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

2009-02-16 08:26龙新民
党史博览 2009年2期
关键词:北京市北京建设

龙新民

2004年3月8日,中共北京市委原第一书记、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段君毅以94岁高龄,离开了他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北京,离别了他挚爱的北京市干部群众。全市人民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老书记的深深爱戴和深切悼念。

3月11日下午,市委派我陪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段君毅家吊唁。在市委大院南侧6号院段君毅家里,大厅已布置了一个肃穆而简朴的灵堂。李长春在段君毅的遗像前三鞠躬并肃立长久后,眼含着泪水慰问段君毅的夫人陈娅奇。他深情地说:“段老生前对河南的建设和发展十分关心,我在河南工作的几年中,段老多次回家乡视察指导工作,给了我很多的教诲和帮助,我们深切怀念他。”

段君毅是河南范县人,1910年3月出生,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年轻时就投身革命,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重庆市财经接管会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工业部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部长,四川省委书记,铁道部部长,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北京市委第一书记,1982年9月至1992年10月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为让市民过好春节而操劳

1981年1月21日,段君毅从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任上调到北京,接替林乎加担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同时,中央还派焦若愚和他搭班子,担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兼市长。21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中央组织部部长宋任穷送段君毅、焦若愚到北京上任。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宋任穷宣布了中央的任命通知,万里作了重要讲话,他肯定了北京市前一届领导班子工作取得的成绩,对段君毅和焦若愚作了介绍。随后,话题一转,就说到了北京面临的市民住房、副食供应、取暖、交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万里风趣地说:“再过10天就是春节了,在北京,市民春节吃不上花生米,买不到炖肉的大料,市政府就要挨骂。段君毅、焦若愚两位老同志都是久经考验的老革命,相信他们到北京能胜任这项工作。”

1981年前后的首都北京,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各项工作已开始显露生机,但由于“文革”十年动乱造成的严重影响,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还相当艰苦。如何让人民群众过好春节,自然就成了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

1月21日下午,段君毅主持召开了他上任后的第一次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门研究春节供应问题。会上,市财办负责人汇报了春节供应的紧张情况:“猪肉比上年减少1000万斤,豆腐没有上年多,江米调不进来,好烟好酒少,酱油质量差……”这些情况,让段君毅十分焦急。他心想,老百姓家里的粮、油、肉、蛋本来就是凭票供应的,但如果连茶、盐、酱、醋都供应不好,是会给首都添乱的。常委会上,他斩钉截铁地要求,必须千方百计调集货源,让首都人民过一个顺心、祥和的春节!

为了保障北京市春节的市场供应,靠北京市自己生产显然已经来不及了,段君毅只好抹下脸来求外援。他在四川、河南当过书记,山东、江苏、安徽、云南、广西等地也有不少老部下、老朋友,于是就连忙给这些地方的有关领导打电话,请他们紧急调运烟、酒、大料、茶叶、江米等过年物资支援北京。焦若愚在沈阳工作过,也打电话给沈阳要酱油。

市委第一书记、市长亲自为市民春节供应而奔波,感动了全市商业部门的干部职工,大家都紧急动员起来,在本市挖库存,跑外地找货源,马车、汽车、火车、飞机日夜兼程,为北京运送春节物资。

江苏省粮食部门职工放弃休假,加班加点赶碾糯米给北京供货,以便让北京市民正月十五能吃上元宵。安徽支援茶叶,云南支援蚕豆……

经过努力,1981年的春节,北京市场供应有了很大好转,市民过上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除夕之夜、大年初一、元宵节,当人们围坐在餐桌旁一家人欢度节日时,他们怎能知道,这餐桌上的丰盛食品,是年已古稀的市委第一书记段君毅和市领导们在节前紧急动员、紧张工作才得来的。

一场刻骨铭心的大讨论

段君毅到北京市工作后,在走访基层的过程中,从批阅的大量群众来信来访中,了解到市民住房紧张是北京一个十分突出的难题。而恰恰在他上任不久,北京发生了一件令他十分震惊的事关群众住房的事情。

