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51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2009-03-03 10:01杨小玲林桂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甘精降糖药糖化

杨小玲 林桂芳 吕 琦

资料与方法

51例来源于我院内分泌科2007年7月~2008年2月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男27例,女24例;年龄61~86岁,平均75.7岁;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病史3~32年:空腹血糖(FBG)10.694±1.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PBG)15,35±2±3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9.03±1.03)%。患者均无肝、肾及心功能不全,也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状态。

治疗方法甘精胰岛素1次/日皮下注射,起始剂量为10U,腹部或三角肌皮下注射,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同时联合应用瑞格列奈、阿卡波糖,根据餐后2小时血糖调整剂量。

观察指标①治疗前、治疗后4、8、12、16、24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②治疗前、治疗后12、24周糖化血红蛋白变化。③低血糖发生次数,有典型低血糖症状或血糖<3.9mmol/L。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8、12、16、24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2、24周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未发生低血糖事件。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疾病,随着病程的发展,胰岛B细胞功能逐渐减退,口服降糖药往往很难长期维持血糖达标。UKPDS研究显示,单药口服治疗3年后维持HbAlc<7%的患者比例仅为50%,9年后使用磺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的患者中仅24%和13%维持Hbhlc<7%,因此,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联合治疗,才能维持HbAlc达标。200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指南指出,为尽早和尽可能使血糖达标,应早用药,早联合,早用基础胰岛素治疗。

理想的胰岛素治疗应该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两部分的补充。理想的基础胰岛素的作用应能覆盖全天24小时,无明显峰值,避免空腹和餐前低血糖。甘精胰岛素具有长效的吸收特性和活性曲线,弥补了中效胰岛素的许多不足,其进入皮下组织时则形成微小结晶而被吸收,药效维持24小时,提供相当恒定的基础胰岛素。

本临床研究显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达到理想控制。甘精胰岛素主要补充内源性基础胰岛素不足,基础研究表明,胰岛素治疗可以通过改善脂肪细胞功能(抑制脂肪分解、增加脂联素分泌)、减轻脂毒性、减轻糖毒性、抑制活化的NF-KB炎症通路、减轻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最终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恢复β细胞功能,在控制空腹血糖水平的同时,餐后血糖也可得到一定的改善,而同时联用瑞格列奈、阿卡波糖,又进一步对餐后血糖进行控制,模拟了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基础加餐时模式,达到接近生理状态的血糖控制目标。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中最为突出的隐患,不仅危险,还会阻碍血糖控制达标,本研究中,未发生低血糖事件,说明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甘精胰岛素还不增加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大量临床研究亦已证实。甘精胰岛素1次/日,不限时间,且操作简单方便,易为患者接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因此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甘精降糖药糖化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服降糖药要选对“时辰”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