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士同
谢惠敏何许人也?如今还记得她的人怕是不多了。她是刘心武的成名作《班主任》中的一个人物形象。面对今天颇为轰动的“杨师群事件”,我又联想起她来。
杨师群是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他讲授“古代汉语”难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好还是不好,抑或哪些好哪些不好,原本是见仁见智的事,也属于学术讨论范畴。我想,倘杨先生一味地称颂,大抵不会出什么问题,可他偏偏多有微词,甚至还联系现实加以批评,这似乎就有点“大逆不道”。果然,“下课时有二位女同学”找到他,“愤慨地指责”他“怎么能批评中国文化”、“怎么能批评政府”!并且还将此事举报到市教委和公安局。我不知道这两位女同学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杨先生在课堂上究竟说了哪些令她们“愤慨”的话,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话不管怎么令人“愤慨”,都未超出宪法所规定的言论自由的范围,构不成“犯罪”。两位女大学生应当属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了,这些道理该明白。教师讲课的内容也好、方法也好,都属于教学方面的问题,学生有不同意见当然可以也完全应该提出来,向学校的各级管理部门反映也无妨。但以“反革命罪”告官报警,怎么看怎么像30多年前发生的事。这不禁令我想起当年的谢惠敏同学。
说起来,谢惠敏比上述两位女生还要小一些,初三学生,尚不到法律意义的成人年龄。可那个荒唐的年代使这个原本应该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从小就成了左倾思潮的“驯服工具”。在她眼里,穿裙子是资产阶级作风,《牛虻》之类的文学作品都是“毒草”、“黄书”。她是一个好学生,是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她对学生应该看什么课外书完全取决于“报上推荐过吗”。其实,在这些问题上,她的认识跟《班主任》中的“小流氓”宋宝琦并没多大区别,只不过她是坚决抵制,而宋宝琦则是出于好奇,甚至是出于逆反心理——越是“黄书”越想看罢了。两个人物形象的相互比照,使读者深深体会到“文革”对青少年一代心灵的戕害。许多评论家也认为就文学形象的深远意义而言,谢惠敏比宋宝琦还要令人警醒。现在看来,这一评价实在是太中肯了,因为直到今天谢惠敏式的人物依然存在,其思想之僵化行为之激烈,比起谢惠敏有过之而无不及。
改革开放30年了,回顾30年巨大变革与成就的文章数不胜数,但又有多少人能认真地反思一下30年来的不足呢?至少,从华东政法大学这两个女学生身上,看不出我们的教育有多大的进步。学校是越来越多了,大学高楼林立,学生数量、教授数量世界第一,但是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文价值的含量又有多少呢?改革开放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可我们的大学生居然还禁锢在僵化的思维中,这能说是“解放思想”了吗?仔细想想也不奇怪,当年的谢惠敏们如今不是正值年富力强吗?她(他)也许就是某所大学的教师或某所中学的校长,倘若她(他)的思想观念依旧停留在当年,那么,她(他)所教育出来的学生恐怕很容易成为华东政法大学的那两位女大学生一样的人。90多年前,鲁迅通过《狂人日记》呼吁“救救孩子”;30多年前,刘心武的《班主任》也被认为是在呼吁“救救孩子”,时至今日,莫非还得这样大声疾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