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新诗教学为何隐而不显

2009-02-10 03:26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1期
关键词:新诗古典诗歌

范 磊

新课程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建立,使得新诗专题教学走进课堂。同时,新诗的选订标准和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总的趋势是:现代诗歌独立成一单元,诗歌数量有了明显增加,诗歌编排上注意了经典和名家,同时思想进一步开放,入选的诗歌除了艺术的高标准,诗歌内容还呈现出多元文化思想的包容。新诗在选修课程中地位的确立,新诗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比例的增长,意味着新诗开始承载起语文诗性教育的理念。但在中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却仍然存在着新诗不如“旧诗”、新诗不好“新讲”、新诗尽量“少讲”、以背诵默写代替欣赏和朗诵活动的现象。新诗教学这种“但闻人语响,空山不见人”的隐而不显局面的形成原因很值得探讨。

一、新诗和古典诗歌断裂留下的不能言说的隐痛

新诗是五四运动中受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以白话文为创作基质,采取与古典诗歌决裂的姿态而产生的一种文体。由于文体借鉴西方的“自由体”诗歌和语言的白话,新诗一开始就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内容上和古典诗歌抒情传统的断裂,语言上由于白话的使用而无法继承古典诗歌的声韵格律,艺术上和传统“风骨”“境界”“体悟”等美学理论若即若离。

西方诗歌是在叙事诗和史诗的传统上发展起来的,抒情诗作为诗歌的三大分支之一是近代才走向繁荣。这和西方人的艺术观和思维特性密切相关,西方人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一种摹仿,所以在艺术中求真。西方的思维逻辑严密,善于建构符号、概念、系统的逻辑语言大厦。从文化特质来讲,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建构对世界的认知,所以他们的艺术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表达;作为艺术之一的抒情诗,自我的情感表达更是突出,所以关于诗歌的功能,他们有“宣泄说”“净化说”——把内在的情感通过艺术疏导抒发出来,达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在写景诗中他们的自我和自然呈现一种“对抗”关系,所以他们的美学有“崇高美”“悲剧美”。

中国古典诗歌则与西方诗歌有着全然不一样的传统。中国诗歌抒情体系最为发达,很少有叙事诗,几乎没有史诗。中国人的思维是注重整体融合性,注重直觉体悟。中国语言文字本身也体现了这一思维特点。文字的意与象并没有完全分离,词语和词语之间并不靠清晰的语法逻辑连接,这就使得中国的诗歌有了含蓄的特点。换句话来说,中国人所具有思维整合、直接、感性与模糊特点,使得汉语更具有诗性,汉语作为诗歌的元素,先天的具有诗意。中国传统诗人对汉语语言这一点领悟和运用到了一种极致,从《诗经》《楚辞》源流演化下来的几千年的古典诗歌,诗词韵律的表现,风骨境界诗歌理论的建构,“诗言志”的诗教传统,都是这一思维特性和语言的产物。同时,中国文化的特点是注重人与人关系的调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得中国的诗歌美学讲求“中和”之美,讲求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融达,讲求心灵和自然山水的和谐,所以中国诗歌中的友情诗和山水诗特别发达,个人的痛苦消融在自然山水中。中国的诗歌重在“诗言志”的诗教,重在“有我无我”之境的追求,无须“宣泄”和“升华”功能,也无须西方艺术上的“崇高美”“悲剧美”的追求。

新诗的尴尬在于:诗歌的基质是东方的(白话仍是汉语体系,思维和心理也是东方的),而诗歌的形式和思想却是借助西方的。形式的生硬摹仿和思想内容审美倾向的单向嫁接,导致新诗在自己的国度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

新诗从一开始就被看成是自由体的,意思是不受中国古代格律的限制。西方诗歌并不是没有韵律,而是因为诗歌语言的不同在转换翻译的过程中因韵律无法兼顾而被舍弃掉了。所以新诗的第一大缺陷就是不讲求韵律,这就使得新诗一产生就有只见诗行不见诗意的困惑。

虽然很多诗人在新诗格律上进行了有效探索,但是从诗歌本体来讲,不同语言之间的思维和表达的不通约,使得新诗的格律探究很难有大的突破,也就是借鉴西方格律对于中国新诗的发展作用很有限,新诗必须回到古典传统中去,从那里寻找解决的方法,弥补新诗的先天不足。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需要时间和一代代人的探索。新诗这种格律上的欠缺和不成熟使得语文的诗歌教学不得不舍近求远,转向古典诗歌。

