连日来上课也是精神焕发,我便顺势鼓励,让他好好学习。根据他的特长,我让他到学校的艺术体育特长班去学习。三年后,他考入了一个很不错的大学。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明白,多元智能理论下,没有差生;我们还应经常把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相结合,这样可以让自己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所在,凸显其优势智能,让学生产生“我能行,我能做到!”的思想萌芽,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

3 如何让“差生”走出“差谷”?

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片散文《山谷的起点》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烦恼的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了第四十名,可是她班上只有40个学生。”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四十一名呀!”我说。

妇人听了展颜而笑。我继续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是山谷底部的人,唯一的路就是往上走,他一定会走出来。”过了不久,妇人打电话给我,向我道谢,她的孩子果然成绩不断往上升。我想到,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所以,有时候我们的评价不要只注重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将孩子与周围的同学比,与某某市重点、省重点比,只要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就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而做出价值判断就行。这就是个体内差异评价。它是根据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观点提出来的,故也有人称之为个人发展参照评价。在这种评价方法中,评价对象只与自身的状况进行比较,包括自身现在与过去的纵向比较,也包括自身若干个不同侧面之间的横向比较。这种比较更容易让所谓的学生看到希望,得到激励。

4 “差生”永远都差吗?

我曾在上海一所民办中学任教。作为刚接班没几天的班主任,有一天我与班上的几位学生正在上海万体馆等着上校车去学校。这时有一位班上学生从不远处赶过来,撞倒了身边的一辆自行车,但他只看了看,便没事似的,走开了。我立即走到此刻正与同学聊天的他身旁,小声提醒道:你应该把车扶起来。可是他却像没听见似的,一动也没动。我心中很气愤。早就听说这个班的学生素质很差。“孺子不可教也!”我叹了口气,便自己将自行车扶了起来。

然而,过了几天,我班语文老师给我看了一篇那位学生的周记,只见上面写道:“上周日下午在(上海)万体馆的时候,有点慌张,不小心把别人的自行车撞倒了,之后与同学的谈笑使我把这件事忘了个干干净净。后来发现老师将其扶起时,才记了起来,心里觉得很惭愧。的确,在老师的身上,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我会努力将其改正,并以老师为榜样。”

看完后,倒觉得是自己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先是先入为主地把这帮学生看成了“素质很差”的“差生”;之后是在没有弄清事实真相之前,误认为该学生是不理会自己的“提醒”。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棍子”把学生打入了“不可救药”的“差生”行列,实在是有违为师之评价之道。

2008年9月,新课程改革在全国铺开,以新课标为依据,教师不仅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更应科学地评价学生,应意识到并努力做到: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发展性评价。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关键是要求我们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核心是重视过程的总评价。

参考文献

[1] 胡东芳.学校管理新思维.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2] 胡东芳.教育新思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金娣、王刚编著.教育评价与测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 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王孝玲编著.评价的理论与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6] 林清玄.山谷的起点.今晚报,2001.10

收稿日期:2009-06-17

猜你喜欢
山谷差生候选人
山谷(外六首)
Task 6
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候选人展示(以姓氏笔画为序)
睡吧,山谷
在书上睡觉
诡异的山谷
智出山谷
找你算账
首届启功教师奖候选人名单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