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外贸的比较优势与外贸战略取向

2009-03-03 10:01李春明
国际市场 2009年1期
关键词:劳动力国际贸易优势

李春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进出口贸易实现了历史性飞跃。2007年,中国的GDP达24.66万亿元,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达2.17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贸易比重从1978年不到1%上升到8%。外汇储备资产达1.6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外贸的增长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转变是分不开的。正是得益于这一结构性转变,越来越多体现中国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从人均贸易额来算,尚不属贸易强国。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仍然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环节。要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转变,还需要较长时间,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出口贸易战略,以促进外贸经济的良性循环。

一、贸易比较优势战略概述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中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即每个国家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条件不同都会在某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如果每一个国家都集中生产要素到有绝对优势的本国产品上,然后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产品的一部分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有效地利用,每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

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思想,引出了比较利益理论,指出各国在国际分工中“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便可以获得各自源于贸易的利益;赫克歇尔-俄林(1933)的H-O Theorem从资源禀赋的角度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扩展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形成各自的比较利益,即世界各国按照“比较成本低·比较优势·比较利益”这一结构获利,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福利水平。

克鲁格曼则通过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得出了即使两国间没有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也会由于规模经济而产生国际贸易的结论。相反,劳动力增长和外部规模效应等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取得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他认为,在其他相同的条件下,拥有更大国内市场的国家将有更高的工资率,国家倾向于出口那些拥有较大国内市场的产品。国家间商品生产和贸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生产模式可能是完全由偶然性的历史因素和政府计划所决定的。

(二)比较优势陷阱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应将劳动密集型产品与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进行交换,从而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这种交换中都获利。但事实证明:按照这样的比较优势战略进行国际贸易,并没有给包括我国在内的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带来想象中的利益;可悲的是,发展中国家在这样的贸易格局中受到了严重的经济伤害,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二战后发达国家之间行业内贸易量大量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在国家间转移;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假设相悖;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陷入了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低位资源要素产品出口的困境。而发达国家却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益,这种现象被称为“比较优势陷阱”。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所享有的优势产品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这种相对优势的形成又是建立在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高消耗的基础上的。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和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再具有垄断优势,所以如果我国根据本国拥有的劳动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贸易利益,却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市场效应,固化原有的国际分工,导致发展中国家恒久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环节,逐渐陷入单一产品结构的畸形产业结构。因此过分地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而忽略其动态特征的静态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无法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的不公平现象,反而只能使其不断加深。

就我国目前而言,国内劳动力生产率提高缓慢、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成本上升;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产品的价格呈现下滑趋势,再加上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多采用降低价格来扩大出口,更加大了价格下滑幅度。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日益减退,靠传统的比较优势扩大出口,势必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二、比较优势在我国外贸中的实践及问题

(一)我国的外贸比较优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是以劳动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也即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体来说,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优势以及粗放型增长所带来的规模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中国的产品得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仅200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出口商品额达6912.2亿美元,其中90%以上属于工业制造品。

(二)我国外贸比较优势的问题长久以来,为自由贸易学说提供理论依据的就是比较优势学说。不论是大卫·李嘉图的古典比较优势学说,还是赫克歇尔-俄林的新古典贸易理论,都强调了只要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进而交换,就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利。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这些理论证明,基于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各发展中国家应当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其贸易战略的理论基础。“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违背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发展的绩效就会很差,将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反,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就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将有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看,中国的比较优势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的。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市场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我国这种以劳动力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正在遭遇瓶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贸易条件日趋恶化。首先,随着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产结构的升级,人们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逐渐下降,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比重不断上升,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其次,由于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也都为发展中国家所有,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进入门槛不高,因此,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再加上我国国内各厂商之间“割喉”式的价格战,更是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正常发展,导致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二是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难以长期维持。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成效的逐步显现,以及老龄化的不断加快,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在逐渐减少。另外,由于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单位产品的工资成本正在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提高,劳动者对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将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另外,由于各发达国家都认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侵害了其产业和劳工福利,因此都在采取各种贸易壁垒(如SA8000社会责任标准)来保护其国内产业及利益相关者,令我们的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难以继续。

