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十七大精神引入思想政治课堂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9-02-07 08:43雷蓬勃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期

雷蓬勃

摘 要 思想政治教学是德育的前沿阵地,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荣辱观道德评价体系是当前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知荣辱才能知所为或所不为。思想政治教学以养成教育为主导,最终指导生活。以培养出德才兼备地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关键词 十七大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党的十七大对学生思想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报告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主要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并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这对于我们提高道德认识,强化知耻之心,改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更应守住这块德育的前沿阵地,贯彻“十七大精神”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童蒙养正”,从根本出发。树立正确的观念,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深入进行。

一、知荣辱。行己有耻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

知荣辱是一个人应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观。没有荣辱感和羞耻感,道德就是空悬在人之外的东西,无助于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八荣八耻”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条条来自生活,句句具体实在,都是每个人能做到的事情。看得见、摸得着、可对照、可实践,有很强的操作性,是一道道德底线。俄罗斯哲学家索利维耶夫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考察,得出这样的结论“羞耻心是人类道德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始材料之一”。并指出人就是要有羞耻之心。有羞耻心就是有道德的善恶观念。以不道德、不正当的言行为耻是一个人做人的底线。有羞耻心的人就会自律,自觉地不做不道德和会招致耻辱的事,有耻才能有所不为,才能自觉走正道。相反,人若无耻,就会肆无忌惮、无所不为。知耻是中华文明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精髓。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之。”孔子提出治国要通过道德教化,使百姓“有耻且格”,个人修身要“行己有耻”。孟子则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耻矣。”他强调“有耻”是做人的基本。无耻是最大的耻辱。因此中学生的德育即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中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努力完成自我道德的构建。这是当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重大任务。

二、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荣辱观存在的突出问题

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高度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使每位学生从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提升,从态度的行为的变化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在生活中实践而不是源于形式的“走过场”和“赶时髦”。我们从中学德育教育实际发现的问题入手,分析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现状,来努力完成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荣辱观的教育。

(一)荣辱观淡化、反向

学生有一种趋向。他们不问荣辱,对荣辱没有感觉、麻木,而却突出表现在对厉害得失看得很重。这种功利思想的影响使得他们自私自利。加之独生子女较多在物欲的占有上他们有一种普遍的思想就是自私,在学习生活中他们对荣辱感没有感知,反而出现“反向荣辱”的表现。对传统的正确的真、善、美,他们不以为然。却在假、恶、丑的事情上津津乐道。反而感觉很“光荣”。这类同学在道德启蒙和道德评价体系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童蒙养正”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体现。

(二)寻找接口,自我迷失

学生在道德的构建上不是好向的发展,向优秀学生学习。反而向同侪中的不良习气、不良行为学习。这类学生道德底线沦丧。但并没有完全丧失荣辱观,他们走进了一个怪圈。我们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分母膨大效应”。而这个效应在他们身上却运用在社会不良习气、坏的品质的表现上。由此和班集体和学校的良好环境背道而驰。直接给个体产生的影响就是心理的责任感分散趋于零。错了就要找借口,不能正确的对待错误,很难树立正确的道德荣辱观念。从而思想走向盲从,迷失了自己。

(三)因循陋习、不以为耻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一部分自由散漫、口说脏话、高声喧哗、不守纪律、乱扔垃圾、果皮、纸屑、随地吐痰、不讲卫生、不讲文明。这些陋习是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因此荣辱观在这类学生身上体现的很被动。在特殊场合,要是提醒他们就讲道德、讲文明。一旦独处或是不提醒他们,他们就抛弃道德荣辱观,像丢纸屑一样,轻易地抛出去就习以为常、不以为耻、毫无知觉。

(四)自暴自弃、自我放弃、一坏到底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类最难解决的学生问题,就是出于各种原因他们自暴自弃、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在政治教学中关注这类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主动帮扶的对象。这类学生有的因为某一门功课的成绩差而失去学习的信心。自卑,最终逃避学习,成绩落在后面,不思上进。以上表现出他们思想道德意识极其欠缺。他们把做“差生”、“后进生”、“双差生”当作一种荣耀,不以此为耻,浑浑噩噩、碌碌无为。被集体遗忘在角落。以破坏纪律,以恶搞以示自己的存在。身心受到很大的摧残,思想和精神状态都难以集中在学习中。就使得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让这类学生先找到自身的闪光点,树立信心,然后构建道德体系。知荣知耻,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使他们摆脱困境成就未来。

