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民间情绪都挺激动

2009-03-02 12:58
环球时报 2009-03-02
关键词:中法关系空客订单

●本报驻法国、加拿大特约记者 姚蒙 陶短房 ●本报记者 刘扬 王娜●陈万新

一条“中国取消与空客百亿飞机订单,意在制裁法国”的消息3月1日挂在中国一些网站的显眼位置。这条消息援引美国彭博新闻社2月25日的消息称,空客公司两名高管表示“今年不指望与中国再签署任何合同了”。对此,空客发言人2月26日称这一报道“不正确”。这样似是而非的消息在中国网站上“一点就着”,反映出中法一系列不愉快的波折后,中国一些网民急欲报复法国的情绪。在法国网站上,一些网民也端出一副“不怕中国制裁”的架势,反华厌华情绪激烈。双方民间的情绪极端对立,使中法关系的未来极不确定,摩擦点此起彼伏。有中国学者认为,现在中法之间的现状是,中国快速增长,法国的发展速度变慢,两国的差距在拉近。法国多年养成的优越感存在的事实前提在丧失。这种变化对双方民众情绪的冲击是巨大的,但法国政府的引导错误而且幼稚,在双输的情况下,法国的执政者绝得不到什么便宜。

空客没有订单的报道“不正确”

3月1日在中国许多网站的显眼位置上,都挂着一则题为“中国取消与空客约百亿美元飞机订单”的消息。有些网站将新闻标题改为“中国取消空客订单,法国损失惨重”,或者“中国取消与空客百亿飞机订单,意在制裁法国”。这些消息援引2月25日美国彭博新闻社的报道称,2009年空中客车将“不指望中国的订单”。

记者找到报道的原文,该报道援引空客两个匿名高管的话称,空客一直在与中国就多达200架的飞机合同进行谈判,但是“今年可能不会指望再签署任何合同了”,但一旦经济情况好转,该公司还是有可能赢得与中国的此项合同。报道并未作出此举是“制裁法国”的评论,也没有空客“将损失100亿美元”的字眼。

中国有网站报道称,“针对空客100亿美元大单落空的消息,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在以‘中国警告空客为题的报道称,延期交货甚至取消订单将严重打击欧洲最大飞机制造企业空客公司”。不过,据《环球时报》记者在《福布斯》网站上查询,这是一篇去年12月10日的评论。

2月26日,彭博社刊登了澄清报道。报道援引空客公司发言人的电子邮件称,空客认为彭博社此前的报道“不正确”,虽然“市场是具有挑战性的”,各种困难都可能遇上,但空客将“积极和中国客户进行磋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但这一澄清报道并没有引起中国网站的注意。

中法民间都有不满声音

有分析称,“空客大单”事件折射出在法中一系列不愉快的波折后,中国民间有一种对法国的强烈反感,和急欲拿法国人出气的情绪。类似的情绪,在法国社会和民间同样存在,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这种“出气情结”很容易把对现状的不满,发泄到“讨厌的外国对象”身上。法国《解放报》2月26日的一篇文章称,在2009年中国“被一系列可能的危机所困扰”,因此经常表现出激烈反应,文章称,北京通过“给友好的德国、瑞士、西班牙和大不列颠发奖向法国示威,并且不惜让特意去灭火的拉法兰无功而返”。法国《新观察家》杂志2月28日评论称,“中国社会仍对昔日中央帝国的荣耀念念不忘”。

一位曾在法国长期生活过的中国华侨认为,有很多原因造成了法中之间容易“对冲”。比如,法国和中国存在直接利益冲突,法国视非洲为自己利益范围,对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日增心怀不满,认为直接影响到自身最高战略利益。另外,法国对现有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不满,希望利用美国此次的窘境抢得一部分主导权,而中国是现有秩序的受益者之一,虽然对美国也有不满,但总的来说倾向于维持现状,这也令法国感到不满。况且,法兰西民族素有傲慢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特性,容易产生自我优越意识,并且不重视别人的感受,不仅对中国,对美国等强国都会产生本能抵触情绪,对弱小国家则因为觉得自己优势不会动摇而“宽容”得多。中国近年的发展很快,这种对立情绪也会因此滋生,这就是上世纪70年代两国民间比现在似乎还要“亲切”的奥妙所在。这位人士提醒说,空客实际上是法、德、英、西4国合股的公司,不是法国公司。他说,中国人应该慎重看待美国媒体爆出的“空客2009年将不指望中国订单”的消息,理性看待中法关系。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7日的一篇评论认为,“圆明园是最能挑起中国人民族情绪的议题之一。北京选择不介入有关圆明园铜兽首拍卖的诉讼,既是依据对事件本身的判断,也流露出处于目前中法关系背景下的微妙心态。这符合北京力求塑造的国际事务中的形象,即不会坐视对方挑战底线,但会严守自己的底线,并有选择地与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保持适当距离。所谓有选择,例如:圆明园不同于西藏,文物不同于主权”。

