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堂
究竟现在的中学语文怎么教?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一直以来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评议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就语文教学而言,学生的个性发展离不开阅读、写作。
一、构建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方式
“个性化阅读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即独立阅读并有思考,独特体验并表达,独到见解并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建立科学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善于引导学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如学习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一文时,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中作者提出的观点,画出自己认为好的句子。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积极思考,自己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活动构建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其次,引导学生将对课文的理解及体验表达出来,让学生畅所欲言,展示自己个性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从语言美和情感美的角度去赏析教者指定的句子(可选其中1~2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探索性、创造性解读,读出新意,读出他人未曾有过的感悟。最后,让学生相互交流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得到的感受或启示,对文本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这样的阅读,既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上海语文特级教师陈仲梁曾说过:“树立良好的习惯,培养读书的兴趣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两块基石。”要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挖掘文本资源,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
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既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多数时候是二者并存。学生拥有很多的自由精神与才华领域,而这些领域并不都会为其今后的写作发展提供可能,关键是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领悟、去修正。教师要通过热情的鼓励、细心的观察和正确的引导,大胆放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1.拟题的个性化。“题好一半文”。在引导学生作文时,首先从标题入手,提倡学生拟佳题、美题、亮题。如以“感动”为主题的作文,有的同学拟了“最动听的声音”、“声音的温度”、“难忘的叫卖声”、“拔通久违的电话”、“一只狗和一只猫的对峙”等题目,突出了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及创新能力。
2.构思的个性化。《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写作就是一种个性创造,而不是人云亦云。如以“感动”为主题的作文,有的学生以“春之草”、“夏之荷”、 “秋之叶”、“冬之梅”四个小标题,体现了他对一年四季的的独特感悟,感动于一年四季的“交响曲”,感动于大自然给人类创造的美,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有的学生则用象征的手法以“恒星与卫星”的关系,抒写母子相依相伴走过风风雨雨的感人故事,让人为之感动。有的学生则晓之以现,动之以情阐述“感动是一种幸福”的道理。只有在个性化体验的基础上才会有如此精彩的习作。
个性化作文应该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上,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肤浅认识。个性,首先是一种积淀,是一种思想,甚至是一种灵魂。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与大师对话,与历史对话,与时代碰撞,那样才会不断有一个个的“火花”出现。
3.语言的个性化。不同的学生在表达时会采用不同的语言,而这种不同的语言直接体现了鲜活的个性。如以“认识自己特长”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学生们就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和风格:
“该不会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我竟与文学产生了如此多的共鸣。当我感伤于秋的寂寞时,文学带领我进入‘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的境界;当我触景伤怀时,又是文学送来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良剂,替我排解了秋的忧伤。”(江秀《文学让我如此美丽》)
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再平凡朴素不过。她很内向,没有人了解她,没有人知道她的特长,甚至连她自己也不知道。一天对她来说,就是吃饭,上学,睡觉,当然还有一小时的阅读。可正是这每天一小时的读书改变了她的一生。(唐玲《用微笑埋藏痛苦》)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似乎没有一项引以为豪的特长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于是,有些人就开始抱怨,开始悔恨,为何当初没有练书法,学钢琴?但事实上,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有些人还未挖掘出自己内在的潜能罢了。(王娟《放飞心中的理想》
这3个学生,江秀同学字迹娟秀,清新亮丽;唐玲同学感情细腻深沉,字里行间意味深长;王娟同学工于明理,为人拨开迷雾。这3位同学的语言特色正是得益于她们自己的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教学最终归宿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生命,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教学的终级目的是要顺应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需求,让他们得以健康发展。
因此,站在学生个性发展的高度,教师应努力搭建民主、科学、平等的平台,为学生而教,为学生发展而教,为个体生命的健康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明朗而多彩的天空,让学生快乐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