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献资源的文化学意义和符号学价值

2009-02-25 09:59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能指西南联大符号学

朱 曦

摘要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标志,是衡量大学图书馆文化底蕴和社会影响力的集中体现。然而,人们对文献资源建设的认识是不够的,在理解程度、评价标准和研究方法上尚有不足,使得资源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力有限。该文从文化学和符号学角度探讨文献资源建设与发展的有关问题,力求突破传统图书情报学关于资源建设的惯常模式和理论方法,寻求对文献资源建设的另一种理解和创新性实践。

关键词特色文献资源文化学符号学

现代大学图书馆因为有资源而存在,因为有读者而存在,因为有社会的需求而发展。资源的多少和优劣是大学图书馆发展与否的“根本”所在,是衡量大学图书馆文化底蕴和社会影响力的集中体现。著名学者、西南联大常委梅贻琦先生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得先生的启发,我们是否可以说:大学图书馆的存在不仅在于馆舍的恢宏、设备的先进,还在于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好坏、馆藏资源的多少。换句话说,资源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思考资源建设的深层次问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书馆的资源有纸本资源、电子资源和人力资源(服务者)等。多年来,图书馆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少,也有不俗之见。可是,综观其特点,略有不足的是关于纸本资源建设的思考与研究问题。有的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较为简单,导致文献资源建设上观念的陈旧、认识的狭窄,应该廓清。那么,问题出在哪呢?我认为主要在研究视野和理论方法上存在问题。在特色资源建设上,我们可以探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办法,借用文化学和符号学的理论来研究、解决纸本文献资源建设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

1特色文献资源的文化学阐释

形象地说,大学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是一套综合化、动态性的“大书”,需要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解读。它聚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庞大的文化系统。我们要进行系统建设,就要有对系统进行认识的“头脑”,就需要对特色文献系统的内涵做出分析和判断,力图发现其中的意义。这里,我将结合文化学的一些方法,探讨大学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构成问题。集中地说,我认为大学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应该包含以下因素:

1.1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不是一个简单的认知问题、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文化学意义上的问题,它包含制度文化、实物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层面。我们在选取特色文献时,应该注意这些特征,选择有代表性的、体现人类“文明”的“特色文献”,加以保护和传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文化的学科性基础问题。依照学科进行归类,如结合民族学、宗教学、哲学、语言文学、历史学等学科性知识来整合特色文献资源。而且,在特色文献的选择过程中,我们还应该以共时态眼光来审视文献的存在意义和实物价值,即把特色文献资源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结构性研究与整理,把它放到21世纪的人类文化平台的结构系统中去研究与分析,注意它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探究“文献”的结构意义和使用价值。如能做到以上方面,那么,特色文献的选择就更有价值,更有生命力,资源的文化意义就更浓烈。如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在西南联大图书文献的整理和利用上就做了很多工作。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同仁通过几年的努力,从本馆众多的藏书中搜寻到西南联大时期的珍贵历史文献和图书资料。从建国前后的图书文献中收集、遴选了关于西南联大问题研究的图书资料,对之加以珍藏,并特辟了两间库室,成立了“西南联大图书特藏室”、“西南联大文库”。这些过程量大,具有较大影响,为研究西南联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西南联大图书特藏室建立于2005年1月,图书馆收集了1946年西南联合大学三校北归时留下的盖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印章的部分藏书,其中,中文图书约4280册,西文图书约2086册,线装书38种,报纸12种,期刊14种。室内所藏图书虽经60余年风雨,但文献价值丝毫未减,名人大家之作多有陈列。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之父杨武之先生签名的借书卡有之;盖有联大藏书章的《列宁选集》及进步书籍有之;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亲笔题写“赠给联大”的图书有之;联大中文系罗庸教授《鸭池十讲》的海内孤本、亲笔题名的珍贵拓片有之;“临时大学湘黔滇旅行团”的罕见图书章有之;联大蒙自分校、叙永分校的图书有之。凡此种种,不一枚举,弥足珍贵。可以说,建设西南联大图书特藏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事,有利于抢救和保存联大留下的珍贵遗产;有利于发扬联大的办学精神及优良的学术传统,启示后学;有利于构建新的研究平台,推动云南乃至全国的西南联大学术研究。

