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青瓷般碎裂

2009-02-21 07:22王华颖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生命观

王华颖

摘要: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作为欧美小说发展史上一名重要的开拓者,她关注社会,关注灵魂,从精神的层面探索人类“生与死”的主题。其小说创作中对生活、生死问题的思考颇具特色、发人深省。她的小说《墙上的斑点》表征了她独特的生活和生死观——超越现实,回归自然:向死而生,超越死亡。

关键词:伍尔芙;生活观;生命观;《墙上的斑点》

一派素净的青花,深深浅浅地印进凝如白玉的瓷骨里,古典优雅,宁静悠远,简练丰富,发出最古老而又最前卫色釉的纯粹气息,一如容貌秀美,身材苗条,表情镇定,举止雍容的伍尔芙,她静静地坐在客厅的壁炉旁,望着墙上的斑点,任意识之流无拘无束流淌,深邃明亮蓝如海水的眼睛里发出自由纯净之光。

青瓷的生成,需要上等的土质。烈火的锻造。小心翼翼的呵护,要有懂得看的人用心去体会。看到她的水墨意味,幽幽青气,看到她渗到骨子里的水样“清澄”,看到他在“锻炼”过程中形成无数的“进裂”。然而。这“冠盖满京华”的美,同时又是易碎的啊!因为她是这样薄脆。这样清净,使她无法对抗坚硬的现实。

伍尔芙的一生,不正是一件完美的青花瓷从出土到碎裂的过程吗?她“青如天,明如镜,声如磐,薄如纸”却胎骨极坚,即使碎裂也不改其瓷质。体现出生命的尊严。

生与死,从来就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自古以来就困扰着人们也促使人们对它作深入的思考。对生与死的探讨从来就是作家表达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看法的主题之一。直面死亡,生命有何价值?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弗吉尼亚,伍尔芙以死亡为背景,致力于人类精神的探索,探求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本真意义经历人生磨难后终于得出了答案,强烈地震撼着后代人的心灵。

