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想:
苏轼评王维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唐宋诗词中许多优美的篇章,都在读者头脑中留下了美妙的画面,画中景是诗中的意象,景物的选取安排则是诗的表达技巧。因此,鉴赏古诗词,可以抓住文中写景的词句,构想画面,通过对物象的揣摩、探讨、品味、涵咏,来领悟作者微妙复杂的情感。
教学目标:1、扣住文中意象,还原生活场景,体会文人情怀。2、分析画面特点,探讨构画技巧,鉴赏诗词妙处。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设置情境化
课前教室内播放李叔同《送别》歌曲,营造感伤氛围。
导入:长亭古道,芳草细柳,晚风残笛,夕阳远山,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在各处演绎着。
教师范读,学生说出文章的感情基调:哀婉、缠绵。
二、意象组合场景化
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文章中的相关意象,概括按时间顺序出现的三幅画面。
1、别前不胜凄凉——
画面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借助意象,学生描述场景:时当秋季,景已萧瑟,正值天晚,暮色阴沉,一场暴雨之后,微凉的风中传来蝉儿衰弱的鸣叫。
(2)(多媒体显示图片)讨论:画面给人一种什么感受,从哪些景物上表现出来的?
明确:画面给人一种凄清之感。寒蝉——初秋时节的蝉,叫声短促凄苦;骤雨——秋雨增添了寒意,天凉心更凉;长亭——离别之处,愁意笼罩心头。文中的景物(意象)是作者刻意抓取的,唯其传情而用之。作者借助这些意象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意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力和感染力。
2、别时伤感茫然——
画面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学生想象画面,简笔勾勒,口头表述:词人站在河边,极目远眺,一望无际的水面上,烟雾弥漫,水波动荡,远处山色朦胧,雾气升腾。
(2)画面的底色是怎样的?意象的选择有何特点?
讨论、明确:整幅画灰蒙蒙的,好似一幅泼墨山水画。
意象选择的特点:“烟波”以“千里”形容,描绘水面轻烟笼罩、浩淼旷远的景象。“暮霭”本就让人压抑,加以“沉沉”来形容,着色更浓,更给人一种郁闷之感。词人还没有离开,便想象到行程之远,空旷广漠中充满着漂泊无依的愁绪。此处句句写景,实际上字字含情: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
(3)教师补充:在诗文中我们常会看到类似的画面,请看这些描写:
(多媒体显示)林逋《相思令》:“君泪盈,妾泪盈,罗蒂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刘克庄《长相思》:“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桡,舟人频报潮。”
浩淼动荡的江面一如离人起伏难平的内心,朦胧的雾气恰如离人郁积心头的愁云。以烟雾弥漫的江潮之景寄寓离别之情,既合理,又合情。
3、别后愁情满肠——
画面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学生连缀意象,描述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2)“杨柳”在古诗中常常出现,说说你熟悉的句子。
学生回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等。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取柳依依之态;此外,“柳”与“留”谐音,含挽留之意。“杨柳岸”三字明写眼前景,暗写别时情,含蓄而有韵味。
(3)“月”的意象跟什么感情相关?
学生吟诵与“月”有关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见,“月”这一意象与“思乡怀人”的主旨有关。文中词人酒醒以后已是晓风拂面残月当头的清晨,睹月思人,月缺人不圆,心中的离愁更添了几分。
这里作者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了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三、虚实相生立体化
1、(多媒体显示)诗歌中,“实”指作者描写客观世界中实实在在的实象、实景、实境,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是指作者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来的眼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从字里行间能体味出的空灵境界中的虚象、虚景、虚境,即心中之景、想象之景。
2、三幅画中,哪些是虚景,哪些是实景?
明确:第一幅是交代恋人离别的环境,属实景。后两幅均为旅途之景的想象,是虚景。
3、讨论:虚实结合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明确:全是实景,品之无味;皆为虚景,流于浮华。虚实结合,语言有了挥洒自如的灵动之美,画面有了浓淡相宜的立体之美。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以浓墨重彩渲染前路漫漫、感情无以寄托的凄苦。“杨柳岸晓风残月”简笔勾勒设想中的凄清之景,为恋人分别的场景平添了一层惜别感伤之情。
两处虚景与前面的实景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强化了离人凄切的情怀,传达出一种淡远的神韵,丰富了诗中的意象,开拓了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
四、点染移用形象化
1、(多媒体显示)点染是传统国画中的技法名称,中锋点景物,侧锋层层渲染,画面才有立体感。移用到诗歌上,“点”是正面点明主旨,“染”就是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铺写,从而使诗歌的形象更为丰富,意味更为浓郁,而不至于使诗意过于单调、枯瘦。
2、结合文中画面,讨论文章主旨。
明确:“伤离别”。
3、探讨文章点染技法的妙用。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离别冷落的滋味,再以途中杨柳垂岸、晓风吹拂、残月朦胧等景物反复渲染,形象地表现了离人的孤单和相思之苦。
此外,“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也用此技法,前句点情怀,后句以景染之,突出离别之愁。
4、学生激情诵读,感悟全文的意境之美。
五、知人论世巧深化
1、(多媒体显示)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即为证明。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是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后人有“晓风残月柳三变,滴粉揉酥左与言”的谑语。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由于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在乐工和歌妓们的鼓舞之下,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才创作出大量适合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2、教师归纳:《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离开汴京时与情人的话别之作。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在仕途上失意,不得不离京远行。这种郁闷的心情与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便谱成了这首词的主旋律。
人生际遇的悲苦,情人离别的伤感,使文章画面暗淡,格调低沉,但却又是他内心深沉情感的真切表达,所以读后不觉消极,只觉感人。
3、播放歌曲《离别》,回放画面(包括学生的简笔画),领悟词人的深沉情感。
备教手记:我校是江苏省扬州市艺术特色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有绘画特长,鉴赏诗歌从分析画面入手,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教《再别康桥》、《死水》、《声声慢》(李清照)等文章时,也曾用这种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对于美术特长生来说,借助他们的特长,因势利导,不失为诗歌教学的一个有效的尝试。
王红梅,江苏省江都市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