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莉
有一类服装风靡近百年依然风格不衰,而且越发受到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消费人群的喜爱,这就是牛仔服装!在近200年的流行中,牛仔的创新从来就没有停顿过,也就是通过不断的创新,给牛仔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Jeans have been favored by people in the world in spite of their social classes and ages. Innovations on jeans have kept going forwards during two hundreds of past years, which brings about vitality to jean industry.
尽管每一年代的时尚风潮都会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人们的穿衣风格也在不断地改变。如今已经很难想象让现代人去穿着 30 年前、50 年前或 100 年前流行的服装,但有一类服装风靡近百年依然风格不衰,而且越发受到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消费人群的喜爱,这就是牛仔服装!从百年前深受矿工、伐木工等劳动人民喜爱的劳动工装(牛仔裤),发展到今天老少皆宜,尤其是青年人不可缺少的时装,牛仔服装的发展创造了服装发展史的一个奇迹。牛仔布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蓝色粗斜纹布,而是与时尚联系在一起的涵盖各种颜色、各种织物结构的一类面料,用途也从简单的服装演变到包括家纺、服饰、箱包、产业等各个领域,牛仔布已成为面料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在这近两百年的流行中,牛仔的创新从来就没有停顿过,也就是通过不断的创新,给牛仔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牛仔产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1.传统牛仔产业的发展
牛仔产业的发展是与牛仔面料和牛仔裤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牛仔面料有着丰富的历史。早在美国西部开发最为火热的阶段,工人们用纯棉质地的粗帆布缝制了工装,以抵御西部恶劣的工作环境。进而人们采用野生植物大青叶的提取物靛蓝作为染料,将这类粗帆布染色,形成了最初的工装裤的基本颜色。1873年,牛仔裤的始祖李维和一位裁缝雅克・戴维斯(Jacob Davis)一起为牛仔裤上所用的“撞钉”申请了专利,并以他工厂编号501和自己的名字“Levis”命名,“Levis 501”成为了当时家喻户晓的品牌。这是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牛仔裤,从此掀起了世界性的服装热潮,并延绵了一个半世纪,受到不同时代年青人的拥戴,成为个性和青春的象征,至今长盛不衰。
而在牛仔的穿着过程中,布面的磨损与颜色的衰退,带给了牛仔特有的沧桑感,也就赋予了牛仔服装更多的文化内涵,这类磨损与退色变为牛仔服装所特有的文化符号,在人类服装进化史当中形成了一个唯一的特例,即追求“仿旧”的效果。于是,也就演变出了牛仔服装特有的“洗”与“磨”的加工工艺与环节。这类加工工艺发展到今天,已经变成为牛仔服装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体现牛仔服装变化和个性化的最重要的手段。
2. 中国牛仔产业的发展
中国牛仔产业的起步和发展是与改革开放分不开的。20世纪 70年代末期,在南方沿海特别是毗邻香港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由香港等地流入内地的各种时尚服装打破了中国人沿革了多年的统一的蓝灰色制服式样的穿衣理念和服装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牛仔裤作为时装在中国大陆的流行。
80年代初,广州一家棉纺织厂瞄准牛仔服装的市场机遇,结合在牛仔布研发生产方面的优势,率先引进了内地第一条先进的靛蓝牛仔布生产线,标志着我国的牛仔布生产进入起步阶段,填补了国内牛仔布生产的空白,继而引进全套牛仔服装生产设备,并推出了中国自己的牛仔服装品牌。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和国门的打开,对牛仔服装的认识从最初的“时髦”、“奇异”、无法接受,迅速演化成日常穿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这一过程的进化不到 10 年,牛仔服装成为了中国人每个家庭衣橱中不可缺少成员。
