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 西
“快起床!” “快做功课!”“快停下来!”——母亲从早到晚对孩子重复着这些语言。但是,一直没有人想到利用这种不计其数的交流做点什么。《请用英语教育孩子》一书建议: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使用英语交流,有利于共同掌握英语。被评论界誉为“惟一的”、“独特的”英语书比比皆是,但《请用英语教育孩子》从2001年5月出版发行以来,好行情持续不断,俨然成为英语书中的佼佼者。
那么,编辑者是怎样发掘母亲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催生出这样一部“安打之作”呢?
(一)体现“母亲的志向”
编辑金贞姬转到情报中心出版局时间不长,就引导英语学习书成为发行十几万册的畅销书。
《请用英语教育孩子》的作者名叫户张郁子,她原来是金贞姬高中时代的同学。最初, 户张郁子拿着《请用英语教育孩子》的选题找其他出版社评估,但没有回音。之后, 户张郁子找到金贞姬,两人开始探讨这个选题。据户张郁子介绍,其他出版社拒绝评估的理由是:“这部书稿没有孩子们喜欢的歌曲或游戏的要素”。然而,金贞姬认为,与其增加歌曲和游戏的要素,不如朝着“母亲的志向”去策划,她发现了在现有相关图书中所没有的新角度。金贞姬和户张郁子约定,这本书要做成“既是英语的书,又是育儿的书”。
金贞姬立足于生活的实际感受做书,始于1995年的《懒惰老婆制作带花小黄瓜指南》那本书。这本书出版以后,被同行评价为“特立独行的编辑者,制作出千变万化的作品”。在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会上,金贞姬拿出《请用英语教育孩子》的选题。社里为了控制新书的出书品种,觉得她是在成为“专职主妇”以后萌生的策划,就提出十分朴素的疑问:核心目标读者“要把配偶(丈夫)排除在外” ?致使选题讨论会一度冷场。尽管如此,金贞姬还是坚持自己的选题策划,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想要这样的书”!
(二)选题尽在与人交往中
金贞姬要把“认真”贯彻到底。正如《懒惰老婆制作带花小黄瓜指南》所暗示的一样,基于“就连懒惰的我也能做”这一点,自己家庭的逸闻趣事,也成为素材的重要来源。金贞姬做《请用英语教育孩子》的目标,是要让读者觉得“光想着节约是不现实的,只要买了这本书,就会惊喜地发现这本书有用处”。截至2003年6月初, 《请用英语教育孩子》已累计发行20万册。而且,以《请用英语……》冠名的书共出版13种,成为情报中心出版局的系列畅销书。
这之后,金贞姬得到一年的育儿假期。她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结交“母亲朋友”,拓展自己新的“社交界”。她把从那些母亲们身上汲取的智慧,都浓缩在《请用英语……》的系列书中。
金贞姬原来打算做编辑者,是因为这项工作要经常和人打交道。她觉得采用不同的方式,与各种各样的人平等相处,其乐无穷。金贞姬回忆道:“父亲是杂志编辑,家里总是读者、作者盈门,我是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她喜欢与人交往,看来受父亲的影响也不浅。
金贞姬大学毕业以后,正如自己所希望的那样,被出版社录用。然后,她留职旅游(即被所在单位允许边留职边在外长期旅游——译者注)去了澳大利亚。回到日本后,她进了朝日出版社,创办了《英国快信》杂志。干了4年,她感到“月刊杂志一月一期,耗时费力:要长期做编辑者,最好还是进入图书单行本的世界。”于是,她退出朝日出版社,转入情报中心出版局。她当时的上司,就是现在三五馆出版社的社长、著名编辑星山佳须也局长。
(三)编辑者要有“设计思想”
金贞姬到情报中心出版局以后,听星山佳须也唠叨得最多的之一,就是“要有设计思想”。 星山佳须也做书事无巨细,比如向什么人寻找什么选题啦,以什么形式把书稿送到什么人手里啦,有什么新的建议啦,为读者量身定做的利弊啦,他都要求编辑者要想到。一本书从内容到字体、开本、封面设计等,他都要求编辑者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从姿态上看,金贞姬如同出版社外聘的高级编辑人员,特别较真。她说:“水分很多的信息,读者一眼就能识破。我本身喜欢吹毛求疵,对获得的信息总要反复掂量,有什么价值?意义在哪里?此信息与彼信息有什么差别?这种思考比较多了,就会感觉原稿多是一派胡言。”在此前提下,基于自身真实体验和感受的设计思想就诞生了。金贞姬如果是一位负责人,部下大约是会害怕她吧!然而,你不得不相信,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图书的品质。与其说是吹毛求疵,不如说是在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
金贞姬做书用心用情,魂牵梦绕,这对读者永远有利。她的设计思想,可以说是化心为形的方法。金贞姬说:“今后还想编辑语言、育儿、教育方面的图书。只要在情报中心出版局,我就要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