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莽莽的群山,被茂密的山槐、椴树、栎树、白杨等林木点缀得一片清翠;山下,杂谷脑河的激流咆哮奔腾,在岩石上激起如雨的浪花。就在这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地方,陈翔参加了共青团主办的“青年古生物爱好者”夏令营,度过了他在中学时代最后一次,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暑假。
这里原来是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等院校的科学家在这里挖掘已经好几个季度了。今年夏天,他们接受了团省委的委托,开设了这个夏令营,让各个中学选拔20名对古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到这里来度假,一方面培养他们野外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方面也让他们参加实际发掘,丰富科学知识。
在中学的课程中,陈翔最喜爱的是生物、历史和地理。与此同时,也许是童年时代的幻想留下的影响吧,他也很关心恐龙的研究,在课外还阅读了不少有关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书籍。幸运的是,他的班主任严老师本人就是教生物的,在这方面也有广泛的知识,因此给了陈翔不少帮助。
五年的中学生活,不但增长了陈翔的知识,而且使他发育成了一个健壮的青年。孩子的稚气,早已从他的身上消失。他的身材比他同年岁的人仍然稍微要高出一点,看上去似乎略嫌单薄,但是他那隆起的胸部和结实的肌肉,却告诉别人他是习惯于体育锻炼的。他的脸长得很俊秀,不过嘴唇却经常是抿得紧紧的,嘴角有两道明显的皱纹,显示出他坚强的性格。
当陈翔知道今年暑假要举办“青年古生物爱好者”夏令营,而带队的就是严老师时,他真是高兴极了,不但马上就找严老师报了名,而且立即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准备:查阅资料,收拾行装。在这次愉快的活动当中,只有在出发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稍微影响了他的情绪。
专程来接“古生物爱好者”的旅行车的马达已经发动了,严老师带着大家上了车,这时陈翔才发现他的同伴只有19个人,因为有一个报了名的同学临时生了病,不能参加。就在车子刚要启程的最后一刻,从窗外传来一声清脆的叫喊:
“等一等!”
坐在门口的一个同学随手拉开了车门,只见一个背着登山包的姑娘飕的一声纵身上了车,而且转身就把车门关上了。
这个姑娘最多只有14岁,两只灵活的大眼睛,鼻子上有几颗雀斑,两条小辫上扎着黑色的缎带。陈翔认识她,这就是他小学时的同学,现在也在本校二年级读书,不过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来没有讲过话。随着年龄的增长,陈翔不愿意和女孩子讲话的习惯,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强了。
但是此刻,小姑娘也没有余暇来注意他,因为严老师一看到她上车,眉头就皱起来了,十分严厉地问:“你怎么又来了?谁允许你参加的?”
小姑娘聋拉着头,很老实地说:“我听说有个同学病了,出了个空缺。”
严老师说:“这不是空缺的问题。我已经向你讲过多次了,这项活动只有高年级同学才能参加,因为野外生活很艰苦。”
小姑娘回答:“我不怕艰苦!”
严老师耐着性子解释道:“适合你参加的活动还有很多嘛:游泳、登山、航模、无线电……你为什么非要参加这个呢?”
小姑娘用恳求的眼光看着他:“严老师,我不是为了好玩,我是喜欢这门科学!”
凡是本校的同学都知道,严老师的作风,就如同他的姓一样,是“严”出了名的。但是这一次,也许是小姑娘的“磨”劲感动了他,也许是一个14岁的小姑娘居然会喜欢古生物学,太罕见了,所以严老师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是向驾驶员做了个手势,旅行车就缓缓开动了。于是算正式的也算非正式的,小姑娘就这样参加了发掘队。
一看到车子离开学校,被赶下去的危险已经消除,小姑娘轻松地嘘了一口气,朝车里的同学友好地笑笑,然后卸下登山包,走到陈翔旁边,挺大方地说:“对不起,请让个座!”
陈翔把头朝向窗外,他往里挪动了一下,小姑娘就挨着他坐下了。这一来,陈翔感到很不自在,他尽量朝车壁靠拢,连半个身子也朝外转了过去。不过小姑娘好像并没有看到他这些表现,她还是那么自然、那么友好。
“我叫秦小文,我知道你叫陈翔。”
陈翔没有回答。
秦小文继续往下说:
“我们这次能找到恐龙吗?”
听到这句出人意料之外的话,陈翔蓦地转过身来了:“谁说要去找恐龙的?”
秦小文瞪着大眼看着他:“你说的呀……那还是我们读小学的时候。”
陈翔吃惊了:“你还记得?如果真正找恐龙,我是不会带你去的。”
秦小文把头一偏:“谁稀罕你带?我是严老师批准参加的!可是你也用不着装出那副样子!”“什么样子?”
