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培养

2009-02-13 05:31罗玉梅
甘肃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新课程培养

罗玉梅

〔关键词〕 新课程;语文教师;后续动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1(B)—0027—01

要深入实施新课程,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培养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

一、语文教师后续动力不足的原因

l.硬件设施落后,教学资源缺乏。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的现象,新课程的教学需要相当多的学习资源,而教师收集学习资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度很大。另外,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2.缺乏现成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作指导。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一直困惑着语文教师,影响了教师后续动力的培养和加强。大多数语文教师采用了开放、自主的课堂教学方式,但仍觉得教学中放与收的尺度很难把握。如有位教师在一节公开课上,几乎整堂课的时间,都放在了朗读环节上,对知识目标的探究几乎无暇顾及,这算不算一堂好课?在评课时,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看法认为这堂课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另一种看法却认为这堂课没有深入对文本的探究,并不是一堂好课。

3.缺乏经常性的培训和学习。由于新课程实施时间短、农村学校信息闭塞,使得许多语文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教师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二、培养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的方法

l.探究并构建具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这是语文教师最感困惑的一个问题。农村中学和城镇中学的学生情况不同,课堂教学模式就应有所区别。如果有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字词、分段、中心、写作特色的分块教学),又有别于当今部分教师采用的华而不实的教学模式(即放手让学生讨论而又无任何实质意义),就能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教学模式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受教学观念、教学条件等制约,要靠语文教师自己去摸索、探究,积累经验,最终形成。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有利于教学的信息,如对关键词句的品读,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材施教,才能使语文课堂呈现勃勃生机的景象。

2.创设并保持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学生以及教室中的环境等形成的一种状态。如果师生共同努力创设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并保持这种良好的气氛就有助于教师进一步组织好语文课堂教学。

3.分层激励,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可结合上学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不断调整对学生的评价,对优秀生予以肯定,对进步快的学困生予以公开表扬,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4.继续开展多种形式新课程的培训和学习,使教师不断汲取新知识。经常性地开展新课程培训、教研交流是保持教学创新的原动力。农村中学教师由于学校经费紧张,进城培训的机会不多。因此,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心理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培养和加强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新课程培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