原来,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北京市为缓解一些干部、群众的住房困难,决定兴建劲松、团结湖两个新的住宅小区。经过建设工人们的辛勤劳动,这两个小区的42万平方米住宅楼在1980年正式建成。但由于一些部门的扯皮,新建小区的商业服务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设施不配套,供气供水也不及时,居民生活很不方便,住户不愿意搬进去。人们注目的两个新住宅小区,有的房屋已闲置两年,对此,群众意见很大。

《北京日报》记者耳宝君将这一情况写成内参,送到了有关部门。没想到此事一下子惊动了中央最高领导,中央领导同志作出了批示,要求北京市抓住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突破口,推动各级党组织认真解决人民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开会研究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把《北京日报》记者请到会上作了专门汇报。

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下达后,段君毅了解到劲松、团结湖住宅小区出现的问题,对有关部门和一些领导干部推诿扯皮、漠视群众利益的行为十分恼火。在他到任20天后的一次市委工作会议上,即提议抓住这件事情,在全市开展一场“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大讨论。2月28日下午,市委又召开全市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会议,就开展“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大讨论进行动员。我当时作为北京市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参加了这次会议的采访报道。那天一走进会场,看到段君毅表情十分严肃,一点也没有平时那种和蔼的笑容。他在会上的讲话中,严肃批评了那种无视群众利益,互相扯皮、不负责任的现象。他强调说,全市各系统、各部门都要深入发动干部群众展开讨论,联系实际,找出问题,提高思想,改进工作。他特别要求这场讨论首先是市委、市政府领导机关要带头,市属各局、委、办和各区县都要积极参与,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相结合,通过讨论,切实树立“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让能办到的事情尽快办到,把全市各条战线的工作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这次动员大会之后,按照段君毅的讲话要求,全市迅速展开了“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大讨论。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区、街道的领导,纷纷查找自身工作上的问题,到劲松、团结湖两个住宅小区现场调研、现场办公,解决小区竣工后群众生活不方便等实际困难。同时,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单位都以此为鉴,举一反三,查找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方面存在的思想差距和工作差距,并用实际行动改进工作,争相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一个劲松、团结湖小区的问题,变成党员、干部受教育的生动教材;一场大讨论,成为全市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桥梁。

事隔多年之后,北京市不少干部群众仍然对段君毅主导的这场“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大讨论,记忆犹新,教益犹存。

主持制定《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北京是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首都的北京,城市建设的规划布局,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

1980年4月2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专门开会,讨论首都新时期建设规划问题,并对北京市下达四项重要指示:第一,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全中国、全世界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第二,要把北京建成全国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第一流城市。第三,要把北京建成全国科学、技术、文化最发达,教育程度最高的第一流的城市。第四,要使北京经济上不断繁荣,人民生活方便、安定。中央书记处的四项重要指示,使得当时各方面对北京的城市性质、规模、布局、旧城改造等一些方针性问题的不同认识有了统一的思想基础。

段君毅到北京任职时,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四项指示还只是作为一个文件下达到北京市,市委、市政府还没有来得及着手落实。为了着眼北京未来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段君毅在抓好北京市日常工作的同时,把落实中共中央书记处四项指示,制定北京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提上了重要日程。1982年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有各方面专家参加的班子,集中研究、制定《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这个总体规划方案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智慧,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北京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对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规模、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布局等,都一一作出了新的规划,描绘出了首都北京城市建设新的宏伟蓝图。

