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寒冬里的母爱

2009-02-16 08:27
37°女人 2009年1期
关键词:儿子妈妈

杨 鸣

一次意外,年仅10岁的王争永远失去了双臂。可就是这个断臂少年,却连续创造出生命的神话:戴上了浙江大学校徽;获得了免试攻读硕士的机会;提前一年转为博士研究生;参加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学术会议;两家知名英国高校热情地抛来了橄榄枝。帮助王争书写这些神奇的人,是他的母亲唐惠珍,是她几乎耗尽了生命,坚强地陪伴着儿子风雨同行。

暴风雨中的野紫薇

唐惠珍是浙江省宁波人,在一家机械厂当工人,丈夫王相朝是个打零工的木匠。在他们夫妻心里,儿子王争是惟一的骄傲和希望。儿子从小聪明伶俐,上幼儿园时获得过宁波市幼儿智力竞赛二等奖,小学一年级时在省“珠心算比赛”中得过一等奖。可谁也想不到,灾难会突然从天而降,健康活泼的儿子眨眼间就成了一级重残病人。

1991年4月30日下午,放学后的王争按惯例来到妈妈厂里,等妈妈下班一起回家。他发现变压房大门敞开着,好动的他一头钻了进去。玩耍中王争看见变压器上方有根废旧灯管,便好奇地爬上台阶,想拿下来。可就在他双手触摸到电线的一瞬间,一股强大的电流顷刻把他击倒在地。大约半小时后,王争才醒过来,本能地向妈妈车间跑去,但还没走出几步远,他的眼前又是一黑……

唐惠珍疯了般挤进人群,眼前的情景让她惊呆了:儿子蜷缩着身子一动不动地侧趴在地上,脸被熏得一片漆黑,头发呈现出骇人的焦黄色,两只衣袖全被烧掉了,袒露的手臂如同两根萎缩的炭棒。唐惠珍把手放到儿子的鼻孔下,哪里还有什么气息!“小争,你说话呀!”悲痛至极的唐惠珍撕心裂肺地喊起来。

大家迅速把王争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王争的双臂已严重损伤,必须立即施行截肢手术。而且因为心脏部位遭到强电流的冲击,王争有出现心猝死的可能。

“让我陪儿子吧!求求你们了!”被医护人员紧拽着的唐惠珍叫喊着、挣扎着。手术室大门无情关上的一刹那,王相朝死命地拉着妻子,唐惠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救救我儿子,他才10岁呀!你们一定要救救他啊!”悲怆的声音回荡在医院走廊。

不晓得过了多长时间,惊魂未定的唐惠珍终于见到了儿子,她望着已没有手臂的王争,泪水扑簌簌滚落下来。可是,仅仅过了1个小时,王争的生命体征突然开始减弱,医生焦急地说:“病人的心脏出现衰竭,立即组织抢救!”心力交瘁的唐惠珍晕了过去。

医生对王争采用了心脏电击除颤术,暂时脱离了危险。可死神还是无情地纠缠着他,第二天下午3点左右,院方发出了病危通知书,唐惠珍浑身剧烈地颤抖着:难道儿子真要抛下我吗?不,他还那么小,人生才刚刚开始啊!

抚摸着王争缠满绷带的肩部,望着儿子死灰般的脸,唐惠珍再次自责起来:“都是因为我的疏忽,才铸成这么大的祸呀!”她忍不住哭唤道:“老天爷,你咋就不开眼啊!”

一定要想办法救活我儿子!那天深夜,天空下起瓢泼大雨,唐惠珍木然地伫立在儿子病房外,她猛然想起白天看到的一树野紫薇,医生不是说过,紫薇花能治多种疾病吗?唐惠珍的眼睛一亮,她冲到医院的花坛里。狂风横扫着她的脸,让她无法抬头,睁不开眼,暴雨也毫不留情地砸在她身上,让她觉得生生地疼。可这一切又算得了什么?唐惠珍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地上的花瓣,像是捡起儿子生命的希望。

凌晨时分,唐惠珍坐在走廊上,借着朦胧的灯光一针一线地为儿子缝制枕头。“儿子,你要坚持住啊,妈妈在给你做紫薇药枕,你的病很快就会好的。”絮絮自语的唐惠珍一不小心,缝针深深地刺进了她的手指,殷红的鲜血一滴滴洇在枕头上。

与你一起选择坚强

也许是唐惠珍的绵绵爱心感动了上苍,也许是紫薇药枕有着神奇功效,5月3日一整天,王争的心脏居然没有出现任何异常,他终于脱离了危险。“儿子,你可把妈妈的心都盼碎了。”唐惠珍眼睛肿得像核桃般,却心疼地帮儿子擦拭着眼泪。

