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探索研究

2009-03-02 09:33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激励机制信息技术

刘 成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取得显著的成绩,国民信息素质有较大提高,中小学校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成果不断涌现,有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另一方面,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弊端,阻碍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就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探索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120157-01

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是让学生学计算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与其他学科相比,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模式,其教学方法和途径仍处于摸索中,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参考和借鉴,加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理念,用课改的要求指导教学,不断探索新环境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各中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从信息素养的培养上来讲,效果不是很理想,换句话说,如今高中的信息技术课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就学生的表现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学生信息意识淡薄

很少有高中生在面对不了解的知识时,能够想到用网络获取知识,这也直接导致中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较差。很多学生虽然会使用电脑,但缺乏信息检索等高效获取信息所必备的知识、技能。无法简便地通过计算机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表现在信息检索过程中的盲目低效、面对网上信息的真假无序而束手无策。

(二)信息道德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不少学校一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擅自改变计算机设置、删除软件、自设密码、进行网络攻击、盗取别人的信息等,这实质上反应的是学生的信息道德问题。

二、在实践中丰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教学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讲精练主要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量上少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学、去思考;在质上求精,排除学生已经掌握的和通过自学能理解并掌握的知识。重在教学中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使其发挥创新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努力完成在本堂课里教师预定的任务。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例如:在讲授主页制作这一章节时,我先用一、二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规划好站点空间,给他们展示一些学生制作的精彩主页,引发他们制作主页的兴趣。介绍主页制作的环境及最简单的主页制作方法。然后教会学生申请一个个人的免费主页空间,将一个简单的主页上传到Internet上去,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亮点内容。在神奇的Internet上看到了自己的主页,学生们兴奋了。他们开始有了丰富自己网页的欲望。没等老师讲,他们已经急不可耐地拿起教材,开始美化自己的主页了。网页制作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他们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我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把实践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中始终把信息技术有关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还特别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中学生而言,我通过学习打字的游戏软件,把学生带入有益于学习的轻松环境中,解决了枯燥的键盘学习。使他们熟练地掌握了键盘操作并且指法规范,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了Windows、Word以后,经过练习,一般学生都能熟练地利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汉文输入及文字处理,在教Excel时,我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教学方法,可提出把该班本次月考试的各科成绩用计算机来处理,计算每人各科成绩的总分,还要按总分排名次,应该怎么办?然后引出函数、公式、排序的使用方法,通过Excel来完成这类任务,将轻松又准确。通过设置一些悬念,再让学生用计算机去解决,他们会觉得学习计算机确实有用,能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在不同年级举行计算机绘画、打字、编辑文稿等比赛,通过比赛,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独自操作能力。

(三)发挥网络优势,培养学生学科整合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在网络的支持下显得得心应手。Internet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有着资源共享独厚的优势。由于它储存容量大,媒体种类丰富,检索容易、快捷,不失为学生学习的好载体,同时也使知识得到充分整合。多媒体网络教学非常强调教学中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性,根据教学的要求,学生通过对现有多种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实现了对知识信息不断进行新的加工、组合和整理。教学不再是纯知识教学,而是透过多种知识资源所实现的知识、意义、思想、价值、理念、情感结合于一体的教学。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网络时,结合数学、语文、思想政治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激励机制要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激励性的评价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了解教和学两方面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测评可以通过日常作业、定期的技能竞赛、阶段考试及学生作品展示等手段来实现。教师的评价可以通过班与班之间的对比及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调查报告等形式来完成。我在第一学期给学生布置了个人主页,要求期末前提交到Internet上,通过互相展示,评出等次,并在学生间进行讨论和评价,以此作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指标,作为一种督促和激励的手段。

信息时代的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上,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样,教会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激励机制信息技术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