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杰
摘要:课程与语言的文化品质决定了英语课程的文化品质。以文化分析为英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以文化平衡性和文化结构性为英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采取多种方式和策略整合英语课程的文化内容。
关键词:课程内容:英语:文化分析
对学生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各级学校英语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教学目标是以课程内容为载体来实现的,课程内容是经过选择和组织的文化内容。课程制订者根据学习者和社会的需求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并以适当的组织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
一、英语课程的文化品质
课程及语言的文化品质决定了英语课程的文化品质。课程起源于文化传承的需要,以文化为内容,以促使学习者文化经历转变为目标。课程是“人们意识到的或没有意识到的文化选择,这种文化选择同一个特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群体的价值观、信仰和利益是一致的”。从诠释学的观点来看,“课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创造和重新创造我们和我们的文化的工具。”另一方面,课程通过课程设计和研制者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文化进行选择和重组等来实现对文化的重构和提炼,课程活动是一种在文化权力关系中的交往和对话,“支配与反支配、控制与反控制、霸权与反霸权等往往是非常主要的内涵。”长期以来,对课程理解上的偏差导致课程的“文化锁定现象”。郝德永指出课程的“文化锁定”就是“课程完全受制于现实的‘法定文化的规范与旨意,机械地、盲目地、甚至麻木地服从、服务于这种政治化了的社会文化。”因此,克服课程的文化工具主义价值取向,还原课程的文化品质,于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有着积极意义。
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文化品质更加突出。“语言与社会文化系统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关系。一方面,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也是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即社会文化系统的一面镜子。另一方面,语言不只是消极地反映社会文化系统,而是积极地帮助人们构筑其社会文化系统,对人们的生活发生直接的影响。”日我国英语学习者通过英语课程了解其它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体系,构建其它国家人民生活的图景。另一方面。我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课程中所涉目的国文化系统的影响。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进而影响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
英语课程的文化品质要求内容的选择、组织和传授等都必须彰显其文化品质。教育的过程就是各种不同价值的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磨合和相互吸收并最终使受教育者人化的过程。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课程编写者对课程内容的概念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由于“知识的选择、分类、分配和评监,与社会权力结构或文化资本的分配都有密切的关系”月,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过程实际上反映着一种以文化资本为基础的权力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利益团体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概念化)是有差异甚至是有冲突的,这种差异或冲突是权力关系不均衡的必然结果。
教育要把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传授给学习者,课程就必须对文化进行选择,也就必须建立一套筛选过程或筛选原则。劳顿认为,人类社会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理性、交流、技术、道德、信仰、美学以及成熟等九种文化系统,学校课程是对这些文化系统的选择。“文化分析”就是分析当前社会的现状、发展方式、成员期望及与社会发展相关的价值观体系,对学校课程中应代表的这些文化特征进行描述,并据此检查现行课程中的“漏洞”与“错配”,制定课程对策。从而完善课程。文化分析的过程是学校课程规划的基础,通过文化分析做出文化选择,最后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课程目标编制课程和教学材料。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课程组织的原则不能完全从正规教育中提出,它们必须体现一种文化的因素,随着社会与时间而变化。”因此。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体现文化平衡性和结构性原则。课程内容一经选定后就需要按照课程目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组织。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是指课程内容中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结合与平衡: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是指整个课程中内容的连贯。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组织,课程设计者都要考虑平衡课程内容的文化性。
