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世华
寒饮化热者,以温化寒饮为本
慢性咳喘疾患多以感寒而发,病程日久,虽有咳痰黄白相兼,舌质红暗,苔黄腻等寒郁化热证,但根据“治肺不远温”的原则,采用温化寒饮为主,同时根据痰瘀伏肺为慢性咳喘病的“夙根”,而辅以涤痰祛瘀,利气平喘的方药治疗,每获良效。
典型病例患者,男,74岁,1990年12月4日初诊。主诉:咳喘反复发作4年余。每年冬季易发,在某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近1周来因受寒后咳喘又作,经用西药抗炎、止咳等对症处理,效果不显。就诊时症见胸闷气急。动则尤甚,咳嗽痰多,色白黄相兼,且白多于黄,不易咳出。咽痒,口干不苦,大便正常,舌质红暗,苔黄腻,脉弦滑。辨证:寒饮化热。治法:温化寒饮,佐以涤痰祛瘀,利气平喘。处方:生麻黄10g,细辛3g,干姜6g,紫菀10g,款冬花10g,法半夏10g,五味子10g,葶苈子15g,青、陈皮各10g,牡荆子15g,卫矛15g,生甘草6g。服药7剂,咳喘明显减轻,诸症悉减。再以原方服7剂,咳嗽愈,气喘减轻,后以温补阳气,益气养阴等法调服。
阳虚痰瘀化热者,以温补阳气、涤痰祛瘀为主
慢性咳喘疾患缓解期多以阳气虚弱、痰瘀伏肺证并见,属中医“虚喘”范围,虚中挟实,故治以温补阳气以散痰瘀,虚实同治,待阳气渐复,痰瘀症状改善,继以温补肺肾之阳为主,缓收其功。阳虚之因,除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外,还与痰瘀伏肺伤及阳气和咳喘反复发作重伤阳气有关。阳气不足,无力温散痰瘀,痰瘀不去,重伤阳气,形成恶性循环。临床呈现阳虚证与痰瘀化热证并见时,阳虚为其根本,故在温补阳气的基础上以散痰瘀,即收效甚捷。
典型病例患者,男,63岁,1990年12月11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喘10余年。患者缘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后受寒易发,冬季较甚。近2年来咳嗽明显加重,伴有气急。在某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4天前,因气候骤变寒冷,咳嗽夜间加重,痰白而黏稠,气喘,气短,在某医务所诊治,给予乙酰螺旋霉素、必嗽平、氨茶碱等药物口服,症状稍减。就诊时,咳喘仍存,且背部怯寒,唇暗,口干不苦,二便正常,舌红暗,苔黄腻,脉弦滑数。辨证:阳气虚弱,痰瘀化热。治法:温补阳气,涤痰祛瘀,佐以宣畅肺气。处方:生黄芪15g,熟附子10g,葶苈子15g,小青皮15g,广陈皮10g,牡荆子15g,生麻黄10g,南杏仁10g,紫菀10g,款冬花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咳嗽、气喘减轻,痰量明显减少,但仍感背部怯寒,肢冷,舌偏红暗,苔薄黄,脉弦滑。续用上法加强温补阳气之品。处方:生黄芪15g,熟附子10g,桂枝10g,茯苓15g,白术lOg,炙甘草6g,紫菀10g,款冬花10g,法半夏10g,陈皮10g,葶苈子15g,牡荆子15g。7剂。
三诊:咳喘控制,背怯寒减轻,肢末转温。此乃阳气渐复之象,续服上方20余剂,阳虚症状明显改善,仅活动后感气短,后续以温补阳气治之,配合复方参蛤片,每次5片,2次/日,巩固疗效,咳喘年余未发。
时热证寒者,治寒不远温
所谓“时热证寒者”是指慢性咳喘患者夏季受寒而发病。此时气候虽属高温酷暑,洪老仍严格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凡是肺阳虚衰咳喘痰白者,虽病发于夏季,仍主张坚持“治肺不远温”的治则施以温散方药。
典型病例患者,女,23岁,1991年7月23日初诊。患哮喘1年余,每遇气候突变或感冒后易诱发,发作时氨茶碱、强的松等药可收暂时之效。近1个月前因外感又诱发哮喘,经西药治疗症状稍有缓解,但每天晚上均有发作。就诊时症见阵发性呛咳,咽痒即咳,吐白黏痰,咳甚则喘,夜间尤甚,不能平卧。平素易感冒,口唇暗,二便正常,舌质红暗,苔薄黄腻,脉弦滑数。两肺听诊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辨证:寒饮伏肺,郁而化热。时虽盛暑,古人认为治热远热,洪老认为本病的本质是寒,故治以温肺散寒。处方:生麻黄10g,干姜10g,细辛3g,紫菀10g,款冬花10g,法半夏10g,葶苈子15g,青、陈皮各10g,牡荆子15g。1剂/日,水煎服。
二诊:药后第1剂咳喘明显减轻,且停服西药,次日哮喘未发。服药7剂,咳喘基本控制,能平卧,舌脉同前,两肺听诊哮鸣音(一)。效不更方,原方再进7剂。
三诊:咳喘控制,服药期间曾患感冒1次,哮喘有轻度发作,服上方约半小时缓解。现鼻塞,鼻痒,喷嚏频作,背冷。后以宣通鼻窍,温补阳气之剂,服药40余剂,感冒次数明显减少,哮喘近年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