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贤 朱 晶 王延杰
【摘要】目的重视精神分裂症依赖住院弊端。方法从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社会等方面,总结经验,让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从新回到社会中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结论 精神科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住院依赖;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几乎占到精神卫生机构住院患者中的70℅以上。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并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障碍及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病程多迁延,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多次发病后病情加重恶化,部分最终导致精神衰退[2]。由于疾病、医院及社会环境、现行的护理模式等诸多因素,使得相当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恐惧或不愿接触社会,长期依赖住院生活,即依赖综合征。这既限制精神病床的周转,造成精神残疾的发生,同时给精神科护理提出新的课题。为此我们调查12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以探讨患者住院依赖情况及心理护理。
资料来源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程序中,有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里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1]。随机选择两个病区正在住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全部患者均为女性,以住院依赖调查问卷及临床观察共确诊有明显依赖者35例,对上述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结 果
12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明显依赖者35例占28℅,可见比例之高,分析病程住院时间与住院依赖的关系,我们发现有住院依赖患者其病程,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无依赖患者者(P<0.05)。比较社会支持系统与住院依赖关系。35例住院患者中家庭和睦对患者关心者达6例(17. 14℅),对患者欠关心或无家可归者达29例(82.86℅),可见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依赖有相当大的影响。分析住院依赖产生的机制,我们认为同住院环境,护理人员角色及住院时间亦有密切关系。精神患者长期生活在半封闭的医院内过着社会剥夺的生活。患者从刚入院开始就得全面的生活照顾,护理人员包揽患者一切日常起居事务,并且全面安排患者日间活动,患者仅需被动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剥夺患者的能动机会。精神科护士往往只注意患者的外显性不良行为,而忽视衰退,少语,被动等不吵不闹的患者,有时甚至鼓励,赞许此种行为。以为他们“听话”,遵守院规,守纪律,这种护理模式无意地导致患者主动性缺乏。使患者被动,退缩,而加快住院依赖的产生。另外,精神疾病,长期服抗精神药物及家属的背景等因素,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亦较大能造成患者始动性缺乏,安于现状,无所要求,而害怕出院。导致住院依赖的发生。
结论
终上所述,减少患者住院依赖,降低精神残疾的发生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课题,我们以为应改革现有的封闭住院式,让患者保持与外界关系,置身于社会环境中去。建立家庭化及开放气氛的病房,才能减少其依赖发生。
有意识心理护理是护士自觉的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行为,如有益的暗示,确切的保证,合理的解释等,实现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心理调控或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要求实施必须具备心理护理的主动意识和接受过专业化培训。无意识心理护理是指护理程序的每一个环节,随时可能影响患者的一切操作和言谈举止。如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后,无论护士本身是否已意识到,都可能在发挥心理护理的积极效果,因此要求护士的一切操作和言谈举止都力求成为身心康复的增强剂[3]。
在患者急性症状控制以后,尽快让其出院,接触社会(如建立工疗站,社会康复,职业疗法,工业疗法),同时改进现有的护理模式,而更多采用自我护理模式,使患者在其心理上满足自尊,自信及其它心理需要,克服挫折孤独及知觉异常感,以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对已产生依赖的患者多作心理疏导及行为治疗。帮助患者提高认识水平,使他们认识到疾病恢复的过程也包括建立自主生活的过程。克服依赖性,逐步适应环境,直至能够控制环境成为环境的主人,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解释和说服,启发和诱导工作。一方面集体心理护理,由医生,护士共同组织专题讲座而向患者讲授精神病有关知识。另一方面做个别心理护理,着重纠正他们害怕社会歧视,消极悲观,不愿出院的观念。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的社会价值及所担负的角色。可能情况下还应同家属,单位等联系,共同制订患者出院后生活,工作计划,打消患者对今后,工作过分担心念头,从而纠正依赖行为。
参考文献
[1]陈彦方.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172.
[2]李凌江. 精神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125.
[3]陈彦方.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