至今牛仔产业在我国已经发展了 30 年,这其中经历了快速增长、登高回落和结构调整的过程。牛仔布产量在 1978年基本是空白,到1997年也只有 13 亿m,到2006年达到了高峰有 30 亿m,2007年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有所下降,达到 28 亿m。在从1997年至今的 10 年中,牛仔布产能增加了 130%。约占全世界牛仔产量的 1/3 以上,真正成为了牛仔布的生产大国(图 1)。
3. 牛仔产品的时尚化
牛仔产品各种组成元素的不断创新,推动了牛仔向时尚化方向发展的进程。
原料的多样化,增加了面料的舒适性、适用性;纺纱工艺技术的发展,各种混纺纱、竹节纱、弹力纱、紧捻纱、花式纱等在牛仔布上广泛应用,增加了牛仔布种类,使牛仔布的用途涵盖服装、服饰、鞋帽、箱包、儿童服装、家纺产品、工业用纺织品等领域,加入了时尚产品的行列;牛仔布的织物组织的创新赋予了牛仔面料新的外观风格;牛仔布的颜色从黑、蓝发展到浅蓝、灰色、白色、彩色等各种颜色,增加了牛仔布的色彩;牛仔服装的款式变化和多样化设计使牛仔服装变得丰富多彩。牛仔产品后整理的工艺变化,增添了牛仔的个性化与时尚化。
牛仔产业的发展经历了近 200 年,不仅未使其“褪色”,反而风靡全球,究其原因,除了那“宜正宜邪”适合于各种性格的人们穿着的特性外,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同时随时尚变化不断改进和丰富的面料、造型和色彩也是它恒久流行的重要原因。
二、牛仔产业在创新中发展
我国牛仔产业发展迅猛,生产与出口迅速发展,牛仔布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牛仔布产品结构得到调整,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不断的创新带给牛仔布逐渐扩大的用途和各种特殊的需求,推动着整个世界对全新牛仔风格的向往,也给牛仔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1. 原料的创新
传统牛仔布是以纯棉为原料,随着市场的变化,原料种类有了进一步发展,涤棉混纺、粘棉混纺、粘涤棉混纺及麻棉混纺等牛仔面料相继出现,改善了牛仔布的外观和手感,突出了牛仔的粗犷风格。目前牛仔布使用的纤维种类非常丰富,市场上所能见到的各类新型纤维在牛仔布上几乎都有所应用,使得牛仔布具有更加丰富的功能和舒适性。除了使用较广泛的涤纶、粘胶、麻纤维外,弹性纤维目前也被较多的应用于牛仔布生产中,改善了牛仔服装的服用性能,使传统硬挺的牛仔布变得舒适和随意,休闲效果更加明显。
纺织原料的开发,为牛仔布的创新奠定了基础,如将VILOFT®、麻材粘胶、有光丝、金银丝、彩色涤纶丝及丽 赛®、苎麻、天丝®、竹材粘胶、玉米纤维、木代尔、有机棉、羊毛、蚕丝、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等广泛应用于牛仔布生产中,采用混纺或交织的方法使面料获得新的外观和手感。功能性纤维的使用,使得牛仔布具有导湿性好、吸湿快干、保暖、抗菌等特性,同时也赋予极佳的服用性能,迎合了市场需求。这不仅使牛仔布在外观、手感、风格上有较大改观,而且使牛仔布的功能性大大提高,将牛仔布产品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赋予了牛仔布全新的定义。
2. 纱线的创新
最早的牛仔布使用环锭纱,随着转杯纺技术的成熟,牛仔布开始采用转杯纺纱,并以转杯纺纱为主。线密度相同的环锭纱比转杯纱织出的牛仔面料布面覆盖系数小,布质较柔软,服用性能更好。尤其是随着空气捻接器的广泛应用,给环锭纱的接头提供了质量保证,从而使用环锭纱织造高档牛仔布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牛仔布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对牛仔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精梳纱、紧密纺纱在牛仔布生产中的使用比例在不断增加。