(三)过分强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抑制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提高。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强调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产量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资源,从而限制了其他产业的要素投入,不利于其他产业的提高。在世界制造生产链中,我们往往也只能参与到其中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居于对应价值链的末端。就企业来讲,主要体现为利润率低,对特定市场的上下游环节依存度较高,抗风险能力低。因此,在这个所谓“中国制造”的游戏中,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及极为可怜的利润份额,这样的发展显然不利于中国纺织业的产品升级和长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四)要素替代进程的加快,致使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失去其比较优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自由流动,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三、我国外贸发展中比较优势战略取向

现实的贸易战略取向应是既要保持我国中低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又要有意识地提高和实现向中高端国际分工环节的发展。同时,贸易政策要引导、鼓励企业对技术和知识含量丰富的资本品进口,并加强自主研究开发,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

(一)调整外贸政策,引导和支持外贸企业

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国际贸易发生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商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国际间商品价格的差异反映了一国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可以直接形成竞争优势并成为引发对外贸易的经济变量。而在现实中的国际贸易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商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不能如实地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引起贸易福利的不均衡分配。在考虑社会成本的情况下,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确定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进行自由贸易很可能使社会福利受损。

因此,应及早扭转这种局面。政府必须改变对外贸企业业绩的评价机制,建立以出口效益为主结合资源利用率、污染程度、职工福利、技术含量等综合考核指标。目前我国政府已在这方面有所改善,如在出口退税上,实行差别退税率,对于容易引起贸易摩擦、附加值低、高污染、高消耗、高能耗的企业,降低出口退税率甚至取消出口退税而对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企业给予较高的出口退税率。

(二)技术创新和调整贸易产业和商品结构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是技术创新作用于内生变量,通过改变需求收入弹性,就会使贸易条件产生良好的变化,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获得贸易的利益从而导致福利的最终上升。同时,地区分割的市场对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分割的市场促使区际产业趋同,进而导致区际贸易壁垒阻碍商品和要素的国内流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从而影响规模经济在一国国内的形成。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当今世界,一国的对外经济利益的取得主要取决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如果其要素禀赋在较为落后的产业而且使之静态化,那么在国际分工中将处于不利地位,贸易大国就有可能陷入“比较利益陷阱”,从而损害国家长期发展的可能性。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外贸战略既要立足现有的成熟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同时又要积极培育和壮大新兴的未来的支柱产业,使二者协调发展,不可或缺。因此,主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动态地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断地探索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制定相应的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调整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主导产业引领作用

贸易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从开放的角度,以国际产业关联为背景,选择主导产业,必要时从战略角度对产业的发展进行必要的保护使之能取得规模效益,并伴随着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比较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我们可以用一组数字来加以佐证:在出口方面,从1980年至2005年,我国初级产品比重从51.6%下降到6.4%;工业制成品比重从48.4%上升到93.6%。机电产品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61.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1.3%,非机电产品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8.7%。进口方面,1980年至2005年,初级产品比重从37.7%下降到22.4%;工业制成品比重从62.3%上升到77.6%。机电产品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48.9%,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2.5%,非机电产品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1.1%。

(四)建立健全统一的国内市场,整合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培育源自规模经济的比较利益

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的行政分割,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产品与生产要素流通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国际资源配置过程缺乏国内资源合理化的支持。这种条块分割不但排斥竞争,还由于市场的过于狭小而阻碍了市场分工和专业化发展,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进而影响我国国际分工的动态化发展。因此,建立统一有序的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是我国追求动态比较利益的重要的因素,使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相互协调,以获得来自于规模经济的利益。

猜你喜欢
劳动力国际贸易优势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画与话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