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军
【摘要】 目的 探讨东莞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变应原种类,对该病预防和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42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肤针刺试验确定变应原。结果 屋尘螨、粉尘螨阳性反应率较高,分别为90%和84%。结论 了解东莞地区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对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及预防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变应原;皮肤试验
お
Allergens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in dongguanarea
LIU Jun.Dalang Hospital of Dongguan ,Guangdong Province 52377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types of allergens and provide an instruction for prevention and immu-notherapy of allergic rhinitis. Methods A total of 428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were enrolled , and skin prick test wasus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The main allergens were house dust mite and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 and the positivity ratios were 90% and 8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Knowing the allergens provides an instruction for prevention andimmunotherapy of allergic rhinitis.
【Key words】Rhinitis ;Allergic;Perennial ; Allergens ; Skin tests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上升,变应性鼻炎是变应原(抗原)作用下经免疫学机制产生的鼻黏膜变应性炎症。以鼻痒、多次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漏和鼻塞为临床特征[1]。WHO已将变应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疾病,因此提高变应性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其治疗和预防的关键是明确变应原,并避免接触。但因各地地理环境和气候不同,诱发变应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差异较大。变应原皮肤针刺试验是一种体内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可用来测定患者对多种变应原的敏感性。笔者对东莞地区的42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了吸入性变应原皮肤针刺试验,旨在了解该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流行病学依据,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治疗、预防及护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2年9 月至2008 年7 月间就诊耳鼻喉科门诊,经病史询问疑有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并行皮肤点刺试验的428 例患者中,男227 例,女201例;年龄4~65 岁,平均32岁;变应性鼻炎病程1~15 年。428例患者均有常年性发病,具有连续性喷嚏、大量清水样流涕、鼻黏膜肿胀三个主要症状[2]。为保证结果准确,皮试前要求患者停止服用抗组织胺类、皮质类固醇类、拟交感神经类、皮质类固醇类茶碱类药物1 周。所有患者均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3]。
1.2 变应原 NOVO2Heliseh Depot (德国默克集团,商品名:阿罗格) ,是一种吸附于氢氧化铝的变应原提取物,其组成和浓度[标准化生物单位(SBE) 或生物学单位(BE) 或蛋白氮单位( PNU)]在瓶标签上注明。其他物质:氯化钠、甘油、苯酚、注射用水。28种变应原分别是狗上皮、猫上皮、屋尘螨、粉尘螨、羽毛、杂草、交链孢霉、树Ⅰ、树Ⅱ、干草尘埃、豚草、蒿属、大荨麻、禾本科、云杉、金枪鱼、花、燕麦粉、鲤鱼、牛奶、虾、霉菌Ⅰ、特异青霉、肉Ⅱ(鸡鸭鹅) 、水果、羊肉、花生、鸡蛋。
1.3 皮肤点刺试验方法及阳性评定标准 试验部位是前臂掌侧皮肤,患者手臂放松放在桌上,制动。用生理盐水(避免酒精消毒,以免患者对酒精过敏影响对监测结果的判断) 清洁试验部位皮肤,先在皮肤上做标记,标记部位相距4 cm(儿童因臂短而达不到,但标记部位相距应尽量远些),然后将每种待测变应原试液分别滴在标记部位旁的皮肤上。用点刺针针尖成直角通过滴在皮肤上的试液刺入皮肤表皮,使针尖下面有少量试液进入皮肤,尽可能不刺出血。用生理盐水(阴性对照)和组胺液(阳性对照)进行对照试验。点刺后15~20 min读出试验结果。评定标准是:点刺局部出现淡黄色皮丘,其周围有红斑为阳性试验反应。皮肤反应强度与组胺相似时则标以(7),反应较强时,相应标以(8),较弱时标以(+)或(6);阴性反应则标以(-)。
2 结果
428例患者中291例(68%)有阳性结果,其中单一变应原阳性42例,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221例。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35例有哮喘病史。137例皮肤反应阴性。291例患者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结果见表1。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属于鼻部的I 型变态反应,但其临床症状过程常表现为慢性迁延性[4],患者的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和大量清涕。由于变应原的不同,可表现为季节性发作和常年性发作,但不同变应原所引起的症状基本相似。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多种多样,各种常见变应原均可致本病,但是,不同地域的主要变应原又不尽相同。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有全球性增长的趋势,1997 年时30 多个国际耳鼻咽喉科基金会成员国进行多中心变应性鼻炎患病率的调查,显示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10%~40%,在美国个别地区也曾见有达50%的报道,我国尚无精确统计数字。变应性鼻炎对患者来说并没有生命危险,但其病症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此外它对健康质量也有深远影响,如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可能联系及疾病对社会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不容低估。有学者测试证实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现象,因此推测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相关性[5]。已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变应性鼻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明显高于一般人群,Peter等[6]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对诱发哮喘的多个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发哮喘,而58%的哮喘患者伴发鼻炎。结果表明在变应性体质者中,变应性鼻炎引发哮喘的相对危险度是5.7,而在非变应性体质者中该相对危险度是3.5,所以变应性鼻炎是哮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多数患者变应原不明确,给预防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彻底治愈目前还有很大难度。尽管有许多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都存在着不少弊端。如脱敏治疗,疗程较长,很少患者能坚持到底,且停止治疗后可复发;鼻部激素类药物、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均需长期服用。如果能查明变应原,会对预防和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临床依据。所以,全面准确的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地区变应原的分布具有差异性[3],因此,通过常见过敏原检测分析,对预本次统计结果显示,东莞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是屋尘螨、粉尘螨、动物毛、羽毛、杂草、动物皮屑等,其次为部分食物变应原。此结果符合流行病学研究的结论,但291例阳性反应中35例有哮喘病史,占12 %,比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低,可能与本组病例青年人多、病史较短者多有关。291例阳性病例中屋尘螨阳性率最高261例(90%),其次是粉尘螨244例(84%),提示东莞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主要为吸入性的,由与人起居密切相关的常年性变应原,如屋尘螨、粉尘螨等引起。尘螨是室内尘土的主要成分之一,种类繁多,生长环境广泛,以人的皮屑为食,生活在毛纺、衣服、床垫、毛毯、地毯、沙发及长毛玩具中,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繁殖很快,它和它的排泄物、分泌物是强烈的变应原,是引起各种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这可能与东莞属亚热带区域、空气温暖、潮湿,适宜尘螨滋生有关,东莞又是国际毛织生产集散地和服装家具生产基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城市交通发达,汽车废气污染增多;空调的广泛使用,室内空气不流通等因素使尘螨浓度增加;东莞是有名的荔枝之乡,适合各种花木生长,一年四季基本花香不断,花粉随风四处飘散,尤以春夏两季为甚,故在花粉季节应尽量减少外出或带口罩外出,以减少对变应原的接触。因此,减少室内尘土,净化环境,减少污染对变应性鼻炎及其哮喘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7]。
参考文献
[1] 孔维佳.耳鼻咽喉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2-63.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兰州).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166-167.
[3] 于陆,赖乃揆.支气管哮喘的体内、体外检测和免疫治疗的相关分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21(4):87.
[4] 赵邠兰,顾之燕.变应性鼻炎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10(5):270.
[5] 尹玉琴,尹玉妹,孙英华,等.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测定结果分析.山东医药,2001,41(3):29.
[6] Peter P , Plaschke , Christer Janson , et al. Onset and remis2sion of allergic rhiniti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atopic sensiti2zation and smoking .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 2000 ,162 (3) :920-924.
[7] 郑劲平,钟南山,冉丕鑫,等.广州市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广东医学,2001,22(8):74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