随着纺纱工艺技术的发展,各种竹节纱、弹力纱、赛络纺纱被广泛应用于牛仔布生产中,也赋予了牛仔面料新的外观风格和内在质量。竹节牛仔布就是成功运用竹节纱而织成的牛仔面料,通过改变竹节的节长、节距、节粗生产出不同规格的竹节纱,运用这些竹节纱能够使牛仔布在布面上产生忽明忽暗、忽长忽短、忽粗忽细的效果。采用单向或双向竹节,选择不同规格的竹节纱,在牛仔布上会表现出不同的或粗犷或休闲的风格。在使用竹节纱的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弹力纱,使生产的牛仔布在原粗犷风格的基础上更具有弹性稳定、回复好、穿着舒适的特点。目前竹节牛仔布服装以其粗犷、舒适的风格成为人们工作、休闲的主要服饰。这些新型纺纱工艺的使用和所纺纱线的应用,使牛仔布的品质和档次又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
3. 织物设计及织造技术的创新
牛仔面料打破了原有单一的斜纹织物组织的设计,从组织结构入手采用平纹、凸条、大小提花、复杂变化组织、双层组织、纱罗组织等,纹理上丰富了牛仔面料的外观风格。通过采用不同的交织方法在布面上产生特殊的露白效果,赋予牛仔布特殊的变化风格。
在面料的设计上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人员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建立自己的图形库,利用现有图形进行各种重组设计新图形,并可模拟试织布样,使设计效果更加直观。牛仔面料在设计上的创新还体现在面料重量的变化,由原来的厚重型向轻薄方向发展,不仅可用于冬天服装,也可适合于夏季、春秋季穿着,扩大了牛仔面料的适用范围,增强了服装的时尚感。
为了满足织物的质量和风格要求,无梭织机逐渐在牛仔布的生产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无梭织机的广泛使用,机电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为织物组织的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设备保障,一方面使织物组织的变化成为可能且方便易行,另一方面由于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打纬力大,可以较好地满足多色选纬的要求,减少了换纱次数和劳动用工,使布面质量、风格都有较大的改善,也使织造效率大大提高。目前牛仔布的织造设备基本采用无梭织机,其中剑杆织机较多,片梭织机和喷气织机也有一定数量的使用,基本上实现了从有梭织机向无梭织机的转变。
针织牛仔布的出现是牛仔布发展过程中的又一创新,是“百年牛仔文化”与牛仔面料性能优势的完美结合。针织牛仔不仅具有梭织牛仔布的风格,而且具有针织织物独特的属性。它纹路细腻,手感柔软舒适,高弹透气,风格多变,产品丰富。针织牛仔面料经特殊水洗后,表面出现细致纹理,外观上与传统牛仔保持高度一致。猫须、刷白等多种装饰性条纹的应用,加上各种简洁抽象提花,展现别具一格的针织牛仔新风貌,广泛适用于T恤、童装、睡衣、内衣、运动服、休闲服和时装等。
牛仔面料设计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织物组织的设计,面料的设计已经与服装的风格要求以及环境保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许多牛仔面料的生产厂家在面料的设计时已经考虑如何通过面料整理的工艺实施达到服装要求的效果,从而简化服装的水洗和后整理工艺,降低后工序的废水排放及能源消耗。
4. 染色技术的创新
为了提高染色质量并适应无梭织机的高速织造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束状染色技术和染色在线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束状染色技术的优点是,染色的线速高,产量高,染一缸纱的产量是联合机的 2 ~ 3 倍,染色质量好。束状染色不仅可彻底解决片状染纱的两边与中央的色差、条花等染疵,而且透浆、匀染程度高,染色牢度好,使织布效率高,下机质量好。在线检测技术能够随时监测染色过程中的染料变化情况,对染料进行及时的补充和调整,以保证染色的一致性。束状染色技术和染色在线检测技术的应用,使染色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匀染、染色重现性提高。
由于牛仔服装追求色彩的多样化,从染料的选用到染色技术的创新,牛仔布打破了一直以来靛青色系主宰牛仔布色调,采用硫化染色、套色、涂料染色等染色技术,使牛仔布的颜色从蓝、黑发展到浅蓝、灰、绿、白色、彩色以及彩条、金银丝等,呈现出绚丽和变化多端的色彩。
5. 服装款式的创新
随着牛仔裤穿着人数的增多,人们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从工装开始,逐渐演变成低腰、直筒、紧臀的款式,使之穿着起来更为舒适、合身。牛仔的款式多样是吸引消费者的原因之一。设计师的创新灵感激发着消费者对牛仔的需求,消费者更乐于享受追逐牛仔潮流的过程,并且一直在自己喜欢的服装类型里寻找新鲜的元素。随着时装趋势变得日益精致和细节化,通过采用新的裁剪、新的染色方法、新的水洗工艺等个性化设计,如涂料染色、立体裁剪、个性打磨设计、绣花、镶钻、特殊整理等,使牛仔服装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时尚化趋势。
