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兰
应该说,剧文是一步一步从基层干上来的。1982年,他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留校任教,并攻读政治经济学研究生;1988年9月起,先后担任河南大学政治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人事处处长、党委办公室主任;1998年9月,担任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期内更名为周口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校长;2002年10月,担任许昌学院党委书记。
2006年5月,剧文调入郑州轻工业学院任院长。面对学校新校区建设等几项艰巨工作,剧文以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的信念和责任,与班子成员一起认真分析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全面把握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务实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强化特色,加快发展,围绕一个中心,建设好三支队伍,深化三项改革,实现三大突破,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具体工作上,剧文提出:新校区建设,既要千方百计、坚定不移地推进,又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教学工作,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抓好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层次科研项目,坚持“科学规划、加强培育、联合申报、高层突破”的原则;财务工作,处理好两个关系,实现四个确保。
近3年来,郑州轻院各项事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现有16个教学院(系、中心)、48个本科专业、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含12个二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建成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争取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140多项……
工作思路也许太过宏观,数字也许太过枯燥,但透过这些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剧文担任院长以来给郑州轻院带来的发展和变化,他审时度势、科学筹划的领导能力由此可见一斑。“善于思考,对形势政策反应敏锐,战略目标定位准,非常务实。”这是学院教职工对他的中肯评价。
谈及在郑州轻院任上这几年,剧文由衷地说:“在前任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依靠清晰务实的发展思路、教职工办学的思想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内涵发展,而我只是恪尽职守地履行了校长的职责,做了一个校长应该做的事。”
感兴趣于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1986年剧文读研究生时攻读了政治经济学专业。多年来,于繁忙的行政事务之余,他笔耕不辍,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中国乡村城市化概论》《投资论》《政治经济学原理》《沉思与奋起》《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等多部著作,这些成绩剧文称之为“小作”。他坦言历任的3所学校改革发展的任务都较重,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使自己在治学方面做得并不算很突出,与国内一些知名大学校长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学校正处于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时期,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很繁重,我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管理工作上。等到学校发展进入较平稳阶段,我想用更多的时间去治学,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自己的专业研究。”
剧文是一个博学而谦和的人。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思维敏捷,谈吐儒雅,有一种收放自如的洒脱。谈及当前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热议郑州轻工业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在侃侃而谈中,在条分缕析中,剧文以宽广的视野、深厚的学养、睿智的见解,拨云见日,启示我们对高等教育发展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彰显出一个学者型院长的胸襟和眼界。
《河南教育》(高校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而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因素。您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围绕着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承担着怎样的责任?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郑州轻院有哪些好的经验?
剧文: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目前国内外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看法与认识也存在着差异。我认为创新型人才除了必须具有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外,还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作为一所轻工特色鲜明的大学,我们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一是建立了一套机制。为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更健康、高效地发展,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出台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办法,设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建设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通过筑巢引凤和一系列激励措施的实施,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创新力强的师资队伍。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最新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在指导专业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三是提供了一个平台。学校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开设了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通过自主实验、开放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验平台,支持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活动。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增设社会实践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了大学生网络IT工作室、大学生科技创业中心、机器人协会等学生科技团队,通过有组织的活动提高了大学生创新技能,增强了大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四是营造了一种氛围。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竞赛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开放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以各类学科性竞赛活动为契机,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在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家具设计大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
《河南教育》(高校版):郑州轻院是一所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加强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横向科技合作和社会科技服务方面取得了多项新的成果。您认为在实现中原崛起、构建和谐中原进程中,郑州轻院如何突显特色和优势,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剧文:加强科研工作,做好社会服务,是我国高等教育和我校新阶段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高等教育新一轮竞争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一要立足优势,确立非均衡发展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做到挖掘特色、创造特色、放大特色,把科研工作做强。比如,我校艺术设计学院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就是立足原有的特色而培育的新特色,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二是高度关注行业发展需求,凝练研究方向,加强与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协会在承担科研任务、资源共享方面的合作;高度关注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要关注河南轻工企业的发展,加强与我省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主动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争取在某些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占据优势地位。又比如,2008年7月4日,我校与许昌市政府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开辟了校地合作的新路,就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新举措。
《河南教育》(高校版):“十五”期间,河南紧紧抓住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时机,乘势而上,顺利实现了规模扩张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进一步实施,促使高校切实把重点放在了内涵建设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您认为河南高等教育如何做到适度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实现又好又快的内涵发展?
剧文:近年来,我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成了名副其实的教育大省。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河南必须实现由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的转变。
第一,必须坚持适度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任务和人口基数大、素质整体不高的现实状况,河南面临着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双重任务。因此,积极推进河南高等教育规模的稳步增长,甚至保持河南高等教育规模有序适度超前发展仍然是必要的。只有解决了这一基本矛盾,才能真正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的目标。
第二,必须坚持高等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目前,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经济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都有利于加大对高等教育这一公益事业的投入。在当前的条件下,用更多的财力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第三,必须加强引导和调控,解决好高校的趋同化问题,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国际上以及国内教育发达地区的经验,高校之间应有类型和层次的区分,不同的高校应有不同的定位,形成不同的优势和特色,以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因此,应当加强宏观规划,尽快出台高校分层分类与定位标准,充分运用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对高校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促使不同基础、不同条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形成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和特色,引导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办出特色,和谐发展,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和谐有序发展的河南高等教育体系。
第四,必须注重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方面,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地分享高等教育资源,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要在高等教育机会上体现公平,努力让所有人都享有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在公平享受高等教育方面的合法权益。
《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历史新高的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放缓,负面影响已初显端倪。有媒体这样评价:大学生就业遭遇“危机年景”、“金融风暴”带来毕业生“就业寒冬”等。对此,您有什么思考?
剧文:这是一个社会各界都没有准备的新课题,不可能有很成熟透彻的见解。我的判断是:一方面,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必须正视并积极地应对;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会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的重组,进而促进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调整,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如一些专业人才短时间内社会需求不旺,需要调整专业招生结构和专业课程设置,但对重点高校和骨干高校招生不会造成大的冲击。我们将认真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安排文件精神,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努力给毕业生提供帮助,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责编:博 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