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落实素质教育三要义

2009-02-23 01:48李广荣
中学生物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上肢实效性

李广荣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开展互助性和促进性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精神的有效方法,也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同研一节课”活动中,听了很多老师的开放课。这些老师在课堂上都或多或少的用到了小组合作,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性。有的小组合作效果很差,合作之后,仍然是会的还是会、不会的还是不会;有的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造成很多学生思维懒惰、人云亦云的现象;有的小组合作交流时只是一味的加分,导致学生的功利心很强……这些现象引起了笔者对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落实素质教育三要义的思考。

下面结合两位老师的“血液循环途径”复习课和笔者在课堂上的一些做法,谈谈收获和反思。

1优化组合、明确分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调动学生全面参与

片断1(A老师)。

师:对照血液循环图指出哪些途径属于体循环?哪些途径属于肺循环?

学生小组四人讨论,然后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对图指出各条循环路线,其他组补充。

片断2(B老师)。

师:对照血液循环图指出哪些途径属于体循环?哪些途径属于肺循环?

学生小组的每组的2号师傅负责3号徒弟,1号师傅负责4号徒弟,徒弟上台对图指出各条循环路线,如果遇到障碍,师傅时刻准备补充。

两位老师在处理同一个问题时都用了小组合作,讨论时,都可谓是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但在交流时却出现了不同的场面:A老师课上只有个别组长举手,叫起1组的3号,回答的是漏洞百出;而B老师的课上却有很多3、4号学生举手,回答效果也不错。这让笔者感到很惊讶,同样是小组合作为什么效果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仔细思考两位老师的课堂,发现是由于小组分工是否明确造成的。

于是,笔者回到班级,对自己班级的小组进行了调整。根据生物思维和能力把四人小组编成1、2、3、4号:1号为组长;每个小组由两对师徒组成,1号为4号的师傅,2号为3号的师傅。小组合作以师徒合作为主,要求合作时要先让徒弟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果理解有误,师傅要指出他错在哪里,然后再加以点拨、讲解。也就是说,师傅应起到指点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传授。问题讨论结束后,在组间交流(即班级交流)时仍是先由徒弟代表小组回答,不完整的时候再由师傅补充。在问题难度比较大时,再进行四人合作,也是徒弟们先发表看法:师傅们再指点。这种方法实行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学生确实比以前进步大很多,尤其是2号,他得到了肯定,被委以重任,干劲十足,有的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超过了l号,而3、4号有了更多展现的机会,学习成绩和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地提高,学习也更加主动了。所以,优化组合、明确分工才是小组有效合作的保障。只有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才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他们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2重视个性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片断3(B老师)。

师:既然我们已经掌握了血液循环路线,就要学会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现在请师徒合作完成:某人患肺炎,在前臂进行输液,药物到达患病部位所经历的途径是怎样的?药物需要经过心脏的次数?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师徒交流、组间交流。

“血液循环的应用”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是难点。新授课时笔者也在实际应用中做过这样的题目,但不管讲过多少遍,练过多少遍,总是有一些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怎么都会,到了自己做题还是出错。这使笔者感到很困惑。听了B老师的课之后,使笔者顿然醒悟,原来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学习。现在想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如果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匆忙展开小组讨论,会使得学生不知所措,或者人云亦云,形成“搭便车”的现象。只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带着个性化的思考参与到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去,才有可能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思想的交锋,出现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当然,合作之后也不能草草收场,只有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梳理和感悟,才能将知识沉淀、真正消化和吸收,思维得到充分提升。所以,任何合作的成果都包含着个性学习的结晶,合作的结果只不过是多个个性学习的升华。如果没有学生的个性学习,合作学习就成了一种形式。只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学习,并且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结合起来,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才能使知识得到有效的落实,学生的思维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注重思维评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片段4(A老师)。

师:学习知识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现在请你独立思考下列问题:

①……

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来分析,上肢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如何运到肺部并排出体外的?

学生独立思考。

师:请3组的4号起来交流。

生(表达不是很流畅):二氧化碳在上肢毛细血管产生的,依次经过上肢毛细血管、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再通过呼吸排出体外的。

师在黑板上为3组加了3分。

生(3组学生很不服气):老师应该给我们加5分,他答对了。

片段5(B老师)。

师:学习知识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现在请你独立思考下列问题:

①……

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来分析,上肢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如何运到肺部并排出体外的?

学生独立思考。

师:请3组的4号起来交流。

生(声音不大,一直半低着头):二氧化碳在上肢毛细血管产生的,依次经过上肢毛细血管、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再通过呼吸排出体外的。

师: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他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切入点找得非常好,通过题意直接找到了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在上肢的毛细血管处。

生(3组4号感到很意外,不自觉地站直了身体,自信地抬起了头):接受他人的点评。

A老师的课上学生为了加分而争得面红耳赤,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课堂主题,而B老师却在学生的回答中发现了他思维的闪光点并给予了中肯的评价,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原来被忽视的定性评价才能让学生获得被肯定的感觉,真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笔者的课堂上也曾有过争分的现象,于是,笔者改变了课堂评价方式:淡化定量评价,注重定性评价。

量化评价,只分为师徒考评和小组考评,提问一个人就代表你自己的小团体,分数由课代表记录,通过教师提问时的语言判断是评价师徒还是小组(比如,教师说这个问题由哪个徒弟回答就是考评师徒合作情况的,说哪个小组的几号回答这个问题就是考察小组的)。而在课堂上多了定性评价,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笔者仔细倾听,努力发现每一位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找出真正属于他的好,然后用恰当的语言、及时地给予中肯的评价,而不是用“好”、“很好”、“不错”之类的话应付了事。这种方式确实淡化了课堂上学生“分”的观念,看不到争分的现象了,少了很多功利心理。开始笔者还有些担心,怕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实践证明,学生在老师中肯的评价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得到了赏识和鼓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高了,而且能够欣然接受他人的指点和评价了。所以,定量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定性评价才是目的。只有注重定性评价尤其是思维评价,增强学生被赏识的感觉,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有所收获,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发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只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改进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态度,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真正落实好素质教育三要义。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上肢实效性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谈独立思考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谈独立思考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