新诗语言本身还不只是不同语言之间转换中出现的不通约问题,新诗语言本身由于一味模仿西方而留下了种种缺陷。由于借鉴西方语言体系,所以白话诗歌中有很多欧化的句子,词语之间的关系重构,语序的颠倒,语法的错乱,一些艺术概念和艺术手法的借用,使得新诗中的语言千奇百怪,不是流于口语化,就是深奥艰涩。这种发展的不稳定给语文教学带来了隐患:一种不成熟有争议的诗歌语言对于标准化、规范化的语文考试来说是非常有害的,这也使得中学诗歌的教学往古典诗歌倾斜。

新诗的尴尬还在于,思想内容的表达和西方接轨,造成和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断裂。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物质文明发达、思想自由、个体突出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的是表达个性自由的诗,新诗很好的适合了时代这一需要。但是,中国文化本身还是“中和”“仁爱”的儒家文化,新诗要表达由个体意识为主体而产生的“崇高美”“悲剧美”并没有丰厚的文化土壤,这使得中国的新诗中个体意识的表达在内容上局限为个人感情的郁结,而无法获得“宣泄”和“升华”。同时,人和自然关系的割裂,诗人在社会中地位和角色发生的变化,使得“穷则独善其身”的几千年中国知识分子隐退的选择去路被阻断,使得中国诗人的思想表达途径在现实中受阻时,容易走向绝路。

新诗内容和思想上受传统大文化的制约,诗人表达途径的截断——和西方诗歌传统无法完整的融合,和古典诗歌传统既对立又无法割断血脉的矛盾,使得新诗的创作带有一种缺血的苍白和人生教化上的缺失,从而使得新诗在中学教学中容易被人为的冷落。

二、新诗教学自身存在的一系列模糊而困惑的问题

1. 诗教功能问题。伴随中国古典诗歌的教育功能是“诗言志”,诗可以“兴”“观”“群”“怨”,而新诗教育这方面的功能明显丧失。因为新诗秉承的是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传统,由于以自我为中心观照万物的思维方式,个人和环境容易产生冲突和对抗,这就产生了诗歌功能的“净化”说和审美的“崇高美”“悲剧美”。中国诗教强调的是“中和”文化,从不直接宣泄个人和社会及环境冲突的痛苦,而是通过个人和社会、个人和环境的和谐来转移或消融这种冲突和痛苦,所以中国的诗歌从内容到审美风格都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读者在这样的欣赏中陶冶性情,建构适合东方社会的主体人格。西方诗歌里强烈的个性、直接的情感表达、激烈的矛盾冲突往往给东方的读者带来一种破坏性——个体情性的不节制导致个体内在人格的冲突,个体和社会及他人的矛盾与冲突,给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会带来某种潜在的破坏,比如,西方大量的情色诗和思想自由的诗。这样一来,教育者内心暗存某种禁忌和忧虑:如果新诗教育的结果培养出来的是过于另类,个性乖张,和社会对抗冲突的人,那么新诗的教育功能就很值得斟酌。所以新诗思想功能的弱化也使得新诗在教育中的实际地位贬值。

2. 语言的陌生化问题。语言的陌生化是新诗创作追求的一种效果,因为它是获得创新和美感的一条途径。语言的陌生化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扭错、反讽、运用比喻和象征等艺术手法,或者颠倒语序,使用冷僻词语、生造词语等来加强语言的张力,这样的语言陌生化会给正处在语言学习期的中学生带来一些问题,使得他们对正常习惯的语言失去判断,而使表达变得不伦不类。这对于标准化的高考也是非常不利的。

3. 诗无达诂问题。新诗不好新讲,和“诗无达诂”的特性有关,和高考标准化的矛盾冲突有关。诗歌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诗歌的含蓄性、多义性往往成了诗歌欣赏中争论的焦点。这种不确定性对于诗歌的解读的权威性形成挑战,很多教师怕讲不好诗或者讲错诗而不讲或者少讲。这种不确定性对高考分值的判定也很不利,所以高考很少考到新诗,作文写作的文体选择也往往写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字样。

4. 教师自身素质问题。新诗不好新讲,因为新诗的赏鉴需要借助西方的文艺理论,中国的意境说和韵味说只能部分适用新诗。新诗在中国的发展有流派、有阶段性,像李金发的诗受西方印象派诗风影响,徐志摩的诗和英国浪漫派诗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诗是他们将外国诗歌和中国诗歌嫁接的一种实验和创造,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外国文学素养,很难将看起来直白简单的新诗讲出味道。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喜欢
新诗古典诗歌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新诗之页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怎样读古典诗词?
诗歌岛·八面来风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新诗画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