令人稍感宽慰的是,王争的心脏与大脑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可由于失去双臂无法平衡身体,王争走路总是歪歪斜斜,而且不停地摔跤。唐惠珍强忍泪水说:“儿子,只要你能坚持下去,将来一定会长出翅膀,变成天使的。”但连续的失败却打击了王争的信心,他瘫倒在地上号啕大哭:“妈妈,我怎么老是站不稳?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天使啊?”儿子的话撕扯着母亲的心,一时间,她都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儿子。

7月份的一天深夜,唐惠珍起床上厕所,剧烈的腰痛让她大汗淋漓,唐惠珍心里“咯噔”一下:不好,腰椎盘突出症复发了。她找到膏药想贴到背上,可那么丁点儿的距离却怎么也够不着,只要手臂稍微动一动,背部就疼得受不了。这样的身体怎能独自照料儿子呢?她想给在上海打工的丈夫打电话,可为了给儿子看病,不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还欠下了1万多元的债务,一家人的生活全得指望丈夫,又怎能让他分心呢?就这样,唐惠珍一声没吭地挨到天亮。

趁着儿子熟睡,唐惠珍到小区门诊拿了止痛药,可当她回到家时,却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倒在地上的王争脸上涂满了牙膏,身上也是湿淋淋的,脸盆、毛巾、漱口杯掉了一地。原来,王争醒来后想自己洗脸,可残留的手臂却不听使唤……唐惠珍不由分说就要去扶儿子,一不小心滑倒在地上。“妈妈!”王争惊叫着。“孩子,对不起,妈妈不该离开你!”母子俩坐在地上,那份凄楚和无奈,让他们一辈子也难以忘记。

忍受着揪心的疼痛爬起来,扶起王争后,唐惠珍坚定地说:“孩子,你的手臂再不会长出来了,可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门槛,妈妈虽然腰疼得连走路都困难,可刚才努力了一下,不也站起来了吗?妈希望你把自己看成正常人,你还有脚、有嘴啊!我们一起加油,给爸爸一个惊喜,好吗?”望着汗流浃背的母亲,王争含泪点了点头。

唐惠珍决定用行动感染儿子,她拒绝了医生的手术要求,从中医那里学会了家庭牵引的方法,10多公斤重的大青砖挂在背上,每做一次引体向上都疼得她龇牙咧嘴。更令王争感动的是,平时连打一个喷嚏都疼得出汗的妈妈,还时常陪着自己唱儿歌;连穿袜子都困难的妈妈,竟然要与自己玩儿足球。唐惠珍还自编了一套健身操,医生认为很有实用价值,还在病人中推广。“妈妈真伟大,真了不起!我要做得比妈妈更好!”强烈的自豪感在王争心中升腾。

为了增强腿部力量,他每天都强迫自己做200次压腿,有一回感冒没有完成指标,第二天他就主动做了400次;为了练习脚趾的灵活性,他让妈妈将一双筷子插在脚趾间,掉下来再夹,锻炼自己用脚趾做事;为了充分发挥嘴的作用,他总是咬着一支钢笔……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折腾”了一段时间后,王争有些灰心了。那天,唐惠珍刚把饭菜放到他脚边,王争猛地一脚蹬了过去,并咆哮道:“我根本就学不会,谁要用脚吃饭?你们怎么都用手?”唐惠珍默默捡着碎片,竭力不让眼泪流下来:“孩子,妈妈理解你,妈妈多希望你能回到学校啊!可现在这个样子怎么能写字、做作业呢?妈妈情愿把自己的手给你。”看着憔悴不堪的妈妈,王争心疼而又愧疚:“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这样了。”唐惠珍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咬住嘴唇不让眼泪流下来,她知道儿子需要的是母亲的坚强,而不是眼泪。

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两个月后,王争的韧带拉开了,会用脚端碗吃饭、捡东西。这一年9月,他回到小学复读三年级。

此后的日子,王争更是付出了加倍的努力:1995年7月,王争顺利考上了高塘中学,并获得了“宋庆龄奖学金”;1998年7月,王争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仑中学高中部;2001年7月,王争在高考中取得了文科600分的好成绩,远远高于他报考的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可王争却迟迟没有接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市招办工作人员说:“孩子的体检不合格,没有办法投档。”唐惠珍一时不知所措。

沧桑岁月中泣血的母爱

“我儿子虽然身体残疾,可智力却与正常人一样,甚至还要更好。”酷热的天气里,唐惠珍奔走在省、市残联和高招办等单位,虽然她作了极大努力,但最重要的关卡还是浙江大学。一星期中,唐惠珍与儿子先后六次到大学相关部门,她对有些丧气的王争说:“儿子,只要还有一点点希望,妈也要尽力让你进大学。”

