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嘴”呼唤“共享发展恶果”

2009-02-11 10:41
杂文选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权力日本

黎 明

元月17日(发生阪神大地震的日子),是日本的“全国志愿者纪念日”,从元月15号到元月21号为日本全国的“志愿者周”。2008年元月的这一周期间,中国内地的互联网上充斥着幸灾乐祸的言论,起因是元月13日在日本千岛发生了里氏8.3级的强烈地震。有些人为此大声“喝彩”,同时对反对喝彩的人扣上“汉奸”的帽子。

感慨于千岛强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想到“如此强震如果发生在我国将会怎样”。于是,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在那年的1月16日写出了《看日本地震,学日本长处》一文,发表在报刊和网络。

我主要说了三个方面:一是“如果现在还对豆腐渣工程睁只眼闭只眼,那只好以众多国民的生命为代价来揭露豆腐渣工程”;二是和防灾救灾训练密切相关的国民心理素质问题,“国内有些处在地质敏感地带的地区,从来不曾进行过有组织的全民防震训练,更没见过大规模的抗灾自救演习,这样在灾难降临时,我们會为这种不作为付出惨重代价”;三是缺乏“总结减灾经验的认真精神及科学精神”,我们连一面唐山地震的“民间哭墙”都立不住,“在借鉴历史经验、避免历史覆辙方面,我们不如日本人明智”。

文章结尾指出:“保障认真精神及严格标准贯彻落实的基本条件,出于制度、机制。不认真的民族,平时稀里马虎得过且过会会付出巨大而隐性的代价,一旦遇灾逢变,为平时马马虎虎而负责的,则是隐瞒不住的殷红鲜血和活泼生命”。很不幸,数月后的“5·12”大难,证实了我不是那忧天的杞人。这些言论,出现在大震之前的评论中,不是震灾之后的总结里,而事后的官方总结性文字,达到这种程度也就算很到位的文字了。

四川大震的消息传来,我当时就萌发“奢想”:要是我的文章发表后被有关方面注意到,“依计而行”该有多好!

“公共知识分子”以面对权钱势力歌功颂德为耻。他们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审时度势,多思先辨,忧人所未忧,而后张开他们的“乌鸦嘴”向社会鼓噪。遗憾的是,我们社会已经有了并非瞎叫的“乌鸦嘴”,却没有保障预警信息引起重视、引发应对的基本条件。

眼见他国发生大灾,然后想到本国也要防患于未然,想到他人有什么长处、我们有什么短处,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去避免和减少天灾的伤害……这些联想以及由此启动的应对行为,对一位高官和一个健康、正常的管理系统来说,本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因智力或敏锐性匮乏而本系统没有及时警觉,在体制外出现“管闲事”“操闲心”的声音之后,也理当后知后觉并“后来居上”。

所有负有相关责任的官员,整个专业防灾系统和所属的专家学者,如果接受灾情信息后不这样思考和行动,那就该挖一下深处的根源——我不希望针对个人挖什么思想根子,这并不是官员与专家群体的良心或德行问题,的的确确,此一弊出自体制之大弊。

为什么权力可以对它不喜闻乐见的信息充耳不闻?为什么事先严谨的分析或基于现实的担忧,总是不能感动权力、感动官员?于事后、灾后被证明有很大价值的先见,为什么总被回避或“消音”?还是以往的老问题,就是权力“太牛”和“我能”——它无所不牛,无所不能。

权力可以任意地自私和麻木,任意地反应或不反应,任意地作为或不作为。能够震撼权力神经、聚焦权力注意力的“公共话题”,实在是少之又少。缺乏社会制衡,公众无法问责,由是权力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关乎自身利益的信息上;高度的敏感与敏锐,往往只为小群体的利益而随时勃发。这样,民间的生命和鲜血,海量的生命与鲜血,只会教训普通民众,而对权力的惊醒与教育效果微乎其微,甚至毫无意义。

今后还会有多少利国利民的先见、先忧被漠视?我们在摔倒过N次的地方还会“爬起来”多少次?大体不智,大处无德,则大灾绵延无期。常说我们全社会要“共享发展成果”,这太好了,值得全民憧憬与追求。现实一点,建立一个全社会“共享血的教训”和“共享发展恶果”的机制,“共享发展成果”就不会是误民祸国的空谈了。

[选自《凯迪网络》]

插图/潘滢溧

猜你喜欢
权力日本
探寻日本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日本神社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持刀人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