如果说“西南联大图书特藏室”的建立是为研究者提供珍贵的实物文化的话,那么,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随之建立的“西南联大文库”又是给研究者增添了丰厚的“精神大餐”,它是对西南联大图书特藏室文献功能的补充和拓展。该文库收藏西南联大的教师和学生600余人的著作及部分专家学者对联大研究的著作,现有图书约5000余册。这些图书中,有2000多种为联大教授闻一多、冯友兰、王力、钱穆等人的著作和后人对他们进行研究的著作;有1000多种联大学生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林家翘、华罗庚等人的著作及后人对他们进行研究的成果;有400多种研究和回忆联大文化、联大精神的学术著作和回忆录,文献价值极高。文库的成立丰富了当前学术界对西南联大研究的图书资料,填补了图书馆界关于西南联大方面的文库空白,为研究者提供了较翔实的历史文献,孕育了学术思想,为研究西南联大学术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好评,也促进了许多学术成果的产生。云南师大图书馆的这些努力正是文化意识的最佳体现,挖掘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丰富了图书馆的文化底蕴。

1.2历史眼光

“历史眼光”是一个线性的研究和展示过程,它关注、记载的是文献的原初状貌和发展特征,着重于文献的原始意义和“考古学”价值的呈现。可以说,时间意义是历史文献资源存在的价值。因此,在特色文献的选择过程中,文献产生的时间顺序,历史事件的流变过程等因素十分重要,它们是文献的永恒性和传承性的重要保证。如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立的古籍特藏室就是一例。该特藏阅览室已有56年的历史,收藏文献资料11.15万余册。其中,较为珍贵的藏书有:古籍线装图书5300多种,约6万册,主要是1946年西南联大三校北迁后图书馆购买、收集的典籍,内容涉及文、史、哲等方面,其中丛书、方志、类书及善本书等均为珍品;善本图书137种2732册,有明刻本38部101l册,明抄本1部4册,清刻本97部1685册,清活字本1部32册,这些图书大部分都收入了《中国善本书目》;另有文科类中文教

学参考书2.3万册、中文工具书3400余册、刘国钧法图书1.1万册;港台版图书1.3万册,包括单行本和丛书,丛书中的《明清档案》、《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四部丛刊》、《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中国边疆丛书》等,这些重要文献的收藏显示了图书馆人的历史眼光和珍惜传统的精神。

1.3独特视野

文献的独特性是一个看似空泛,但却具有意味的命题。独特性可以说就是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独特性取决于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品格。大学应该筑就自己的精神和品格,这精神和品格就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也就是图书馆值得彰显的文化品牌。在这一点上,各高校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文献,而且,在特色文献的遴选上也别具慧眼,值得重视。如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西南联大图书特藏室、西南联大文库的建设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据调查,目前国内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中,专事西南联大文献资源收藏,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只有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因此,大学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就进一步提升了,特色文献资源的独特性价值就更加凸现了。

1.4现代追求

现代追求其实是现代性的实践。现代性是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它对我们的文化观念、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现代性涉及思想、文化、艺术等范畴,是全球化视野下的一种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具有观念文化的特征;现代性不是单一的时间性,而是观念的现代性、文化的现代性、地域的现代性和审美的现代性,具有鲜明的不确定性和丰富的包容性;现代性体现了生活的真实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递进过程。因此,现代性理论和方法的借鉴和使用可以使我们在特色文献资源的选择与构建中有所作为,也就是说,现代性眼光落实在图书馆的工作上就是办馆理念的先进与否,社会观察力和参与能力大小与否的体现。基于此,当前不少学校图书馆都在努力创建贴近现实问题的特色文献资源,以期在社会发展中扩大影响,争得发展的机会,提升实力。如2007年,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与云南省文联作家协会合建的“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献信息中心”就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文献建设工程,它为促进云南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当代云南文化,推进云南高校与省内文化事业单位的合作,拓宽高校为社会服务、为云南文化建设服务的功能起到示范作用。到目前为止,该中心已收到全省各地作家赠送的图书1万多册,折合经费近30万元。此外,文献中心还争取到了一些作家、艺术家的手稿和艺术作品,既为学校分忧,节约了购书经费,又增加了图书馆的年进书量和文献的影响力,体现了新形势下图书馆办馆观念的调整和服务模式的转型,使文献资源的建设从“静态”(依靠学校批拨经费购置)转向动态(自主发展,争取外援);从内部(大学资源的封闭性使用)转为外部(社会力量的参与)的发展思路,这就是现代性启示下的行为与思考。可以说,文献信息中心的成立,架起了大学图书馆与社会交流的桥梁,汇集了社会资源,使大学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理想”成为现实,体现了鲜明的现代性意识。

由此可见,图书馆不是一个藏书楼,更不是文化仓库。图书馆因文化的丰富性而存在,因文化的多样性而斑斓,“文献学家”应该高度重视文献资源的文化性特征,在文化学视野下,把握原典,从悠久而浩繁的历史文化中整理、再现色彩缤纷的文献世界。