懂事的王争很配合,每次到学校总是主动表演他的拿手好戏——书法,看到王争那些遒劲有力的作品后,人们都深深佩服这个断臂少年,可对照新生入学条件,他们依然爱莫能助。唐惠珍说:“求你们给我儿子一个平等的机会,他会为学校争光的!”母子俩的真诚感动了校长潘云鹤,这位爱才如命的中科院院士当即作了批示,2001年8月23日,王争收到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入学通知书。

也许唐惠珍并不清楚自己这一番努力的价值,王争被录取后不久,潘云鹤校长就作了明确指示:浙江大学校门永远向优秀残疾考生敞开着。正是凭着这柄“尚方宝剑”,多名残疾学生都顺利地进入了这所全国顶尖学府。

一个问题解决了,一个新问题接踵而至:儿子开学得缴7000多元钱,这笔钱从哪里来?这几年丈夫赚了点儿血汗钱,可除了用于家中正常开支,还了以前欠下的债务后,根本没有积蓄。倔强的唐惠珍变卖了结婚时的首饰,又向信用社贷了4000元,却在电话中对丈夫说:“儿子上学的钱我早就准备好了,你就安心在外面做事吧。”几天后,王相朝从老板那儿预支了3000元,托人捎了回来,因为他知道虽然妻子没说缺钱,可家里确实没有什么富余的钱。

王争开始上大学了,可唐惠珍却难以入眠:大城市的开销肯定不小,儿子身上就只有不到千元的生活费。再说,丈夫已预支了工资,接下去会很长一段时间拿不到现钱。夫妇俩每月400元的养老保险金是不得不缴的,吃饭还得用钱……愁肠满腹的唐惠珍毅然决定开始打零工。

第二天一早,唐惠珍找到了街道社区的书记,书记拉着她瘦骨嶙峋的手,眼圈红了:“不是我不给你找工作,你的腰病这么厉害,我也是女人,实在不忍心呀。”唐惠珍急了:“书记,你一定要帮这个忙,做妈妈的总不能让儿子退学呀。”这是一位母亲发自肺腑的恳求,街道书记含泪答应了唐惠珍,并很快为她联系了一份保姆的工作。令人无法想象的是,唐惠珍边做保姆还边找着新工作,一个多月后,她居然同时打起了四份工。

那是怎样辛苦的一段时光啊!唐惠珍每天早上5点就得起床,坐第一班公交车赶到一家饭店捡茶。9点钟她又得用最快的速度到一处工地给民工煮午饭。下午1点钟开始,她给一户人家带孩子。到了晚上5点,她还得再回工地煮晚饭。每天奔波的路程不下30里。

半年后,王争得知了内情,在他的恳求下,再加上王相朝自己组织了一支装修队,收入增加了许多,唐惠珍才专心做起了保姆。

母亲的奉献给了王争无穷的动力,2005年9月,由于成绩优异,王争免试攻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2006年9月,他又因成绩突出,提前一年开始攻读博士研究生。“相朝,儿子是中国第一个残疾经济学博士啊!”唐惠珍热泪盈眶地把消息告诉了丈夫。

然而,长期的劳累让唐惠珍的身体接近崩溃边缘。2007年9月的一天,她到杭州看望儿子时被迫住进了医院,医生摇着头说:“病人的腰椎盘已严重变形,不动手术极有可能瘫痪。”看着妈妈的病情诊断报告,王争的泪水夺眶而出:“妈妈,你是为我累成这样的啊!”没等父亲到达杭州,王争就用嘴叼着笔,郑重地在手术通知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接下来的几天里,王争给妈妈做饭、梳头,他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妈妈,他也可以把妈妈照顾好。

“医生,我平时从不用药,你给我用青霉素就行了。”手术后的第二天,唐惠珍趁儿子不在病房时对医生说。见医生露出为难的表情,她直截了当地解释:“我们家里很穷,我得省下钱来让儿子上学。”面对这位母亲的真挚话语,医生默默地转身出去了。一项至少得花2万元的大手术,唐惠珍却用了不到1.3万元。

2008年4月,王争参加了“留英中国经济学学会年会”,宣读完论文,人们都自发地站起来,向这位令人敬佩的生命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记者现场采访他时,眼含热泪的王争说出的第一句话是:“谢谢您,亲爱的妈妈!”

从英国回来后不久,诺丁汉大学、伦敦大学先后发来邀请函,希望王争能够到他们学院继续深造。王争把这些喜讯第一时间告诉了妈妈,并深情地发了一条短信:感谢您,妈妈,您陪我度过了生命中最寒冷的冬天,我的生命因为残疾而格外完美,我要把最美丽的成功献给您,亲爱的妈妈。看到短信的唐惠珍又哭了,可这次掉下的,是欣慰而又幸福的泪水。

(摘自《华夏女工》)

猜你喜欢
儿子妈妈
打儿子
养儿子,一定要“拼妈”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淘气
比儿子给我洗脚更开心的事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