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晓婧
英国的A-Level课程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且在国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课程。它的考试是一种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反复的实践检验后逐渐形成的稳定、规范并且受到普遍认可的学业评价方式。但是目前,国内关于英国ICT课程方面的调研主要关注相当于国内中考水平的GCSE考试,而相当于高中会考、高考的A-Level考试却较少有人提及。
一、A-Level课程介绍
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简称A-Level课程,自1951年就被正式启用一直延续至今,被誉为英国的金牌教育方式。它包含英语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心理学、会计、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等十余门课程。英国学生一般在16岁或再大一些时(相当于我国的高二、高三)开始学习这种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三或四门主科课程并参加毕业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其所选择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能否进入理想的大学以及将来所要学习的学位课程。
A-Level课程体系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及考试分别由英国的四个主要考试局CIE、OCR、AQA和EDEXEL设计并组织,其权威性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迄今为止,全球已有5000多个教育机构开设了A-Level课程,每年有数百万学生参加由这些考试局组织的统一考试。由于该课程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新加坡甚至直接将该课程考试作为大学入学的全国统一考试。香港地区也将该课程引进,作为大学入学的测试标准。现在我国大陆地区许多城市也设有A-Level考试的办事处,使希望能够去英国高校深造的中国高中毕业生在国内就可以参加考试。
二、A-Level试卷及评分标准的分析
ICT课程的A-Level考试采用笔试方式,按照课程大纲所划分的四个单元分别命题,每单元为一张试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其一作答。该考试秉承了英国考试一贯的风格,即试卷科学严谨而且判分标准极人性化。ICT课程的A-Level试卷满分为90分,其中试题总分是86分,另外4分将根据考生在答题时拼写、标点和语法等方面的准确程度酌情给予。本文将以OCR考试局编写的2007年6月Unit2512与Unit2515中的部分试题为例进行分析。
(一)A-Level试题类型
题型是反映考查内容的形式,它服从于考试的目的和考试内容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类题型的功能,对于试题的质量以及考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A-Level试卷摒弃了考试中惯常使用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全部采用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形式来进行考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简答题
简答题是一种建构型的测验题目,题目设计采用直接提问的方法,学生可以用一个词、短语或句子来做出回答。简答题要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简单的组织、语言表达和分析能力。
提问结构严谨且指向明确,学生必须自己回忆所需的信息或在脑海中回想已有的相关操作经验以解决提出的问题,实现了对知识的过程性考查。针对简答题所具有的答案客观存在,但是并不是唯一的特性,OCR在编制评分标准时作了充分的应对。
2.论述题
论述题也是一种建构型的测验题目,与其他题型相比较,这种题型更具开放性,即学生的回答可以自由、多样与不确定。论述题主要用来考查学生回忆、组织和整合观点,用书面语言清楚表达自我,以及创造性地解释和应用信息,而非仅仅识别这些信息的多种综合能力。
论述题提问简洁,给学生留出了自由回答的空间,这一自由性增强了论述题的评价价值,同时也增加了评分的难度。许多教师认为论述题区分度不明显,评分主观性较强、信度不高,不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这也是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考试,对使用论述题一直比较谨慎的原因。
(二)A-Level试题的设计
命题最重要的任务,一是选择合适的试题情境材料,二是根据情境材料的内容设计合适的试题。试题要求学生完成的思维任务或操作活动都是置于一定的情境中的,因此学生对情境材料的理解,对其能否完成试题要求的任务至关重要。
我国信息技术课的考试也很重视试题情境的选择与设计,但是笔者发现目前试题的情境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情境的材料与考查内容无关或相关度不大。二是情境设计生硬或晦涩难懂,与现实生活脱离。三是情境描述冗长,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给人舍本逐末的感觉等。那么A-Level试题的设计有何不同呢?
1.情境的设计
A-Level的试卷情境设计通常是以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为依托来进行的,并涉及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Unit2512全卷的内容都基于一个情境,即一家旅游公司要组织境外旅游并拓展相关业务。全卷共有10道大题,总共包含28道小题,全部由此情境发散开去,层层递进,步步拓展,形成网状的覆盖结构,将所有的考查内容紧凑、密实地编织在一起,而且情境材料的描述语言也非常精炼。
整张试卷的提问在同一个情境下展开,开篇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来逐步完成,而且所有的试题之间转承自然,却又相互独立。由于该任务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却又不同于学生日常生活,可以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及其创造力。
如何将考试大纲中的考查内容自然、流畅地编织在情境中是试题设计最大的难题,A-Level的试题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其实这种“任务驱动”的方法在我国信息技术课堂上屡见不鲜。我们可以将A-Level的启示与已有的“任务驱动”设计经验相结合,在信息技术课考试中情境的设计方面需要再多下一番工夫。
2.内容的设计
英国A-Level试题与GCSE试题在内容的设计上有相通之处,比如在内容的取舍方面,超越教材、超越具体工具;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过程化、贴近生活的原则等。这些特点在此不再赘述,下面笔者阐述具有A-Level特色的探究性题目。
探究性学习最突出的就是探究性和开放性。在我国物理、化学科目的笔试卷中探究性题目早已出现。这些试题实际上就是“微型研究课题”。学生解答此类试题的过程相当于研究性学习或者模拟性研究的过程。学生的答案可以被看做是研究性学习或模拟性研究的成果,而且因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以及题目本身具有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在答案的组织上必然呈现出多元、开放的特点。
李艺教授对我国的信息技术新课程中的“技术”是这样解读的:我们需要学生掌握的首先是动手的技术,然后是如何做的技术,即设计的技术和规划的技术;要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即技术思想是什么;还要了解技术的价值,即为什么要有技术,技术之于社会、生活的意义如何等,这才是在新的信息技术课程中重新阐释的内涵丰富的完整的技术。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选取源于生活以及工作的实际需求,并且能够体现这些技术思想支撑的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同时适当触及信息技术的前沿动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考试作为教学的延续与保障,当然也要力图将新课程的技术思想渗透其中。
通过对A-Level试题的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在命题和编制评分标准时所遇到的“瓶颈”其实是可以突破的,已经比较完善的部分也是可以更加出色的,所以笔者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给广大教师打开一种新的思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国A-LEVEL课程介绍[DB/OL].http://goabroad.sohu.com/76/60/article204026076.shtml.
[2]Robert L.Linn & Norman E.Gronlund.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Unit 2512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Communications[DB/OL].
[4]李艺,王洵,谢伟.英国GCSE试题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