超越现实回归自然

《墙上的斑点》的前半部分是由“斑点”联想到地球上人类社会存在的现实,这些现实中存在的事物的象征意义表明,这个现实世界是不合理的,是令人无法生存的,是令人讨厌的。如小说中所说:“假定镜子打碎了,形象消失了,那个浪漫的形象和周围一片绿色的茂密森林也不复存在,只有它的人看见那个人的外壳——世界会变得多么闷人,多么肤浅,多么光秃,多么凸出阿!在这样的世界里是不能生活的。”“这样的世界”是因循守旧的,是遭到战争破坏的世界,当然这样的世界无法生存,作者极力想摆脱这个世界,从而希望有一个新的世界的出现,并为此而努力奋斗着。伍尔芙又指出,莎士比亚等伊丽莎白时代戏剧作家及后来的济慈等人,不会像现代人这样心怀恐惧,或者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妨碍他们思想感情的充分流露,他们的表达是自由自信而连贯的。而现代人却不同了,战争及工业社会的机械主义。使人们充满恐怖和疑惑,游移不定,遮遮掩掩。“被分割成一幢幢的盒子般的房子”,“头顶上的天线”以及战争(伍尔夫竞将轰炸机的声音比喻为“就像有人在我们头顶上锯东西似的”)使空间变得立体了,在一日之中,成百上千种情愫在心中交叉、冲突、消失,且惊人地杂乱无章,过去完整地进人人们心灵的东西,如今变成了碎片。现实无法改变,只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去创造一个理想世界。小说的后半部分是由“斑点”而联想到的理想世界,这是对现实存在的一种超越,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超越,如她这样写道:“是的,人们能够想象出一个十分可爱的世界。这个世界安宁而广阔,在旷野盛开着鲜红和湛蓝的花朵,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翅划开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划开世界,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的海鸟卵的鸟窠上空盘旋,在世界的中心扎下根,透过灰黯的海水和水里瞬间的闪光以及倒影向上看去,这里是多么宁静啊——假如没有惠特克年鉴——假如人没有尊卑序列表!”这段富有诗意的描写是她为自己乃至整个人类所构建的理想世界的描述。这就使“斑点”的象征意义上升到了最高层次。由此而联想到“木板”,再由“木板”到“树”,由“树”到“大自然”。最终的希望是在于大自然。返归大自然也是中国古代诗人一贯流露出的思想,比如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的一生仕途坎坷最后失望而归隐,回到自然的怀抱,中国古代的文人每到遭受打击而不得意时就会想到自然。陶渊明《饮酒》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忠言。陶渊明的这首诗集中体现了他回归自然思想。那么其中主旨便是“真意”了,也就是说“真意”是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当然其思想来源是中国古代的老庄思想。而伍尔夫的这篇小说与中国的这类古典诗歌极为相似。最后把思想的焦点仍然放在了自然之上,而且似乎可以产生共鸣。伍尔夫对这个“斑点”想来想去将它聚焦在一块木板上。她说:“木头是一件值得加以思索的愉快的事物。它产生于一棵树。”由于“树”产生于大自然,于是对树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富有诗意的描绘。她写道:“它们生长在草地上,森林里,小河边——这些完全是我们喜欢去想的事物——它们长着,长着,长了许多年,一点也没有注意到我们。”是的,这样的世界是作者一直在向往的。其实它本来就在现实之中,但是现代社会已经完全变样,人们没有注意到它们,当然它们也“一点也没有注意到我们。”这种世界是那样的清洁,明净,纤尘不染,沁人心脾,处处洋溢着清新的大自然的气息。作者对它欣喜若狂,一连用了几个“我喜欢”。如:“我喜欢去想那些像被风吹得鼓起来的旗帜一样逆流而上的鱼群;我喜欢去想那些在河床上一点点地垒起一座座圆顶土堆的水甲虫,我喜欢想象那棵树本身的情景:首先是它自身本质的紧密干燥的感觉。然后感受到雷雨的摧残。接下去就感到树液缓慢地、舒畅地一滴滴流下来。我还喜欢去想这棵树怎样在冬天的夜晚独自屹立在空旷的田野上,树叶紧紧地合拢起来,对着月亮射出的铁弹,什么弱点也不暴露,像一根空荡荡的桅杆竖立在整夜不停地滚动着的大地上。”这棵“树”是作者的自我象征,因为这棵“树”是伟岸的,高大的,是坚不可摧的,其生命是永恒的。正如她下面写道:“大地的寒气凛冽逼人,压得树木的纤维一根根地断裂开来。最后一场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树梢的枝条重新深深地陷进泥土,即使到了这种地步。生命也没有结束。这棵树还有一百万条坚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

正如伍尔荚自己所说:生活是一圈明亮的光环,生活是与我们的意识相始终的、包围着我们的一个半透明的封套。把这种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无论他显得多么繁长和复杂——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尽可能少掺人一些外部的杂质,使其返璞归真,这难道不是小说家的任务吗?《墙上的斑点》正清楚的通过意识流动表现了伍尔芙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真正生活的追寻。

超越死亡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是存在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最大的、最本几的可能性是死亡,人固有一死,这

是无可逃避的。海德格尔把死亡与存在放在同一个层次上来考察,把死亡当作一种积极的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向着死亡的存在,人的生就是向着死的生,人只有彻底领悟了死,才会真正领悟到生存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人们只有敢于直面死亡,才能承担起此在的生命。在有限的生的过程中创造生命的壮美与高贵。人类在承认必死、向死而生的同时,希望超越死亡。超越死亡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精神,它坚信生命不受死亡的束缚。柏拉图曾说过:“人的灵魂是不死的,它在一个时候有一个终结称为死亡,在另一个时候又再生出来,但是永远地不会消亡。”柏拉图的死亡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后的许多哲学家及文学家都对死亡这一人生问题进行追问。在现代派的许多作品中,许多死亡现象都不只是简单的“死与不死”,而更深层的是对于死亡价值与人生价值的追问,是在哲学层面上的探索。伍尔夫文学中的死亡意识要探究的终极意义,不是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的绝望、颓废、沉沦,而是如何超越现实世界的罪恶,经由死亡以实现生命在形而上意义上的不朽。