三、把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在思想政治教学中

在思想教育教学中,要传承中华美德,为培养荣辱观奠定基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树立正确观念。教无定法,是学习的真谛,也是艺术性创造性的体现。政治课以德育为主,要把各种德育因素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外化为学生的行为。需要多样性的富有个性特色的外因指导。回归社会、回归生活,需要内因起作用。在学生内心构建出荣辱道德品质的评价体系,更需要这个社会和谐发展。

(一)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我们发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就要把名人名言、名人轶事、优秀典范纳入我们拓展的范围。同时紧密联系贴近时事政治和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的榜样作用,运用传统的民族的高贵品质、气节的传承,把荣辱的界限清楚地贯穿在政治教学中。

(二)“以心育德,以德养心”,贴近生活

人教版教材贴近生活,“以心育德,以德养心”。但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教师一般通过带有强制色彩的外在努力,促使学生接受道德标准,并以此规范学生行为。学生处于被动、顺从的地位。这就陷入了传统的教育关系的僵化之中,老师作为权威者,学生是遵从者。这既脱离中学生德育实际,更游离于现实社会的需要之外,所以收效甚微。因此,荣辱观教育必须从生活中寻找道德教育的素材和契机,坚持个体教育,坚持师生平等对话,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主要是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知识,培养道德情操和自身修养。我们政治课的教学坚持教育贴近生活,深入心灵。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心灵深处渗透 。从而使每位同学具备一定的荣辱观,从内心深处发生变化,构建道德框架。以荣辱为尺度,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强调“养成教育”

从自我做起最重要的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重在培养学生的习惯,起“积小善,成大德”的作用。为防止虚化,就要注意通过点滴的熏陶,注重习惯的养成,深入地了解荣辱的尺度。课堂教育注重行为习惯、坐姿、精神状态等细节。从而消除坏毛病,养成好习惯,并促使学生将好的习惯坚持下去。克服道德认知上的困难,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使政治的课堂泛化为所有的课堂,使整个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达到和谐文明。

(四)制度保证和评价机制支持很有必要

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学校的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纪律条款都在培养道德品质方面有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同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评价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在中学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自拟评价标准,适时、适人地确立评价标准,同时监控激励机制。要健全完善,通过监督改变恶习,通过激励促使进步。运用“登楼梯效应”使学生循序渐进,最终达到道德评价的标准。这个过程是一个常抓不懈的过程,应给予学生时间。从而检查实际效果,使之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流于形式。

(五)注重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之中,引入学生的头脑之中。中学生正处在认知世界的萌芽阶段。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考虑世界、人生等抽象问题。那么就特别地要求政治老师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以及实施恰当的德育素材与教材紧密结合,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在社会实践环节中,通过开展主题探究活动。以教材为依托、以德育为内容、以动手动脑为表现、以入脑入心为目的,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指南。老师和学生组成了学校的主体。老师的言行是最好的教材,为人师者要谨慎自己的言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要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以“八荣八耻”为标尺,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尊、自律、自省。处处以实际行动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学生树立榜样。如此言传身教,孩子们怎么能不“见贤思齐”?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贯彻“十七大精神”,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我们德育工作迫切而重大的任务。知荣辱才能有道德感。行之有耻才能有所不为。明确这个道理,我们当前教育就会有针对性。注重“童蒙养正”,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评价体系,传承中华美德,注重培养方式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考正在逐步走向深入。他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齐学江:学校德育的社会建构——兼论道德批判的困境。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6年第7期,第28卷。(2006)第7期:(总第234期)第61页。

陈章良:在构建和谐校园中不断推进德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思想道德教育【J】2008年2月 02期 总第152期

秋 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求是【J】2006(24)。