在研究、制定《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过程中,段君毅不辞辛劳,亲历亲为,到群众中调查研究,到专家学者中听取意见。他走访了北京的许多工厂、农村、街道,到城建、规划系统听取专家和学者意见,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听取各个方面对城市规划的真知灼见。他特别强调,制定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必须站得高、看得远,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经过反复的酝酿、研究和讨论、修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经北京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正式上报了国务院。这个规划方案明确北京的城市性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没有提经济中心,但强调经济发展要适应和服从城市性质的要求,调整结构,根据资源情况重点发展能耗低、用水省、占地少、运输量小和不污染扰民的工业,对现有重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并改变工业过分集中于市区的状况。规划方案强调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坚持“分散集团式”城市布局,发展远郊卫星城。规划到2000年全市常住户籍总人口控制在1000万人左右,市区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400万人左右。调整市区布局结构,形成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心地区和相对独立的10个边缘集团,其间约有2公里宽的绿色空间地带相隔离。按照“旧城逐步改建,近郊调整配套,远郊积极发展”的方针,主要在近郊通过用地调整建设一批新居住区及相应配套设施,并于北郊建设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亚运村,形成中轴延长线上新的功能区。以黄村、昌平为近期建设重点,开展了远郊卫星城规划建设。规划方案根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对保留、继承和发扬文化古都风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对文物古迹和革命文物要扩大保护范围,不但要保护古建筑本身,还要保护古建筑的环境,保留北京的特色。

198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市上报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正式作出了10条批复,批复的基本内容是:

一、北京市的性质: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二、控制人口和规模,到2000年,人口在1000万左右;三、北京不发展重型、耗能多、用水多、运输量大、占地多、污染扰民的工业,着重发展高精尖、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四、北京的建设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风貌;五、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住宅、文化、生活服务设施;六、搞好郊区县的城镇建设;七、大力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八、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发展、统一建设的体制;九、安排好城市建设资金;十、加强规划建设的指导。

时间过去20多年了,今天,回过头来审视段君毅主政北京时制定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我们可以看到段君毅对北京的建设、发展,具有何等敏锐、卓越的战略眼光。

选举中的认真负责劲儿令人感动

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段君毅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这次代表大会,并作为北京代表团的成员,和北京市的十五大代表一起参加会议活动。

在听取和讨论江泽民所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之后,大会开始进入选举阶段。经过各代表团的酝酿,16日上午,大会主席团将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提交各代表团进行预选。

北京代表团的驻地是中协宾馆。这天上午,北京的代表在宾馆的一个大会议室里参加预选。段君毅虽已87岁高龄,但仍和代表们一样,提前来到了会场。大家都围上前去,争着同老书记握手、问候,他笑呵呵地和大家说着、聊着,精神气儿特别好。

北京代表团的会议开始了,主持人详细介绍了预选办法及注意事项。随后,工作人员把选票和厚厚的一本候选人名单、简历发给了大家。

段君毅由秘书胥仕中陪着,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听主持人讲选举办法。拿到选票之后,胥仕中为减轻段君毅的负担,就替他想好了几个差额的人选,想让段君毅照此画一下选票就行了。没想到,这下段君毅火了,他在座位上同秘书戗了起来:“我是代表,我得负责任,我要自己来选,用不着你管!”说着,他从秘书手里把选票和那本候选人名单拿了过去,仔细翻阅起来。

选票拿到手里,段君毅刚想给候选人画钩打叉,把他想选的人画上钩,不想选的人打叉。没想到这回选举填写选票的办法改了,不用画钩打叉,而是同意的什么也不用画,不同意的或弃权的才作出标志,把一个空格用专用选举笔涂满。这下,段君毅又向秘书发了火:“选举不让画钩打叉,我怎么行使选举权利?不让我画钩,我不选了!”秘书连忙给他作解释。听着他直嚷嚷,同在北京团的李鹏、贾庆林等同志都过去一个劲地安慰,工作人员也跑到段君毅面前解释新的选票填写办法,又是哄,又是劝,这才把段君毅的气消了下来。他在自己的座位上,认认真真地填写选票,按照大会的规定填写好选票后,他庄重地把选票投进了票箱。

在静静的会议室里,段君毅那带着浓厚河南腔的一番话调门还特别高,代表们全听到了,大家都为段君毅那种严肃、认真、负责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他那“老小孩”的劲儿把大家也都逗乐了。投完票后,代表们一个个跑到他面前,问候他,和他一起照相,段君毅又满面笑容,和北京的代表们一一合影留念。

猜你喜欢
北京市北京建设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北京,北京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