伍尔荚文章的一大特点是诗意浓郁。她常常运用大量的象征和形象,特别是比喻手法,取得散文诗般的效果。“浓浓的绿草被慢慢拽倒。以致装满花卉的杯子倒下,带着紫色与红色的光彩荡漾开去。死后。除掉白与黑的空间被杂草丛生或者上面还长满模糊的粉色与蓝色花朵的坟墓所横断外,终将一无所剩。”这便是伍尔芙对于死亡的充满诗意的描述。这一主题在其后来的作品中一再出现,她也是一直在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歌颂着死亡。伍尔芙在苦苦摸索生命本质的时候,自己也在一步步走近死亡的神秘。作家最终纵身乌斯河,或许正是她对自己生命的成全。伍尔芙不愿自己在未来的征战中淹没于大海,她想到木板,想到了树。她喜欢鱼儿在水中犹如迎风飘扬的旗帜那样游动,她也喜欢树。“树”悄无声息地生长在大地上,历经严冬与酷暑却依旧扎根于土壤之中。它是生命力的象征,它带给人类希望。它包含了文学的意义——救治一切劳累、生病的人们,让他们继续他们的生命,无新无以进,无旧无以守。当伍尔芙真正到了无旧可守的境地时,一度追寻得到的“自由”却成为她的不自由。于是,她宁愿如鱼一般举着自己成功的旗帜划过水面,然后带着由自己川流不息的意识加在自己身上的重负逐渐沉入水底,再透过水波和倒影向上看去,让那一刻的平静与安详结束她痛苦的思考,使自己得到无限的安慰。让自己与死亡拥抱在一起,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以等待后来的“考古学家”来探究她留下的命题:现代意识流小说是一座“孤坟”还是一个“战营”?在自己亦不知是因成功而兴奋还是因失败而痛苦的境界中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其实,人生就像波涛汹涌、循环不息的海浪,昙花一现,转瞬即逝。不过,这个浪花中的海水,又重返回到人类整体生命这个大海的怀抱,随着起伏的浪涛。又激起了第二个浪花,循环不止。正如周而复始的海浪,人生有生、有死、有瞬间、也有永恒。既然如此。死又何惧?伍尔夫纵身一跃,跳进了乌斯河中,以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死亡是对生命起点的回溯,是对生命家园的归返,更是对精神家园的归返。这种归返即是超越。这种超越是指知识的圆满、智慧的妙悟和真理的降临。当她毫不犹豫地投入河水中时。死亡对于她“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伍尔夫语),她通过选择死亡实现了形而上的生命永恒、灵魂救赎的目的。人只有选择死亡才能领悟生存的意义,才能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

伍尔夫生活在一个动荡的世界,传统的习以为常的观念被不断解构,新的模式难以确立。深人探索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人的心灵世界由此成为作家们的责任。伍尔夫在《墙上的斑点》中写道”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这段感慨深刻地表现了难以把握命运的无奈。人的存在是有限而具有时间性的存在,在无限的世界中如同一颗沙砾,但是纵然如此,人们总会试图在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对存在的追问中燃点理想的火光。展现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伍尔夫的作品就代表了这种精神的诉求。

《墙上的斑点》通篇铺陈的是由斑点触发的幻象、感觉和思绪,但在支离破碎的感觉印象中、在绵绵不绝的意识之流中、在汪洋恣肆的想象中透射的是作者优雅而深邃的人生哲思。如果说《墙上的斑点》中那些纷乱的思绪、转瞬即逝的印象、意识原初的一个个碎片是人类精神花园中意识本真的一条条藤蔓、一个个枝条、一片片细叶,那么小说浸润着的对人生的哲思便是人类精神花园中崭露的一个个蓓蕾、盛开的一朵朵鲜花,结出的一个个硕果,那是人类生命的灵光,是一首首人的心曲。当我们用心去撩拨那层层的幻象顺听现代生命的心音,就能体味到其中的精妙神思。

猜你喜欢
生命观
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探讨
孔子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瑜伽文化的生命观研究
以“乡下人”身份论沈从文的生命观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儒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
因为真实,所以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