2特色文献资源的符号学价值

图书馆特色文献是思想文献,它储藏着人类历史和文化,浓缩了人类思想的精华。加拿大学者诺思诺普·弗莱说得好:“作为一种意义的体系,每一部文字作品都是一件思想文献,是人类生活整个过程中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的产物。”图书馆正是这一思想文献,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意义。美国解释人类学家克里福德·格尔兹认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表现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格尔兹的观点强调了文化的符号意义,强调了置身于符号体系之中的人的生存态度,也可以说印证了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存在的价值。所以,我们对于特色文献的选择与整理应该注意它的内在意义(符号学意义)的揭示。其实,图书馆特色文献也就是文化符号,它体现了符号化思维和符号化行为,对这些问题的揭示,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特色文献的存在意义和使用价值,提升我们对文献资源的认识水平,推动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进程。基于此,我们应该重视以下问题:

2.1特色文献的能指意义

符号学是研究范围广,运用价值高的理论科学。它是研究社会中符号生命的科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它表明符号由什么构成,受什么支配等问题。符号学观点认为,“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符号的创造者和演绎者,符号有着丰富的表现意义和阐释价值。因此,对人的阐释,对文化的阐释,也就是对符号的阐释。法国语义学家A·J·格雷马斯说得好:“对人而言,人类世界从本质上说大概就是意义的世界。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决不会被称为‘人的世界。”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符号学重点研究的是符号的内在意义和外显意义,它认为符号、语言和文本都有“能指意义”(形式层面)和“所指意义”(意义层面)。所以评价一个文化文本,或者说一套文献体系的文化价值,应该重视符号的能指与所指问题,而且,优秀的文本应该做到能指与所指的同构。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认为“能指的性质与所指的性质大致呈现出相同的特点:它是一种纯相关物,不可将其定义与所指的定义分割开来。”这说明,两者的相互关联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结合以上观点,认识大学图书馆特色文献的能指符号意义,为文献资源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呢?我认为,分析特色文献的能指作用,应该首先明确能指与所指的相关问题。

符号学理论中,能指的功能主要从两个层面得以体现:即一级能指和二级能指。一级能指是通过对语言、音响等符号来引起人们的重视,使人产生听觉和视觉的印象。从这点看,文献资源为教学服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级能指的初显过程,即对文献的初级认识和运用过程。读者通过一本书、一个实物达到对文献的初步印象,形成“界面”认识,产生对文献的阅读兴趣和使用期待。这时,从符号学,或者说,从符号美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对文献的模仿的和再现过程(简单使用和操作)。但是,人的认识不会局限于符号的原初意义,必须进入到更深的理解和阐释上,于是符号的二级能指功能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在能指的延伸中,读者(使用者)通过对文献的进一步“勘察”、识别、判断,进入新的形式层面,即想象力的提高、判断力的增强层面。这一过程,尤其在研究性教学和科研项目的论证中显得尤为突出。它为读者教学经验的梳理、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理论研究视野的拓展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为特色文献的建设提供了前期准备。所以,掌握符号学的能指意义问题,将改进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做好文献资源建设打下理论基础。

2.2特色文献的所指功效

上文讨论的是符号学能指层面的问题,它注重的是符号的形式意义。但是,符号学对于文本的认识还有一个更高层面,即所指层面(意义层面),它是能指的升华、所指的显现,是通向“智慧”的坦途。一般情况下,所指意义是隐藏在能指符号后面的,它通过能指产生的印象和联想,产生互动,形成“深层意象”,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望、创造力和想象力,给读者产生了丰富的联想,留下了广阔的“阐释和表现”空间。据此分析,特色文献资源一旦形成并被接受后,它的能指功能也就被提升和拓展了,具有了新的能指功能。结合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当所指发生了结构性改变,文献已超出于一般意义的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服务的功能,由形式的“狂欢”进入意义的“狂欢”,生发出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改变着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和服务层次。于是,特色文献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任务就产生了飞跃,从高校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特色文献资源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就进一步凸现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功能和影响力就产生了。从此,大学图书馆便可以昂首阔步,走向社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立的西南联大图书特藏室、西南联大文库、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库的过程就是成功的“实验”过程,这就是符号学所指意义生成转化价值的体现,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通向智慧的坦途。综上所述,特色文献资源不仅仅是资源,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学意义、地方性经验和符号学价值,只要关注这一问题,并加以研究,我们就有大发现和大次喜。

猜你喜欢
能指西南联大符号学
西南联大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基于象似性的英语词汇学习
语言与文字: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之四
会说谎的语言
符号学理论初探
符号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