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觉人生

2009-02-11 10:41鲍尔吉·原野
杂文选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错觉动车例子

鲍尔吉·原野

坐在高速列车上,看着窗外的树木、池塘乃至田亩稼穑徐徐退过,有人说:“车开得也不快呀。”有人答:“啥不快,看电子显示屏,时速都两百公里了。”问话人又说:“什么两百公里,骗咱们吧?”有很多人,时时想着被“骗”。

有识之士在报上解答,高速列车,所谓D字头的动车,玻璃都经过特殊处理,不让你感觉过快。防止你觉得是坐过山车或骑在鲸鱼背上,把早餐都吐出来。

特殊处理,是指玻璃与人的视网膜之间搞了什么神秘交换,让人的认知系统得出结论:不快。其实是很快的,不然怎能四小时从北京到沈阳?

坐动车觉得不快,这是眼骗脑子的例子之一,例子很多,再举一个。人在操场上看一个人跑步,不快,磨磨蹭蹭,一掐表其实很快,每圈一分四十秒。让你跑连半圈都跑不了。操场空旷,距离产生慢的错觉。

常言道,眼见为实。这个“实”是有条件限制的,超出这个条件就不实了。我们每天仰脖子看到的星光,都不是当下的星光,连去年的都不是,是多少年前的“假星光”。而今天的星光,只有你的子孙才看得到。

眼睛看到假象,这是指人向外看;向内看,假的更多。假设人有一双向内的、观察自己的眼睛,这个“眼睛”之近视、远视、弱视、斜视症太多了,基本是半盲。比如说,人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在看别人做一件事,总觉得那件事容易。他没体验过,甚至一辈子都没体验过此事,因此,他一辈子抱定信念,认为此事容易。

所以说,世界上有一帮球迷、戏迷,专门指点别人踢球、演戏。他们甚至成为内行,会说什么“中腰、盘带、倒仓、小嗓”一类的话,会因为球员或演员的失误而气急败坏,说:“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做不好呢?”马连良当年演一出戏,到后台累得连“靠”都解不下来,靴子都倒出了汗水。这何止是技艺?

大画家溥儒晚年卧病在床,学生来探望,他拿出一幅画,让学生猜画了几遍。学生知他画得细,故意多说:“五遍。”溥儒生气:“怎么会五遍?我画了七遍。”画画的人知道,国画两三遍就画不进去了。况且墨像贼一样,见到宣纸就乱钻。一张干干净净的画,竟然画了七遍。不画当然不会知道。有句话说得好:“事非經历不知难。”

然而多数人会高估自己。同时,人还会低估自己。什么意思?是说,人除了有高估自己(狂妄症)的特性外,还有低估自己(自卑怯懦症)的这一情形。后一种表现是:不,我不行。

好多人在没做一件事之前就先说我不行,此为畏难。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比如把线纫进针里,如当众讲话,做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看着难,你尝试过才知并不难。一个“怕”字,古人称“畏”,不知耽误了多少机会。

人的眼睛被外界骗也就骗了,星光之多少光年且随它去。但如何不高估又不低估自我却是在课堂学不来的能力。敬什么不敬什么,畏什么不畏什么,始终是每人每天的课题。人生在正读与误读的判断中收获或错失机遇。

【原载2009年第2期《做人与

处世》】

题图 / 看不懂的自己 / 佚名

猜你喜欢
错觉动车例子
乐!乘动车,看桂林
错觉极限
动车订餐
如此乐观
猴哥来了
有趣的错觉逗图
有趣的错觉逗图
第一次坐动车
商界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