秦小文的嘴一抿,头高高地昂起来,做了一副骄傲的姿态。这神情虽然夸张了些,但的确有几分像陈翔,于是全车的人,包括严老师在内,都“哄”的笑出声来。
这一笑,不但当场把陈翔羞了个大红脸,而且也决定了以后他和秦小文的关系:不论他是怎样的冷淡,秦小文却总是那么自然,不论他是多么严肃,秦小文却总是那么嘲弄。他经常在全体同学面前,被秦小文弄得面红耳赤,他算是碰上真正的冤家对头了。在心底,他不止一次地责怪严老师,那天真不该把这个尖嘴利舌的丫头放上车来。
然而不管陈翔是怎样想的,发掘队的全体科学家却都喜欢秦小文。她聪明、伶俐,又虚心好学。特别是发掘队的队长郑教授,干脆就不喊她的名字,而喊她做“小闺女”了。每天人们都可以看到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牵着“小闺女”的手,教她认化石、认岩石,有时还要戴上老花眼镜,在她的小本本上写出化石动物的拉丁文名字,再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教她背熟。
发掘队的生活是非常紧张的。早晨5点钟起床,在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溪水中洗漱之后,吃一顿简单的早饭,6点钟就开始了工作。川西高原山谷里的气候条件特殊,每天上午虽然阳光普照、微风拂煦,但一过中午,风势就逐渐加强,最后刮得满天飞沙走石,山林上空只见一片黄黄的迷雾。在这种情况下,不但绘图、摄影无法进行,就连挖土也很不方便,因此发掘队只有在上午做室外工作,下午就是学习和整理标本的时间。
正在挖掘的这个洞窟,是古代人们一个理想的居住地。它位于一道石灰岩的陡壁下面,洞口高约有4米,朝着南方,洞深约6米。洞外对着河谷是陡峭的斜坡,当年便于防御野兽的侵袭,而现在,由于发掘队一天又一天地把挖出来的废土石倒在上面,这斜坡已经朝外面延伸了出去,而且坡度也平缓多了。
就在夏令营的中学生参加工作的这一段期间,发掘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他们在洞里发现了几具人类头骨化石,很多打制的石器,用火的灰烬和木炭的遗迹,以及被当时的人猎取作为食物的纳玛象、犀牛、大角鹿、大熊猫和貘、鬣狗等动物的化石。
在岩层中挖掘化石和在泥沙中挑选各种人造遗物,是十分细致的事,为了防止同学们粗心大意,严老师给他们订了一条纪律:负责挑选遗物的人,每挑选完一筐土以后,都在工作手册上作一次记录,而负责往洞外倒土的同学,也要将每天倒土的数量记录下来。这样,收工时将两份记录核对一次,就可以保证不发生遗漏的情况。发掘的方法,是每人负责一个两米见方的坑,用行话来讲,这叫“探坑”。今天的分工情况,是陈翔在靠近洞口的一个探坑工作,而蹲在坑沿负责为他出土的,恰好就是秦小文。
经过一段时期的挖掘,探坑差不多已经有一米深了。陈翔坐在小帆布凳子上,小心地用手铲刮着土。由于这里靠近洞口,文化层很复杂,他必须非常小心。郑教授曾经几次过来检查,但是他对这细致的青年人显然非常满意,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走开了。
不过任何地方只要有了秦小文,总不会安静多久的。她看见陈翔一直埋头工作,根本不理睬她,就自己找出话题来了:“陈翔,听说你报考了古生物专业,而且是郑教授那所学校,是吗?”
陈翔不情愿地回答:“是的。”
“你将来真的要去找恐龙吗?”
“只要它还存在,我就要找到它。”
“你知道我将来要学什么吗?我也要学古生物专业。”
陈翔冲口就回答了一句:“女孩子,学什么古生物专业,”
这句话马上就引起秦小文的反感,她抬高了嗓子:“你说说,女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学古生物?”
陈翔也不甘示弱:“这可不比编毛线、跳橡筋绳。要学好古生物学,除了要有丰富的书本知识,还要有艰苦的野外实践!”
“哟,讲了半天,你还是瞧不起我们女孩子呀!”秦小文嚷了起来,“郑教授,郑教授!”
郑教授笑眯眯地过来了,“什么事呀,小闺女?”
秦小文的话就像放鞭炮似的:“郑教授,你来评评理,他说我不能学古生物学,他说我只会编毛线、跳橡筋绳,他还说我不耐艰苦……”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