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全国
中小学将专设民族团结教育课
200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联合发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全国中小学要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并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保证相应学时。规定:小学和初中阶段每学年要保证10至12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每学年保证8至10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学年保证12至14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时间。明确了各年级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小学三、四年级要开展民族知识启蒙教育,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小学五、六年级要开展民族常识教育,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必要性的基本认识;初中阶段(七、八年级)要开展民族政策常识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循并运用民族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高中阶段(普通高级中学十、十一年级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二年级)要开展民族理论常识教育,使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除课堂教学主渠道外,各地各学校还要因地制宜,使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定期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学校、班集体和个人。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等,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天津
天津成功当选“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08年12月中旬,经过公众调查、市民推选和专家评审,10个“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出,天津市最终从全国50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这是天津市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1100多万天津人民和全国人民对天津城市形象的认可。由新华社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主办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了6年。调查沿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幸福学25项评价指数,调查内容涉及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发展速度、文明程度、赚钱机会、医疗卫生水平、教育水平、房价、人情味、治安状况、就业环境、生活便利等12个方面。全国300多家媒体、100多家网站、1200多万人、1.4亿人次参加了这次调查和推选活动。天津市在城市总体幸福感、人情味幸福感等关键指标中得分很高,群众满意度在全国名列前茅,治安幸福感等指标还拿下了“单项冠军”。“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和推选活动,使广大天津市民对幸福感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大大激发了海河儿女积极投身“打造新滨海、建设新天津、实现新跨越”的热情。
学生能享受医保,困难生参保有补助
天津市教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和市卫生局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建立以社会保险为基础、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含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应当组织并确保学生儿童先行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任何学校和托幼机构不再组织学生在未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情况下,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为方便学生儿童参保,各级各类学校(含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可直接代收学生儿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存入“基本医疗保险费缴费”专项财务科目。属于低保、重度残疾、特殊困难家庭、享受国家助学贷款范围的学生儿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有关规定继续享受全额政府补助。非本市户籍的重度残疾、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的学生儿童参保身份认定标准与本市学生儿童一致。
学生中流行“火星文”,学校和家长应予以引导
在网上聊天或写日记时故意使用家长看不懂的“错别字”,这就是在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火星文”。“火星文”由电脑输入繁体汉字时出现的错别字演变而来,主要由繁体汉字、日语平假名、表情符号等组成。在“群体感染”的心理作用下,不少学生对“火星文”这种另类文字趋之若鹜,加上缺乏辨别能力,从而导致这种文字的流行。在学生中出现的“火星文”热,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叛逆心理的表现。有专家认为,“火星文”是一种网络文化糟粕,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引导。
北京
海淀区280家中小学幼儿园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北京市海淀区教工委、教委下发文件,要求所属中小学、幼儿园等280家单位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旨在通过准确和权威的信息发布,树立良好的形象,让教育信息更加公开、透明。按照规定,新闻发言人须由本单位副校级以上领导担任,他们除了发布本单位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重要成就和典型经验外,还要对负面新闻予以回应和澄清。2009年元旦前后,这批新闻发言人陆续登台亮相。
国外
新西兰
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增多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新西兰,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过去一个月里在学校受到过欺凌,尤其是那些来自科威特、卡塔尔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小学生最容易成为被欺负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在过去一个月里下列校园暴力现象是否发生及发生的次数:私人物品被人偷走,被同学殴打或伤害,被同学逼迫做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被人取笑或辱骂,被同学排除在游戏之外。调查结果显示,35%的新西兰小学生对上述调查中3项或3项以上做出了肯定回答,远远超过18%的国际平均水平。新西兰教育部长安妮·托利承认,这一校园暴力现象值得关注,并表示正考虑在学校内实施反暴力欺凌计划。
(责任编辑邓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