6. 后整理技术的创新
后整理技术的创新和运用已成为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的必要手段。如手工打褶、做装饰褶和缔造垂感,牛仔布的石洗技术被砂洗、瓷球洗技术所取代,获得不同外观效果的同时牛仔布变得特别柔软舒适。涂层处理也为牛仔布增添了不少时尚元素,随着衣料市场中各种新的涂饰技术不断发展,可以发现在面料表层出现了上釉或光泽的效果,使牛仔服装的色彩变化更加丰富“多彩”。
运用数码激光雕印技术对牛仔面料进行雕印,进行视觉图形创新,是现代数码科技、激光技术与艺术设计完美结合表现的一种面料后整理手段。数码激光雕印技术在牛仔面料视觉创新上的应用,丰富了面料的花色品种,提高了面料的档次和工艺附加值以及个性化程度,是高档牛仔面料和牛仔服装后整理工艺的革命。
采用丝光整理、数码印花技术、反扎染技术、反蜡染技术、树脂涂层技术、双面起绒或刷毛(抓毛)、抗菌防臭整理技术、阻燃整理技术、抗静电技术、液氨整理技术等,实现了不同风格的牛仔服装的加工生产,赋予牛仔服装一种意想不到的全新效果,使牛仔面料从视觉、手感、功能、色光上不仅体现牛仔的粗犷,同时也表现出舒适与柔和。
三、牛仔产业的创新是持续发展的方向
牛仔产业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地创新 — 继承着特色的元素,创造着个性与时尚。不难看到,从原料到纱线,从面料到成衣,从设备到工艺,从理念到设计,创新元素伴随于发展的整个进程。牛仔服装、服饰、鞋帽、装饰箱包等产品会继续作为一种体现生活方式的必需品,不断向时尚化方向发展。
中国的牛仔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重点开发新型纤维及功能性牛仔面料,能进一步满足牛仔服装发展的需求。当前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国内牛仔面料还是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高档牛仔面料所占比例不高,传统的牛仔面料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通过新型纤维和纱线的使用,可以提高牛仔面料的功能性、舒适性,继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通过面料设计与市场信息、流行信息的紧密结合,可以让市场来引导设计,让设计服务于市场。在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高利润空间的同时,还要更好的服务于一般消费者的需求,以扩大市场份额。
节能减排是牛仔产业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牛仔生产无论在染色过程中还是在后整理环节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的污染物,同时还要大量消耗水资源,水资源的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成为制约牛仔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目前市场压力增大,成本增加的形势下,牛仔产业及时的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树立信心,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运用科学的手段,探索创新的发展模式和方法,是牛仔行业在近期市场大环境不利的时期无法回避并应该严肃思考、认真解决的首要问题。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将发展核心放在技术开发和创新上,强化技术升级和自主研发,积极研究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解决影响环境和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提高创新增效能力,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使中国的牛仔产业有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