组织课程内容时还必须注重“结构”,即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学方面的关系。也就是说,组织课程内容既要考虑课程内容本身的联系和连贯,也要考虑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点。布鲁纳认为,每门学科都可以建立一种结构使事物的基本原理一目了然,正是通过学习这种结构可以使学生辨别这门学科的内在意义,因此他提出以课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这种以结构为中心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有助于加深以强调基础为重点的理解,可以使学生获得在校外也能运用的知识,可以通过学生按照能够推导出的原则和观念来组织教学内容从而改善他们的记忆,并可以缩小基本知识和高深知识之间的差距。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经过选择的课程内容组织进教材体系后向学生传授。博辛(N.L.Bossing)提出了组织教材的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逻辑式组织,注重逻辑顺序,有条不紊,纲目井然,其优点是便于研究,易于了解;第二种是心理式组织,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第三种是折衷式或教育式组织,在顾及学科与学习者这两方面时,多少容有不同的侧重,也可视为弹性组织方式。逻辑式组织偏重于课程材料,心理式组织偏重于学生,而折衷式组织企图调和两种组织方式的优点。不同组织方式适合于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内容,在组织课程内容时就要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及课程教学目标来确定相应的组织方式。
三、英语课程内容组织的文化整合
(一)整合的必要性
我国英语课程是一门外国语言课程,因此内容组织要符合外语学习的基本规律及外语学习者的特点。张华归纳了组织语言内容的七种常见模式:结构模式、功能模式、意念模式、主题模式、情景模式、技能模式及任务、程序或活动模式。这七种模式,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反映着不同的外语学习观和学习心理学的指导:从教学法的角度来看,外语教学法对外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有着深刻的影响。
就我国英语课程而言,即使以主题为线索来组织内容,逻辑性也并不明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差异很大,不易协调,单纯采用逻辑式或心理式组织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因此,组织英语课程内容除了注重内容的循序渐进之外,还要注意英语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横向联系,要让学生能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能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内容统一起来。内容的组织要考虑语言和学习者的特点,不宜仅从教学法的便利角度来考虑。因此,面对各种语言课程内容组织模式,我们需要以文化分析为指导原则,以校本课
程开发为契机,在组织课程内容时整合文化内容。
(二)整合的方式
如何在组织英语课程内容时把文化内容整合进课程材料中呢?教师和研究者从实践中总结出利用课文或对话、注解、教材中专门开设“文化之窗”等手段来把文化内容融合进教材之中。Banks (1989)识别出把民族文化内容整合进课程的四个不同层次的方法。第一,碰到特殊日子或场合时在课程中加入关于英雄、节日及其它文化主题的内容。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对课程进行修订。第二,内容、概念、主题及观念等以单独学习或阅读单元的形式加入课程。这种方法也易于实施,也不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重建,但学生难以理解不同文化群体与更大范围的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第三,把文化群体的观点融入学科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群体是如何从不同文化要素的整合和互动中诞生的。通过调整关于共同课程的基本观念,学生学会从所涉及的文化群体而不仅仅是自己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问题、事件和概念。这种方法要求对课程做大量的修订,经常进行在职培训,学习并开发恰当的教学材料。第四,教师作为社会变革的因子,将使他们采取行动处理社会问题。学生应当明晰这些问题的价值,并决定采取什么行动(如果有的话)来解决已经识别的社会问题。这种方法对学生有益,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政治效能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研究、决策以及社会行动技能。
编制课程需要投人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因此短时间内不停地更新课程是不现实的。在我国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讲授课程单元内容时,根据情况补充相关的文化内容,或者把相关文化主题的资料印发给学生作为阅读材料或测验材料。
(三)整合的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和改造,开发英语校本课程。增加系统性的文化内容,减少纯语言学内容。在实践层面上可以采用课程改编和课程扩展这两种策略。
课程改编指对原为一些学生设计的学习课程在用于另一些学生时进行修改。尽管我国英语教材已经由“一纲一本”向“一纲多本”转变,不同风格和层次的英语教材在不同学校使用,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教师的素质差异决定了对英语教材进行改编是必要且可行的。课程改编有课堂和教育系统两个层次。在课堂层次上,教师根据自己的风格在课程中发挥作用,对各种类型的课程做出改变;在教育系统层次上,把一门课程从一种社会适当地迁移到另一种不同的社会中去。在教育系统层次上的课程改编。近年来我国引进国外计算机、英语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原版教材就是实证。在课堂层次上的课程改编实践则因教师、学生和学校教育资源的差异而丰富多样。
英语课程的文化品质要求英语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文化分析原则,内容的组织要遵循文化平衡性和文化结构性原则。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抓住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机会,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对荚语课程进行改编或扩展。以此实现英语课程内容的文化整合。经过文化整合的英语校本课程,必然会最大程度地推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这一根本课程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