中法经贸关系不会伤筋动骨

国际上一些分析认为,中法这种情绪显然会影响双边关系,包括经贸关系,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国经贸往来并不会因此出现伤筋动骨的消极变化。德国发展政策研究所的经济学家费多丽在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赴欧采购团“不去法国自然具有外交意义,这是中方有意发出的巧妙信号,旨在告诉人们,中方始终对法国总统萨科齐会见达赖喇嘛表示不满。但已有迹象显示,法中两国的经贸关系将正常运作。”

就在中国采购团“绕过法国”的同时,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和欧洲业界人士的消息说,中国最新一代的长征火箭将在2010年的下半年为欧洲通信卫星公司发射一颗重5吨的卫星。报道说,这个协议显然是在过去几天达成的,“中国为法国发射卫星的交易,是中国的火箭工业在10多年的时间里首次为一家主要的西方卫星运营商发射通信卫星。该报道认为,虽然中法关系存在政治上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影响到两国正常的商业往来。

中国一些外交分析人士认为,法国在很多问题上带了坏头,但也在很多问题上带了好头:当年中法曾率先达成战略伙伴关系,率先进行战略对话,率先开展文化年活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表示,中法之间在外交上存在斗争,不应也不会进行经贸战。中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很看重“面子”,因此,只要双方努力到位,可以把这一页翻过去。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法之间的问题只是政治因素干扰了中法之间的贸易关系,绝不是中国政府要用经贸问题来惩罚法国,更不会引发贸易战。此次中国一些公司推迟订单,不仅包括法国的空中客车公司,也包括美国的波音公司。这主要是中国公司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他说,本来法国货在国际同类商品中一向价位偏高。中法关系好的时候,中法关系迅速发展。法国经济支柱产业飞机、核电等都得到中国大笔订单。空客比波音晚15年进入中国市场,但空客现在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升至39%,空客2007年向中国交付的飞机数量达160架,远超过波音的101架。在第三代核电站以及高速铁路方面,中国对法国产品也有照顾的成分。目前,受到中法之间情绪的影响,这样的照顾当然不会持续。

日本《产经新闻》去年底曾用“近亲”和“僧恶”这两个意义相反的词汇形容中法关系。该报当时写道:“如果法国认为中国不会忘记当年中法建交的情谊,而对现在中国的反抗不放在眼里,那将会令中国对法国的背叛更加愤怒,这就是所谓的近亲憎恶。如果从兄弟反目的角度出发,他们之间的争吵往往比一般人之间更严重。”

西方应修改游戏规则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一些公司推迟订单只是一个经济行为,但中法关系最近问题比较多,所以很多行为都比较容易被政治化解读。中法两国的网民把这一问题联系到了政治问题上,稳定两国民间情绪是双方政府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金灿荣认为,目前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亿人,这3亿人的政治作用要远远大于它的人口数量。这个现实,不仅是法国,也是其他西方国家必须要正视的新现实。西方对华的游戏规则要改一下了,不能再为了取悦一小部分人而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

周世俭说,与中国关系搞僵,不符合法国的战略利益,尤其是在法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在经济这个战场上,萨科齐一直想与美国抗衡,但法国的做法是将中国往美国那边赶。他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市场,连美国都放低身段,谁放弃中国市场,就是天下头号大傻瓜。

金灿荣说,短时间来说,双方的经贸关系不会伤筋动骨。因为两国合作的前景是好的。在经济上,法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技术来源。从战略角度,法国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它的规模。在思想领域,法国的思想独树一帜,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在文化方面,法国文化是现代文化特别重要的一支。他认为,现在中法之间的现状是,中国快速增长,法国发展速度变慢了,两国的差距在拉近。法国多年养成的优越感存在的事实前提在丧失,法国心理调试比较困难,需要一定的时间,中国要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要有大国风度。

一位中国的欧洲问题专家说,他曾在与多位欧盟驻华的大使在一个会议上交流,这些大使一再强调中欧关系重要,但“就是因为重要,所以中国必须让步,如果不让步就是不重视中欧关系”。他说,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也许可以代表了欧洲的一种主流想法。中国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不要想“毕其功于一役”。▲

猜你喜欢
中法关系空客订单
空客公布3月订单和交付情况
波音公布第一季度订单和交付情况
空客在新加坡开设新园区
萨科齐执政期间中法关系波动及原因分析
全球造船业订单量持续下滑
中法外交关系的走向与展望
2003年中国造船完工达6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