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2009-02-10 03:26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

陈 宏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只有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并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前提

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和人格碰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爱学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基础,因此,必须更多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并设法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断获得成功的机会。在课堂上,当学生经过思考,并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或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后,教师应及时鼓励,使学生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的机会,能促使他们独立探索、合作探究、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进而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创设情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条件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的,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渴望主动学习。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欲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现实生活中有意义而又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想解决但仅靠已有知识又无法解决的矛盾,从而激发起他们主动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可以抛出:1=60?可能吗?如果可能,那又是为什么呢?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

2.创设成功的情境,让学生坚定主动学习的信心。成功既是参与的结果,更是参与的起点。成功情境的创设是引发主体有效参与的最佳手段,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希望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多为学生提供获取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倾听、交流、合作、分享,并不断获取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先将写有得数的房子展示给学生看,接着要求他们分组比赛,看哪组把写有算式的小动物用最快的速度送回家。当学生拿着画有小动物的算式找到房子时,教师将房子打开让学生看,并问:“这是蝴蝶的家吗?”或者“这是蜜蜂的家吗?”学生一看房子里的小动物图片,就知道“送对了”或“送错了”。如果能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他们不但能学会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强化了学习动机,这样,他们不但更喜欢学习数学,而且还不断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可见,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生动的成功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使他们高质量地学习,从而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懂得主动学习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情境,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并感受到数学的真谛和价值。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6米、宽5米的客厅,妈妈准备花1000元铺地砖。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6元;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①价格适中,总价在1000元以内。②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更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能知道。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960元、720元、15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值太贵,甲、乙规格相同,价格均在1000元以内,但乙的价钱太便宜,可能质量不够好,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这样,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就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4.创设空白情境,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画家作画时,常常在画面上煞费苦心地留下一处或几处空白,以显示绘画艺术的布局美、含蓄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努力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索的空间,给他们留下思考、尝试、操作、交流的空间。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笔者出示例题“13-9”后,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学生利用多种算法,求出得数:①摆小棒:先摆13根小棒,再一根一根地去掉9根,得出:13-9=4;②把13分成10和3,10-9 =1,1+3=4;③想:9 + 4 =13,所以13-9=4,等等。在充分肯定每种算法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比较哪种算法更简便,从而把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这样设计不仅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留出了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作用,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注意个性差异,实现全体参与

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就应把因材施教当作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对班中的学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爱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学习上所花的时间等,可采用家访、调查等不同方法,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还要初步将学生分层,并将统一的教学目标按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重新设计,再提出不同要求。最后,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实施分解,设计不同的问题和练习,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通过在教学中渗透主动学习的意识,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人,学习兴趣浓厚,并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积极思考。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懂得了如何学习,从而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了自身的个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色彩,充满了激情。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