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霞
文贵情真,缘情而发,这是千古文章遵循的准则。它不仅需要典型的事例,还需要真挚的感情,更需要真实可感的细节。
[病文入院]
永远的铃声
虽已入冬,可这几天仍阴雨连绵,增加了一丝寒意。
“叮铃铃——”(“铃”应为“零”),电话响了。“喂——”我拿起电话,“焜焜啊,这几天冷空气南下,要注意保暖啊。”
“爷爷,这几天我们要进行期中考试,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多。”“你……你妈妈在家吗?你要听她的话,这么晚了就别出门了。”“好的,爷爷你就别操心了。”我准备搁下电话。
突然,我听到听筒那边的(“的”字宜删掉)爷爷的声音:“唉,今天吃完晚饭想下楼去走走,不小心滑了一下……咳,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嗯,你还要考试,早点睡,小心感冒啊……”说完,那头就挂断了。
爷爷的话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切。那时,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我每天的接送都由爷爷负责。
上了小学以后,我们搬了新家,我和爷爷相处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可爷爷放不下心来,每天晚上打一个电话,询问我一天所发生的事。刚开始,我还向他描述一天中发生的新鲜事儿。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我的话是越来越短。可是爷爷也并没有在意。
爷爷原本高大的身躯不再高大,我却一天天长高,而爷爷每天都是乐呵呵的。天天都不忘给我打电话,这里面蕴含了一个长辈对子孙浓浓的爱。爷爷的关爱。如同一轮太阳,陪伴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
[望闻问切]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形象贴切的题目,更有助于表达文章主题。建议把本文题目修改为“永远的问候”,这样,浓浓的亲情就从题目中散发出来了。
开篇比较好,用环境的描写来渲染一种气氛,为下文爷爷的电话埋下伏笔。但是,入冬的天气应该是冷的,我们不妨在“增加了一丝寒意”前增加一个“更”字,这样,更合乎情理。
在对话中,要渗入自己的感情,这样才能让读者的心灵引起共鸣。应加入对爷爷话音的描写,让人产生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
听完爷爷的这样一段话,我的心里会涌起怎样的一种感情波澜呢?这一笔相当重要。这里是承上启下最为关键的一笔。
插叙部分,是本文最为精彩的地方,应该浓墨重彩加以描写。可是小作者只是三言两笔带过,非常仓促,也难以表达自己与爷爷之间的那一种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
这里的叙述应该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在回忆中反省,在反省申领悟,顺理成章,把自己的情感推向高潮。
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应该去掉。最后部分,看似点题的比喻句,其实是硬套上去的一块花布,没有生命力。我们不妨把它还原到生活,用自己内心的真正感受,领悟到爷爷问候中包含的那一片深情。
[病情诊断&处方笺]
这是我校初一(8)班王焜昱同学的习作,是一篇抒写亲情的文章,选取了生活中一件非常小的事例,这也是普通家庭中常常发生的事情,这个看似平常普通的事例却传递出浓浓的亲情,这种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值得肯定。文章的整体结构也是比较好的,按照时间顺序,中间插入回忆,正是这一段插叙,也使爷爷的形象更加高大,使读者明白爷爷对孙子的关爱由来已久。
但是,不难发现,这篇文章最大的缺陷是如一粒没长饱满的稻谷,缺乏厚实感,即:内容不够丰厚,人物形象不够丰满,情感不够丰富。这样的文章就不会感人,这也是同学们平时作文常见的毛病。要写好这类文章,我们除了要学会仔细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注意积累词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记叙典型事例,丰厚文章内容。如文中写天气凉了,“爷爷”来电叮嘱我注意保暖这件事,虽透露了“爷爷”的关切之意,但仅仅写这一件事,文章内容比较单薄,削弱了“爷爷”的形象。必须增加“爷爷”以往如何关心“我”的具体事例,小作者后来增添了“爷爷”接我回家的情节,使文章洋溢着浓浓的祖孙情。
二、插入细节描写,丰满人物形象。我们知道,成功的人物描写,既能凸现各种人物形象,又能展现人物个性、思想。要达到这个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是细节的刻画——最能展现人物个性品质的特征性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我们可以插入“爷爷”说话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等来显示“爷爷”的爱孙之情。
三、刻画心理活动,丰富作者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一篇优秀的文章,是能够引起读者思想感情共鸣的文章,如果一篇文章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又怎样去打动读者呢?记得一位著名的化妆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他道出了作文的真谛,那就是,用真情实感,才能写出至情之文。可以补充“我”听到“爷爷”摔跤后的心理,篇末可以抒写我内心深处情感作为结尾,来提升作文的“情感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